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列知识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2018-10-31王惠生

求知导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等差数列

王惠生

摘 要:物理是中學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数列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在求解物理题目时用途巨大。文章中主要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在物理运动学、动量等问题中的解题应用进行了分析,为数列知识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物理应用

新课改实施后,各学科之间开始渗透,联系日益加强。物理、数学是中学阶段中的两门重要学科。两门学科,具有很多共性,如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推算能力、思维能力等。因此中学阶段,物理和数学两门学科的渗透性最强。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物理解题中来。在运用数学知识求解物理题目时,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将物理现象、过程等转换成数学问题进行求解;第二是运用各类数学知识如数列、不等式、几何等求解物理题目。特别是第二种,在物理解题中应用较为广泛。

数列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数列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数。数列中每一个数都称为数列中的项。位于第一位的数则称为第一项,第二位的称为第二项,以此类推,位于第n位的数称为第n项。一般用an表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和数列、前N项和等是数列中的常见类型。在应用数学思想求解物理题目时,数列的应用也较为广泛。近年来数列应用成为高考的必考点,也是高考热点。学生在解决物理题目时,除了掌握基本的数学应用思想外,还应重视数列知识在物理解题中的作用。

一、等差数列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等差数列是数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数列类型。在一个数列中,如果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和前一项的差是一样的,则说明该数列是等差数列。每一项和前一项之间的差是常数,该常数是等差数列的公差。

直线运动是物理运动学中的一种。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便可形成等差数列,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解决匀速直线运动相关问题,能够简化解题思路和过程,提高解题效率。

例1:将相同的长方形木板整齐的放置在光滑平面上,放置方式如图1所示。长方形木板重量为1N,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3。从上至下,在处于奇数块的木板左侧系上绳子,处于偶数块的木板右侧系上绳子。左右两边的绳子分别系于两侧的轻质木杆上,木杆垂直于地面。向两个木杆1/3处的位置分别施加F1、F2的压力,当F1=F2=57N时,将叠加在一起的长方形木板按照均匀速度拉开。假设木板侧面具有相同的粗糙程度,求长方形木板的数量。

解析:长方形木板放置在光滑平面上,最后一块木板和平面之间不存在摩擦力。按照均匀速度拉开木板时,第一块木板和最后一块木板,侧面都会受到动摩擦力,中间的木板两个侧面都会受到与其滑动反反向的摩擦力。

求解时,先将长方形木板从上至下进行编号,并将之按照奇数、偶数分成1组、2组。假设木板接触面为n(平面接触面除外),则长方形木板数量为n+1。在水平拉开木板时,接触的木板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大小相同,但方向相反。因此每组木板接受的滑动摩擦力数量是相同的,即为n。从上至下,每组木板均匀拉开时受到的n各摩擦力构成了等差数列,即0.3、0.6、0.9、1.1、1.4…该等差数列中公差为0.3。根据Sn=na1+———d,0.3n+———×0.3=57,整理可得n2+n-380=0,因此(n+20)(n-19)=0,故n1=-20(舍去),n2=19。n+1=20,可求出长方形木板数量为20块。

上述题目,仔细阅读、分析题目后可知,拉开木板时所做的运动为均匀速度。每组木板受滑动摩擦力数量相同且方向相反,因此在求解该题时可运用数学思想中的等差数列进行求解。将物理题目转换成等差数列后,可简化该题解题步骤,实现题目的解答。

等差数列除了能解决运动学问题外,还能解决动量相关问题。

二、等比数列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等比数列也是数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数列类型。在一个数列中,如果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和前一项的比是一样的,则说明该数列是等比数列。每一项和前一项之间的比是常数,该常数是等差数列的公比。如果公比为1时,则说明该数列为常数列。

物理中的运动学问题、动量问题在求解时,经常用到等比数列。

例2:一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从4.9米高处落下。下落过程中每次弹回的高度是下落时的一半,求小球静止所花费的时间(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碰撞时间)。

例3:如图2所示,平板小车质量m为2kg,小车后面放了一块质量M为3kg的铁块。铁块和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最初,小车和铁块在光滑的平面上以v0=3m/s的速度向右位移,直至小车碰到右边的墙面。假设在极短的时间内小车便会撞到墙,且撞到后小车没有损失。而碰撞时只有小车碰撞到墙,铁块不会撞到墙。求小车撞到墙时所走过的路程有多少。

运用数学思想解决物理问题能够检验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也能对学生物理知识理解能力进行验证。运用数列对物理问题进行求解,是数学思想在物理解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应用方法。在运用数列知识求解物理问题时,学生应对物理问题进行仔细阅读、理解,找出其中存在的数列关系,从而运用数列知识进行求解。

参考文献:

[1]胡佐永.应用数列知识解决物理问题[J].湖南中学物理,2012(5).

[2]王伟民,苗 跃,杨 旭.等差数列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J].数理化学习(高三版),2015(2):26.

[3]席 伟.无穷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三例[J].中学生理科应试,2014(11):62-63.

[4]王杏娣,李增蔚.数列知识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4).

猜你喜欢

等差数列
掘井及泉,在“等差数列”中培养核心素养
裂项相消法求和的拓展
聚焦递推关系求数列通项
由数列想到语文的概括题
对一类数列通项公式的探究
等差数列及等比数列的性质运用
例谈错位相减求和在高考中的应用
以数学三个世界理论为视角探讨高中数学教学
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