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四精神”在当代青年中的传承

2018-11-01李怡君张国顺

求知导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当代青年五四精神中国梦

李怡君 张国顺

摘 要:99年前爆发的爱国学生运动不仅催生了“五四”青年节,更凝练了伟大的“五四精神”。不管时光如何变幻,“五四精神”都能在青年中世代相承,激励着成千上万的青年去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文章简要阐述了“五四精神”的起源与内涵,并列举了当代青年中践行“五四精神”的例子,表达了对当代青年的希望。

关键词:“五四精神”;当代青年;中国梦

一、“五四精神”的起源与内涵

“五四精神”源自于“五四运动”,而“五四运动”是由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而产生的。在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五四精神”是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爱国”,是心系祖国命运、情系人民福祉的精神;“进步”,是冲破落后传统、发扬先进思想的精神;“民主”,是推翻陈旧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的精神;“科学”,是反对愚昧落后,弘扬科学理性的精神[1]。

爱国和进步是“五四精神”的基础源泉,民主和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动力。99年前,爱国之心驱动着千千万万有志青年投入到革命之中;追求进步促使着有担当的青年朝着解放旧思想、创造新文化的方向不断前进;从封建到民主,推翻了压在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身上的大山之一;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二、当代青年的践行

“五四运动”以来,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奉献青春,积极投身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始终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健康成长的正确道路[2]。即使时代在变化,“五四精神”的内涵从未脱离实际依旧适用于任何时期。

“90后”女大学生王旭珊在《我是演说家》中发表的名为《中国的声音》的演讲,用一个个事实向世界宣告了中国的崛起,她用语言征服了大众,让人们对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深有感触,也让大家看到了“90后”的爱国情怀和时代担当。

ofo小黄车的创始人戴威在2014年与4名合伙人创立ofo共享单车,提出了“以共享经济+智能硬件,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的理念。这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与公共交通的融合,既方便了大众的出行,又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还是一个我国青年人不断进步创新,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成功案例。

当代青年用实际行动在证明自己能够很好地承担时代赋予自己的责任,显示了“五四精神”对于当代青年的积极影响,也从侧面反映了“五四精神”在当代青年中的传承。

三、对当代青年的希望

习主席在讲话中提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每个时代的青年人都是這个时代的脊梁,肩负着这个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3]。

(1)坚定理想信念。广大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跟党走,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为人民幸福、国家强盛、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

(2)提高自身素质。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必须清楚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取得成就,只有通过努力奋斗才能获得幸福。因此,提高自身各项素质,打好基础,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

(3)不断探索实践。青年用知识武装自己之后,也要懂得如何将行知合一,将理想信念融入日常的行动当中,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探索深入,提高境界,成为适应新时代的新青年。

“五四精神”是老一辈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当代青年应牢记五四历史,以实际行动勇敢担负起新时代赋予青年人的历史使命,让“五四精神”源远流长,代代相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郝 平.以“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传承五四精神 落实立德树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5):4-5,12.

[2][3]禾 禾.用责任和担当扛起“五四”精神大旗[N].天水日报,2018-05-04(02).

猜你喜欢

当代青年五四精神中国梦
养浩然正气 为青春导航
“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及传承发展
论网络环境对当代青年的影响
当代青年社会责任品格的培养研究
“一带一路”与青年社会责任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