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子》中“焉”的用法研究

2018-10-31张甜甜

求知导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孟子

张甜甜

摘 要:文章就“焉”字在《孟子》中的使用情况分析总结“焉”字的词性和用法,主要从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疑问副词、语气词、助词、介词和兼词七种用法进行分析,总结“焉”字的使用规律和演变规律。以小见大,以《孟子》中“焉”字的用法观“焉”字的演变,以期通过对“焉”字的研究,更好地帮助读者解读《孟子》乃至其他古文献。

关键词:《孟子》;“焉”;词性用法;演变规律

一、《孟子》中“焉”字的使用概况

“焉”字在《孟子》中共出现140次(含重复出现)。本文通过对其出现频率、语境的统计,较为全面细致地研究其词性用法,将“焉”字的用法分为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疑问副词、助词、介词、语气词、兼词七种。

《孟子》中“焉”字词性用法及使用频次统计如下表:

如表显示,在《孟子》中“焉”字的虚词用法占80%,占绝对优势。其中,它作为指示代词、语气词和兼词的频率较高。作为指示代词,出现了28次;作为语气词,出现了57次;作为兼词,出现了34次,且全部为介代兼词,即意义为“介词+代词”模式的词。“焉”字作为语气词、兼词出现的频率最高,在语气词的用法中又以表达陈述语气出现的频率最高。“焉”的介词用法只出现了一处。

二、《孟子》中“焉”字的词性及用法

“焉”字在《孟子》中共七種词性用法,作“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疑问副词”“助词”“介词”“语气词”和“兼词”。其中,作为“指示代词”时又可分为指代处所、指代人和指代事物三种情况。作为“语气词”时又可分为表达陈述语气、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三种情况。作为“兼词”,因《孟子》中此种用法出现频率较多,且对分析其演变规律有帮助,故本文将兼词单独列为一类来探讨。本文认为《孟子》中出现的情况均为介代兼词,又可按意义分为表示于是、于之、于此,表示比……,被……,向……等几种情况。因例子较多,故本文只列举部分代表性的语句为例。

(一)指示代词

《孟子》中“焉”字作指示代词的频率较高,共出现28次。在语句中充当宾语,指代上下文出现的处所、人和事物。

1. 指代处所

位于谓语动词之后作宾语。文中共出现7次,例(1)中作“至”宾语,可译为“这里”。

(1)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梁惠王上)

2. 指代人

位于谓语动词之后用作宾语。共出现10次。

(2)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逾前丧。君无见焉!(梁惠王下)

“焉”字作指示代词指代人时,根据上下文,翻译成指代的那个人。若那个人在上文中出现在靠近“焉”字的位置,或者是谈话双方都知道的人,那么就可以译为“他”。由此可见,“焉”字在作为指示代词指代人时,是作为指代第三人称出现的。

3. 指代事物

主要表现为指代事情和事物两个方面,共出现11次。例(3)中指代“桓文之事”。

(3)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梁惠王上)

(二)疑问代词

作疑问代词时,为“有疑而问”,译为“哪里”,在句子中充当宾语。共出现2次。

(4)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离娄上)

(三)疑问副词

作疑问副词时,为“无疑而问”,可译为“哪里能”“怎么”等。多位于句首,加强句子语气,形成反问句。共出现了11次。其中,与“有”连用4次,与“能”连用3次,与“得”连用3次,与“用”连用1次。

(5)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梁惠王上)

(6)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梁惠王下)

例(5)中,“焉”与“有”连用,可将其看作询问有实际意义的“哪里”,也可将其看作无疑而问的“怎么有”。本文认为,这里的“焉”字意义开始虚化,可以看作既保留实际意义又有抽象意义的状态,但是还没有过渡到完全虚化的阶段。本文将其归类于疑问副词,主要是考虑到“焉”字在句中作状语,且基本可看作“无疑而问”,表达反问语气。

由“焉往”到“焉有”“焉能”,可以看到,“焉有”结构“有疑而问”和“无疑而问”的界限已变得模糊。本文认为这正是“焉”字由实词向虚词转化的标志, “焉”字作疑问副词时成为反问句的标记。

(四)助词

作为助词出现的情况均为语缀助词,共出现7次。这7次的出现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

1. 表示状态

用于形容词或动词之后作后缀助词,表示状态,同形容词词尾“然”一致,可译为“……的样子”等,出现2次。

(7)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万章上)

2. 表示属类或属项

用于动词、形容词或其他词类之后作后缀助词,表示属类或属项,会与“者”字连用。可译为“之类”等。出现5次。

(8)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尽心下)

(五)介词

“焉”字在《孟子》中作介词为对象介词。相当于“于”,用于谓语之后,引出相关的对象。只出现1次。

(9)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尽心上)

此处“焉”字作介词,译为“比”。“焉”字后“亡亲戚君臣上下”为宾语,所以“焉”字在这里为介词,由“焉”引出宾语,相当于“于”。

(六)语气词

“焉”字作为语气词出现的频率最高。本文分为表达陈述语气、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三种情况进行分析。

1. 陈述语气

“焉”字作陈述语气词时,多位于句末、句中成分或前面分句句末。表示句子的停顿或结束,相当于句末语气词“也”。

(10)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梁惠王上)

2. 疑问语气

“焉”字作疑问语气词时,在疑问句中位于句末,表疑问语气,多翻译为“呢”。

(11)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万章上)

在“焉”字与“何”“奚”等搭配使用的情况下,不少学者都认为这里的“焉”字是兼有“代词”与“语气词”的兼词,但是本文认为它是表示疑问语气的语气词。在上述例子中,谓语动词均有宾语,即前置的“何”“奚”,句子结构完整,所以“焉”字在这里并不是兼有代词作宾语的性质,只是表示疑问语气的语气词。

3.感叹语气

“焉”字作感叹语气词时,用于感叹句中,多位于句末。有时会与其他感叹词连用。

(12)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上)

“焉”字作表达感叹语气的语气词时有时会与其他感叹词连用,多与“耳”“矣”连用,形成“焉耳矣”的固定搭配。在表达效果上除了会增强感叹语气之外,还往往会有夸大感情的效果。如例(12),我真是费尽心思了啊!

(七)兼词

“焉”字作兼词使用,只有介代兼词,即兼有“介词”和“代词”性质的词,相当于“于此”“于是”“于之”结构。在《孟子》中,主要表现在可译为“在那里”“比+对象”“被+施事”“向+对象”四个方面。共出现34次。

1.在那里

译为“在这里”或“在那里”的“焉”是出现频率最多的兼词,位于动词谓语后作补语。共出现了20次。

(13)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梁惠王上)

例(13)中“焉”在“死”之后,因而在理解的过程中势必需要一个介词来将句子结构补充完整,从而达到意义通顺的目的。

2.比+对象

这类兼词“焉”,通常译为“比+对象”。多位于形容词等谓词性成分之后,引进比较的对象。共出现了6次。

(14)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梁惠王上)

同样,出于理解文章和补充句子结构的需要,在代词前需加一個介词“比”。

3.被+施事

这类兼词“焉”在翻译时往往不可避免地要加上一个介词“被”。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后作补语,引出施事。全文共出现5次。

(15)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梁惠王下)

句子中主语与谓语动词不相一致,谓语动词的宾语为前句的主语,所以在理解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加上“被”字才符合逻辑。

4.向+对象

“焉”字置于“学”字之后,表示介词+与事对象,在全文中出现3次。如例(16),根据上下文,译为“向……学习”的结构自然就出现了。

(16)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滕文公上)

三、结语

“焉”字在《孟子》中共出现了140次。“焉”字的演变规律大致分为两条路线:一条路线是陈述句中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疑问副词—反问标记;另一条路线是兼词—语气词。这两条演变路线实际上就是“焉”字由实词发展到虚词的语法化过程。统观《孟子》中“焉”字的词性用法,可以看到“焉”字到《孟子》成书时已处于自身语法化的后期。

参考文献:

[1]崔立斌.《孟子》词类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2]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3.

[3]王 力.汉语史稿[M].北京: 中华书局,1996.

[4]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 中华书局,1960.

猜你喜欢

孟子
孟母戒子
杯水车薪
柔软生活
磨刀不误砍柴工
大郭小郭行军锅(连载二)
如花绽放
漫画
孟子说仁德
孟母教子
漫画《孟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