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2018-10-31赖大庆

求知导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

赖大庆

摘 要:在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正不断向生活化迈进。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否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然而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来看,仍旧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很多教师并未真正理解生活化的要义和精髓。文章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情境

一、运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教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效果,尤其就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来看,由于知识本身就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教师不讲究技巧地进行复述和讲解,不仅会使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知识真正的魅力,还可能降低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转变以往的表达方式,运用极富生活气息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平时的兴趣爱好等,自然而然地表达出学生愿意倾听的话语。教师要注意把握语言的運用程度,时常融入一些生活元素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亲切感,而不是认为自己置身于一种压抑的学习环境中。在这里,教师主要需要重视两点,一是语言自然朴实而充满活力,能让学生就像平常相处一般轻松,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当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时,学生也就发自内心地想要与教师交流,而不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二是在讲解具体的教材内容时,教师要学会科学灵活的转化,将一些复杂难懂的知识通过日常化的、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出来,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进行教授,化解难题。

例如,教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节时,先为学生出示几张小面值的纸币,“学生们,你们看我手中拿着的这张纸币可以用来买数学本吗?”学生思考了一下,一本数学簿五角钱,而教师手里拿着一元钱,“可以!”“那教师再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我拿一元钱买一支两角钱的铅笔,再买一个三角钱的橡皮,售货员还要找给我钱吗?”大多数学生都回答说“找”,然而教师问需要找多少钱的时候,有的学生就开始计算不准了,教师换了一个问题:“你们说一元钱多还是一角钱多?”“当然是一元钱多了!”教师说道:“没错,一元钱可以换十个一角钱呢!所以说,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一元钱当成十张一角的钱啊?既然这样,买铅笔花去两角,买橡皮花去三角,那我最后还剩几角钱呢?”学生先用十减去二,得到八之后再减去三,最终得到五,“教师还剩五角钱!”通过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人民币知识的讲解,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了之前学过的加减法运算,另一方面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新知识的探索,充分发挥了生活化语言的效用。

二、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更能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释放自己的天性。教师应当科学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进一步创设出生活化的情境并引导学生投入其中,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创设出科学合理的情境,教师应当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多加观察、揣摩、分析,充分挖掘其背后的数学含义,并且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设计,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置身于熟悉的场景之中,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拉近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

三、布置生活化的作业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布置作业便成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在以往教师的认知观念中,作业大多围绕理论知识进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活动。为此,教师应当试着以开放化的理念设计作业,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生活中的数学宝藏,让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渗入生活深处,教师可以多与家长进行沟通,引导家长一同参与到学生的实践探索过程中,这样一方面可以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也展现出家长的支持与鼓励精神,使学生变得更有动力。

四、结语

生活对学生来讲就是一个没有边缘的知识课堂,是迸发出数学知识的源泉,教师不仅应当树立生活化教学的观念,还应当引导学生将生活元素融入数学学习中来,让数学知识不再高高挂于遥远的天际处,而是真真切切地来到学生身边,让学生伸手碰触、亲自探索,真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林秀媚.浅议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17(7):65-66.

[2]宋仪松.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63.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