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升医学生幸福感

2018-10-31段德坤张国顺

求知导刊 2018年23期

段德坤 张国顺

摘 要: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幸福的追求越来越高,幸福感的提升是否能跟上社会的发展节奏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医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社会的健康守护者,肩负着保护人民健康的重任。医学生的幸福感直接影响到医学生以后的人生价值观。文章研究了医学生幸福感缺乏的因素和提升医学生幸福感的途径。

关键词:医学生幸福感;幸福观现状;缺乏幸福感的因素

一、当代医学生的幸福观现状

医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未来的工作就是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不仅是身体的健康,还有心理的健康,所以医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懂得如何与病人交流,如何引导病人走向健康等。医学生的幸福感会有助于提升社会整体的幸福感。而很多医学生却在什么是幸福,怎样感受幸福的问题上越走越远、越走越迷茫。对幸福的定义模糊不清、幸福感不强以及幸福指数不高成为当前医学类院校中经常出现的不和谐现象。

二、医学生幸福感较低的原因

1.对幸福感认知的偏差

“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纯洁的群体,也是辨别是非能力相对较弱的一个群体。”大学是个小社会,作为大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要学会不断地认识自己。随着大学生渐渐接触社会,很多不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在大学校园里蔓延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部分大学生对幸福感的理解产生偏差。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多种幸福观鱼龙混杂的时期,其中甚至会有一些偏离或违背道德的不健康幸福观,这种幸福观不仅不能给予人精神上的完满幸福,还会给他人和社会造成有害的影响。

2.学习压力大

相对于一般四年制的专业来讲,医学类专业大多是五年制,这意味着作为医学生需要在大学里学习更多的知识,但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很容易让医学生感到烦躁、疲惫,这样会大大降低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三、提升医学生幸福感的途径

1.进行幸福观教育

正确的幸福观可以帮助医学生理性地认识生活及世界,走出盲从的误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幸福观,而且还可以防止他们产生偏激心理,增强生活的信心。幸福观教育能给予医学生知识和智慧,帮助他们正确处理爱情、家庭、事业与幸福的关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获得幸福,找到一条合理的、道德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幸福。这不但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得以创新,而且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2.提升健康素养

医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健康的守护者,更应当拥有较高的健康素养。学校健康教育是提升健康素养促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当前学校健康教育开展情況并不尽如人意, 大部分学生健康意识淡薄, 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习惯。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应开展健康教育, 以适应培养我国公民健康素养的目标要求, 认真分析当前学校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准确把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具体内涵, 对学校健康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利用, 不断推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3.网络教育

网络环境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其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的开放性使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较之传统文化更为丰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自媒体、多媒体技术使网络文化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现和传播;网络所特有的信息集成性、互动性和可选择性,优化了医学生幸福观的教育环境。当前条件下,学校应着重从政治素质和知识结构两方面不断加强医学生幸福观网络教育的队伍建设。

4.结合实践

医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各大医学类院校应当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将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增加临床技能,在实践中积极创新,让医学生感受到自身价值所在,从而提升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李嘉美.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24-128.

[2]王鹏宇.浅谈高校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