APP下载

新时期民族地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探讨

2018-11-05叶燕梅王新华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农村干部民族地区建设

叶燕梅 王新华

[摘要]农村干部作为农村的基层管理人员,其能否有效发挥自身职能,对我国农村建設影响巨大,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农村干部,一方面对我国“三农”事业的建设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护我国民族团结、地方稳定起着重要的保障。然而,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干部建设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难以发挥农村干部在农村基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严重影响了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建设。如何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干部建设,事关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各级政府党组织应当予以重视。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村干部;建设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又是一个农业大国,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相对于汉族地区而言,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加之一些极端民族情绪的影响,民族地区的农村很容易成为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因素。而民族地区农村干部无论是在农村经济发展还是维护农村地区稳定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一、民族地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不足

(一)干部运行机制与农村工作不适应

就当前民族地区基层干部队伍现状来看,大多数乡镇、村、组干部是“少帅、老将、胡子兵”组合。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其一,农民大量外流,其中包括一些比较优秀的农民,乡村条件艰苦,对大中专毕业生难以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使其回乡就业,由此造成人才断档;其二,农村干部培养机制与农村工作需求不相适应。由于农村资金不足,对农村干部缺乏必要的培训,无论是干部观念还是知识水平都难以提高并达到与时俱进。在培养后备干部过程中,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因为农村干部的教育培养工作无法及时跟进,难以有效的提高后备干部的整体素质,无法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由此影响了农村干部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其三,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有效的调动农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因而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难以充分的发挥。尤其是缺乏良好的集体经济基础,村级公益事业的发展存在很大困难,具体落实更是难上加难,无法提升农村干部的创造力和凝聚力;①其四,农村干部的考核机制不完善,与农村工作的需要不相适应。对于农村干部政绩的考核,没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也没有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因而也就难以有效的评估农村干部的工作成绩。

(二)干部队伍建设力度不足

在我国民族地区,许多领导干部将主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投入到经济建设方面上,忽视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没有深入的研究如何进行农村干部队伍的建设,建设力度明显不足。尤其是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配套措施还没来得及跟进,造成农村工作运行机制不适应农村工作现状,同时在一些细节方面未能得到有效的调整,使得农村干部队伍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新的问题,进而对农村干部队伍建设造成严重影响。通过税费改革,明显的减轻了农民负担,然而民族地区存在财政转移支付不足的问题,乡村两级财力非常薄弱,甚至机关正常开支的维持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村级财力就更不用提。许多村缺乏集体收入的来源,这对村组织的正常运转带来较大影响。想办事没有资金的支持,甚至背负沉重的债务,乡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由于资金缺乏,公益事业做不了,甚至有的地方连村干部都没人干。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村干部获得了一些生活补助,但也只够保障最低生活,无法调动农村干部的工作热情。此外,村干部数量不多,工作量增大,对个人生产和经济收入造成影响。

(三)干部队伍建设舆论宣传导向存在偏差

现阶段,民族地区逐步加大了对农村干部队伍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农村干部队伍先进性教育取得的成绩方面宣传力度不足,而对干部队伍的缺陷的报道却比较多,没有好好宣传正面典型,在农村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舆论没有发挥应有的激励引导作用,一方面打击了干部奋发图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干部在农民心中的威信造成严重影响②。很多优秀的农村干部对工作尽职尽责,最终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然后媒体才进行报道。事实上,许多村干部的先进事迹,不管是在他们生前还是身后,都很少能够被报道出来。其实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干部有着极强的教育意义,然而却没有受到舆论的重视,进而影响了农村干部队伍的建设。此外,由于没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没有舆论手段的配合,在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置时,农村干部很难组织群众,乡镇机关政府的调控能力不断减弱,而领导责任却在不断强化,强化了二者之间的矛盾。一些上级部门在政策、任务的制定下达过程中,往往没有对基层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使得村干部的工作十分被动,负面效应无形之中又被放大,对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民族地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干部队伍素质建设

在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中,农村干部是执政的主体,德才兼备是干部队伍必须具有的素质。换句话说,农村干部无论是文化水平还是工作能力,都应当达到一定的标准。要充分认识到真理来自于实践,人才出自于一线。能够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能够坚决拥护并践行党的方针路线、能够与分裂主义决裂的优秀人才才是好的农村领导干部,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是对农村干部的基本要求,这样的人才应当予以重任。对于乡村两级党组织,干部队伍要配齐、能力要强化,使乡村两级领导班子的领导得到切实的加强。对于乡镇人民武装干部,要加强建设,做好民族地区农村干部异地挂职锻炼工作,对于优秀干部应当为其创造条件继续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农村干部队伍组织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和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能力。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对农村干部进行集中轮训,加快搞好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农闲季节,加大民族地区农村干部的培训力度。举办村干部培训示范班,对于那些有能力、有培养前途、长期在基层一线的村干部集中到示范班进行培养学习③。定期适当组织优秀农村干部到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学习,促进其思想解放,提升素质能力。同时,以留得下、靠的住、用得上的原则为指导,做好村级后备干部的建设工作,提升农村干部文化水平,积极引入大专院校毕业生充实农村干部队伍,使干部队伍知识结构得到改善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更要求农村干部队伍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此外,基于我国当前的法律环境,为了提高干部隊伍执法素质,需要针对其法律观念与意识进行建设。促进干部队伍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在此前提下增强干部队伍对农村事业建设的规范性,确保正确落实农村发展策略。

(二)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

在民族地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中,核心是加强干部执政思想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农村干部来说,要始终以群众利益为先,走群众路线,加强与群众感情联系,全面把握群众诉求,不断探索农村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对各种潜在的冲突矛盾进行及时妥善的处理,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促进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科学践行为民服务理念,要形成农村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不放松,不懈怠,促使民族地区农村干部政治素质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将改变思维、转变观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来抓,激励农村干部开拓创新,为民谋发展、谋福利。通过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其执政为民的理念,提高其为民服务的水平,从而使农村干部队伍素质得到切实提高。农村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的提高,还需要重视党性的修养与原则教育,在干部队伍中实现党建工作的细化建设,在良好的党性修养与原则之下,有助于农村经济效益的规范性建设。

(三)重视激励,保持干部队伍稳定

对于民族地区干部队伍,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的优胜劣汰机制。实行“三评”机制,即自我批评、群众批评和组织考评,通过“三评”促进农村干部的自我提升⑤。在农村基层组织中,要将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等制度落到实处。对目标管理进行强化,通过目标管理和科学考核,发挥对农村干部的激励作用。贯彻落实乡镇与村级政务公开制度,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对农村干部的行为进行规范。畅通农村干部晋升通道,能力强、政绩好的干部要进行提拔,尽量保持农村干部队伍的稳定。提高农村干部福利待遇,完善养老保险,对于在村里任职时间长的干部按月发放退休金,以保障退休干部的基本生活。奖励业绩突出的农村干部,增强农村干部的荣誉感和积极性。

一直以来,民族地区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条件相对艰苦,使得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一直是我国基层组织建设的薄弱环节。但必须充分认识到民族地区农村干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局和民族安定团结的重要作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保持民族地区农村干部队伍稳定、提高其管理能力、坚定其信念,使其成为我国新农村事业建设的排头兵。

[注释]

①王国飞.对喀什地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16(04).

②张国梁.系统化把握多元化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J].唯实,2018(02).

③孙葵.“访惠聚”活动中驻村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以哈密地区为例[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14(04).

④郭扬.新时期乌鲁木齐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17(02).

⑤陈宏.民族地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

猜你喜欢

农村干部民族地区建设
县级党校要围绕农村经济市场化加快培养经济型农村干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干部廉政教育研究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完善农村干部监督机制的思考
从放下架子虚心学习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