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传媒类专业教育融合策略研究

2018-11-01何发胜

求知导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职

何发胜

摘 要:当前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严重,文章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传媒类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现状进行分析以及两者融合的障碍进行探究,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传媒类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和方法,丰富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内容。

关键词:高职﹔传媒类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传媒类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传媒类专业属于教育部公布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分类中的艺术设计与传媒大类,传媒类专业可分为主持与播音、艺术设计、影视动画等艺术类专业和新闻采编与制作、电视节目制作、摄影摄像技术等非艺术类专业两类。笔者所在的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现设有35个专业,基本形成了以“媒介内容生产”为核心,以“传媒艺术”和“传媒技术”为支撑,兼及“传媒管理”和“文化教育”的专业发展格局,重点建设新闻出版与广播影视、动漫与艺术设计、新媒体技术三大特色专业群。传媒类高职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张扬,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喜欢无拘无束、不受限制、能够自主发挥其自身专长的工作方式,具有开展自主创新创业的独特优势。同时,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的迅猛发展,为传媒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的新天地,传媒类高职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高职院校应不断加大对传媒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和培养力度,探索符合传媒类人才特点和培养目标的新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激发传媒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和热情,全面提高传媒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为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培育更多复合型的高素质传媒类拔尖创新创业人才。

当前,笔者所在的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多数高校一样,依然各唱各的戏,各干各的事,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及形式与传媒类专业教育联系不紧密,并且有的高校由于功利主义思想作祟,为了急于求成,形式大于内容,甚至弄虚作假。而实质上,从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需求面看,社会和企业更需要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专业教育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因此,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地融入专业教育中,整合知识与技能,使高职传媒类大学生成为既懂专业知识,又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传媒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点。作为传媒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肩负两大使命,即“面上覆盖,点上突破”。面上覆盖就是培养全体学生终身受用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点上突破就是针对有强烈创新创业意愿的同学,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实践,培养他们成为未来拔尖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传媒类专业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理念不先进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大多源于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或是源于简单借鉴照抄照搬同类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且同质化现象十分突出。大多是沿袭了过去应试教育的老传统,过分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新时代素质教育对学生综合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既不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严重制约了高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2.课程教材体系不健全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传媒类专业教育目前在国内都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都存在发展基础比较差,发展速度较慢、发展质量不高等现实问题。一方面表现为课程设置不合理。虽然大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类课程,但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内容,有的高职院校用简单的就业指导课替代创新创业课,有的高职院校采取“蜻蜓点水式”的讲座或者选修课来开设创新创业课,连基本的课时都不能保障,谈何系统开设课程,更谈不上与专业课程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教材体系不完善。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材大多是“拿来主义”式的照搬照抄,难以自成体系,更难以与专业教材共融互生。

3.师资队伍能力不匹配

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师资队伍能力与新時代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要求不匹配,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创新创业教育加快发展的瓶颈,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师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经历匮乏,几乎绝大多数教师都非科班出身,也没有相关创新创业经历,无法有效指导学生。二是教师教学内容陈旧,很多教师都是照抄照搬,所讲授的内容千篇一律,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学生厌学情绪严重。三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大多沿用的老办法、老套路,大多采用传统的纯理论“灌输式”,没有采用学生喜欢的体验式、情景式、案例式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方式方法,导致教师自讲自听,学生置之身外,达不到好的效果。四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与科研脱节,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从事创新创业教学的教师只上课不搞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科研,没法持续提升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导致后劲不足。

4.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没有健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一是没有建立科学系统的考核机制,没有对创新创业教育实行量化考核,综合评价。二是对教师没有建立奖惩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教师积极性不高,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始终提升不上去。三是对学生的激励机制不够,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成功的学生的奖励措施和力度不强,正面宣传与引导工作也没有做到位,没有形成一个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传媒类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策略

1.创新创业教育与传媒类专业教育在培养理念和目标上的深度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和传媒类专业教育的培养理念目标理应高度契合,互融共生。如笔者所在的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文化产业、突出传媒特色”的办学定位,秉承“创意点亮人生”的校训,实施“引台兴校、原创强校、服务荣校”的发展战略,致力为湖南文化强省建设和传媒产业发展培养综合素质高、传播沟通能力强的创意型技术技能人才。这与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拔尖创新创业型的人才理念目标高度一致。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传媒类高职院校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的同时,要旗帜鲜明地加大力度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传媒类专业教育在培养理念目标上的深度融合。

2.创新创业教育与传媒类专业教育在课程教材体系建设上的深度融合

傳媒类高职院校要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传媒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材体系建设中去,紧紧围绕培养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技术综合运用能力来合理设置相关创新创业和传媒类专业课程内容,同时还要强化二者之间的课程体系建设,要互通有无,融会贯通、优势互补。一方面,学校层面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创新创业教育与传媒类专业教育资源,优化二者之间的课程设置,确保创新创业教育有机渗透到传媒类专业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积极探寻二者课程设置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增强传媒类专业课程的实战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在教材体系建设上,要进一步强化二者互融共生的理念。传媒类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材一定要有传媒专业特色,紧扣传媒行业发展前沿。同时,传媒类专业教材要主动嵌入创新创业内容。

3.创新创业教育与传媒类专业教育在师资力量培养上的深度融合

目前,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师资普遍存在没有专业知识背景、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匮乏、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弱这一通病。要根除这一弊病,传媒类高职院校要从源头上治理,一是要配备创新创业师资,要有意识地选拔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专业课教师承担创新创业课程,特别是注重选拔具有传媒行业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承担授课任务。二是要加大校内教师的培训力度,大力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培训和能力培训班,并把一线教师通过挂职锻炼、顶岗实践等形式派到传媒行业一线实践。三是要大力引进传媒行业创新创业领军人物,帮助校内师资增强内生动力,形成辐射效应。四是要大力提升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大力倡导传媒类创新创业教师采用交互式、沉浸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教学,最大限度提高传媒高职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传媒类高职大学生主动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以及实践活动当中去,从而又好又快地提升传媒类高职大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4.创新创业教育与传媒类专业教育考评机制健全上的深度融合

目前,高职院校对专业教育都有比较完善的考评机制,但在创新创业教育考评机制的建设上,还大多处于起步阶段,直接导致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考评机制不完善,内生动力不足,为成功扭转这一局面,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健全高职传媒类创新创业教育考评机制,与传媒类专业教育同标准、同要求、同考核,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传媒类专业有机深度融合发展作为一个硬性考核指标,制定考核指标、量化考核细则整体纳入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考核工作中去。二是加强对传媒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考核,从个人综合素质、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考核,并要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对于做得好的要表扬奖励,对于做得不好的要批评并限期整改,对于确实无法整改到位的要及时调离岗位。三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和激励,对于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以及实践活动中和自主创新创业取得较大成果的学生,我们要及时予以表彰奖励,并做好对内对外宣传,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大环境。

新时代,新机遇,给高职院校传媒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带来了可以大展宏图的好机会。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传媒类专业教育的深度有机融合发展,将系统构建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传媒类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让其资源共享、互融共生,营造有利于高职传媒类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寇 月,鲍玉斌,于 戈,等.创新创业教育与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四位一体融合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8(6).

[2]刘桂香,马长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机制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7(20).

[3]缪 菁.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共生模式研究[J]. 求知导刊,2016(14):142-143.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贵州高职院校招考录取将与高考相对分开
对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