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课程塑底蕴理想教育润登岸

2018-10-31刘春莲

求知导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组织形式策略

刘春莲

摘 要:在学校的不断发展中,教师始终以“扎扎实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己任。为了创新多元化的教育模式,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读书的幸福和快乐,打破千人一面、千校一面、千篇一律的格局,使课堂教学提质高效,让课堂之外丰富多彩,文章作者认为开发和编写出适应学校实际和学生需要的校本教材显得日益迫切和必要。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组织形式;策略

一、另辟蹊径,为孩子成长谋幸福

学校的大小不是从地域和空间去判断的,而是从思想的广度和深度去丈量,江西省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登岸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办学的初衷是打造一所思想型、实践型的理想学校。我校的办学理念:精彩六年,为理想奠基,行为艺术是阳光、自信登上理想之彼岸。登岸精神:一人一叶舟,千人千帆竞。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选择朴朴实实办教育,平心静气抓内涵的教育态度。

为此,我校教师结合了本校的传统理念优势及其他资源的配备、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和选用了适合本校的课程。

二、九转功成,校本教材瓜熟蒂落

在“精彩六年,为理想奠基”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我校构建了以课程为支撑点的学校内涵——校本课程系统建设,为儿童铺设幸福成长的跑道,以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阳光自信的登岸儿童。

校本课程体系建设为“两型一主题”,在充分考虑资源、教师和学生等方面的差异后,我们对校本课程进行了创造性整合,构建了“基础型”和“兴趣型”两大类以及主题大单元活动的“两型一主题”的课程体系。

(1)基础型课程包括“快乐Do Re Mi”“美文诵读”“小学生礼仪”“红领巾之声”四门课程。这四门基础课程的开发,让校园不仅有琴声、读书声、礼仪声,更充满着童真的欢笑声。

(2)主题大单元活动课程。我们将教育背景、内容、形式与信息中的“相似块”整合在一起,以德育为先导,以语言学科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围绕同一主题,从各个不同角度集中开展教育活动。学校围绕“季节”和“節日”主题实施“体验式”校本课程,分为“春之诵”“夏之爱”“秋之韵”“冬之品”四季课程,同时开展“春天圆舞曲”“夏天成长曲”“秋天欢庆曲”“冬天畅想曲”四季体验活动,让学生诵诗、唱歌、赏景、品食、绘图、玩游戏、写文章、过节日等。主题大单元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学习、交流,学生高兴地把大单元活动取名为“幸福课程”。

三、披荆斩棘,主题活动柳暗花明

校本课程的打造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难点,如校本课程的专业性与教师实施课程能力之间的差距,师资力量在有形无形中成为校本课程推进的瓶颈。我们该如何破解呢?对此情况,我们的做法是“培植一束辐射源”(校长好好指导)“催生一支种子队”(骨干教师好好引领)“影响一个教师群”(全体教师好好实施)。只有全体教师都积极参与其中,校本课程才会被广泛认同、深入推进。

四、乘风破浪,校本课程千帆竞发

1.开发课程,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大单元活动校本课程为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的定位,教师由传统忠实于教材的角色转化为课程内容的开发者,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与评价者。通过活动的开展,整合课堂的摸索,能够锻炼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设计教案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在课程开发、创新课堂设计的过程中,还打造了一种“学习共同体”,让集体的智慧发挥到极致,营造了一种和谐向上的教师团队文化。

2.活动推进,凸显学生素养优势

研学旅行是教育应有的“另一张面孔”,学校主题大单元活动的开展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能让孩子在生动、丰富的情境活动中去了解自然、感知社会、认识家乡的文化特征,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让学生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去参与、去体验、去总结、去反思,逐步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交往素养、学习素养、信息素养等核心素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梅.校本课程的“苏派”个性[J].江苏教育,2016(7):26-27.

[2]马 宏.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律动课程实践[J].未来教育家,2016(1).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开发组织形式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农村小学体育游戏的校本课程开发
旅游科普活动与旅游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初探
简论“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开发
探讨工作过程导向下的高职校本课程的开发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