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研究

2018-11-01王蓓蓓廖山婴布小玲聂胜利沙卫红马娟

中国全科医学 2018年28期
关键词:病死率胰腺炎程度

王蓓蓓,廖山婴,布小玲,聂胜利,沙卫红,马娟

据2010年中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病率的调查,我国18岁以上人群DM患病率为9.7%,DM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慢性基础疾病。而在全球范围内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患病率也呈现一致的上升趋势[1],无论是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还是荟萃分析,均提示DM患者发生AP的风险远远高于普通人群[2-4]。有研究进一步提出,DM和AP之间存在双向联系[5-6]。虽然临床上AP合并DM并不少见,但关于AP合并DM的临床研究较为少见。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AP合并DM的临床特点,分析其患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以便制定相应的诊治方案,提高医护人员对AP合并DM的认识。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2016年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AP患者329例。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2)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年,上海)》[7]中AP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年龄<14岁;(2)慢性胰腺炎。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根据有无DM病史将纳入患者分为单纯AP组249例和AP合并DM组80例。通过查阅病历的方法,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病因、三酰甘油(TG)水平、胆固醇(TC)水平、病情严重程度、住院时间、病死率、并发症。

1.2.1 病情严重程度评价 根据《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年,上海)》分为轻、中、重3个程度,轻度AP指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不伴有器官功能衰竭及局部或全身并发症,通常在1~2周内恢复,病死率极低;中度AP指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伴有一过性的器官功能衰竭或伴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而不存在持续性的器官功能衰竭;重度AP指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伴有持续的器官功能衰竭[1]。

1.2.2 病情严重程度评分 (1)Ranson评分:采用住院后48 h之内的数据,Ranson评分系统包括入院时的5项临床指标和48 h的6项指标,各1分,总分为0~11分,评分≥3分提示重症胰腺炎(SAP)[1]。(2)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量表采用住院后24 h内的数据,APACHE-II评分包括急性生理评分、年龄、慢性健康状况三部分的数据,总分>8分提示SAP[1]。(3)急性胰腺炎床旁指数(BISAP)评分采用入院24 h之内的数据,BISAP评分包含了5个预测住院病死率的变量,分别为BUN、精神神经状态异常、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年龄、胸腔积液,每项1分,评分≥3分提示SAP[7]。(4)改良的CT严重指数(modified CT severity index,MCTSI)评分:采用住院后48 h之内的CT扫描结果。MCTSI评分包括胰腺炎症、胰腺坏死、胰外并发症3部分,总分计为0~10分。其中,0~3分为轻度,4~6分为中度,7~10分为重度[2]。

1.2.3 并发症 并发症包括局部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局部并发症主要包括急性液体积聚、急性坏死物积聚、胰腺假性囊肿、包裹性坏死、胸腔积液、门静脉栓塞;全身并发症包括器官功能衰竭、SIRS、全身感染、腹腔内高压(IAH)/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s 确切概率法;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R)〕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既往AP史、病因、TG、T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anson、APACHE-Ⅱ、BISAP、MCT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急性液体积聚、急性坏死物积聚、胰腺假性囊肿、包裹性坏死、胸腔积液、门静脉栓塞、器官功能衰竭、SIRS、全身感染、IAH/AC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DM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基础疾病,本研究结果中,AP合并DM发生率为24.3%(80/329),与SHEN 等[8]、HUH 等[9]、NAWAZ 等[10]的研究结果相一致。DM和AP间存在关联,慢性高血糖增加活性氧自由基水平、促进脂质过氧化可能是触发AP的关键因素[8-10]。因此,DM可能对AP临床经过和预后产生影响,但目前国内此类研究较少。有研究认为DM可能增加了AP的严重程度和病死率[9],但有研究提出,DM增加了AP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降低了AP相关病死率[11]。但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发现,虽然合并DM的AP患者有着更长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DM并不影响AP的严重程度,也不增加住院期间的病死率[10]。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病死率间无差异;两组患者急性液体积聚、急性坏死物积聚、胰腺假性囊肿、包裹性坏死、胸腔积液、门静脉栓塞、器官功能衰竭、SIRS、全身感染、IAH/ACS发生率间无差异。这可能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可能有着DM对凝血系统和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12];另一方面,可能与医护人员处理合并DM的AP更为谨慎有关。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baseline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severity of acute pancreatiti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local and systemic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纯AP组患者既往AP史比例低于AP合并DM组,两组患者病因有差异,TG、TC水平低于AP合并DM组。可能因为DM本身存在糖代谢紊乱,在此基础上更容易合并脂代谢紊乱出现高脂血症。目前认为TG>1 000 mmol/L,AP的风险即增加,具体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高脂血症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胰腺血供应以及水解后的短链脂肪酸直接细胞毒性作用有关[13]。徐惠明等[14]报道40例DM并发AP的研究中,有55%的患者存在高脂血症。另一项基于糖尿病人群AP风险因素的研究也证实,在糖尿病人群中,高脂血症是增加AP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15]。

综上所述,DM患者发生AP的机会更高,但其本身不会增加AP的严重程度和病死率,也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当有DM基础的患者发生AP,在排除胆结石、酗酒等病因时,要考虑到高脂血症胰腺炎的可能。而且,在DM患者中,严格控制血糖、血脂,改善代谢紊乱状态可能降低AP复发率。此外,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收集的患者主要来自同一科室,可能会遗漏来自急诊、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的患者,而这些患者可能有着更危急的病情;本研究未收集患者的血糖水平,未能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对病情的影响。

作者贡献:王蓓蓓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研究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数据整理与统计,结果的分析与解释,撰写论文,进行英文的修订;廖山婴、布小玲、聂胜利进行数据收集;沙卫红进行论文的修订;马娟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病死率胰腺炎程度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