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自然流产产妇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10-31严晓燕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3期
关键词:心理状态心理护理生活质量

严晓燕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自然流产产妇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自然流产产妇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自然流产产妇采取心理护理,可减轻产妇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关键词】自然流产;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3--01

自然流产是妊娠期女性常见症状,其发生率高达15%[1]。自然流产属于突发应激事件,产妇突然失去胎儿,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功能改变,容易出现负面情绪,生活质量降低。通常自然流产产妇存在悲伤、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因此对产妇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减轻产妇心理负担,提高产妇生活质量。笔者就以自然流产产妇为例,采取心理护理,分析其護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自然流产产妇88例,产妇无精神障碍,认知正常,可顺利完成研究;产妇无自然流产、死胎、死产及早产史;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年龄22-37岁,平均(26.42±2.61)岁;初次自然流产产妇29例,第二次自然流产产妇15例;观察组44例,年龄22-37岁,平均(27.15±2.80)岁;初次自然流产产妇30例,第二次自然流产产妇14例;两组产妇年龄、流产次数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由护理人员密切注意产妇病情变化,告知产妇注意事项及治疗方法,使产妇能积极配合护理。

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

(1)评估。对自然流产产妇心理状态评估时,发现产妇多为悲伤、抑郁、焦虑、不安等情绪,多是由于产妇突然失去胎儿,无法承受失去的痛苦;同时担心会出现再次流产情况,尤其是再次流产者,反复多次流产,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及负性情绪。

(2)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先根据患者心理动向,与患者及家属密切交流,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变化,应准确、坚定解答患者对疾病的疑问,不要犹豫不定,以免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心理暗示。同时鼓励、引导患者进行正常的情感表达,纠正产妇对流产的错误认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不良事件的发生。另外加强患者的家庭支持干预,鼓励、关心、支持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温暖,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1.3 评价指标

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产妇焦虑、抑郁情绪,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有20个项目,按照0-4级评分法,当分值超过50分时,表示产妇存在焦虑、抑郁情绪[2]。

生活质量:采取健康简易生活量表(SF-36)[3]评价产妇的心理、生理、社会及精神功能四个维度,每个维度以百分制计算,分数越高,产妇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数据行t检验,P<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产妇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间差异并不明显(P>0.05),产妇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产妇护理后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生理、社会及精神功能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自然流产为突发应激事件,产妇应突然失去胎儿,极易出现负性情绪及不良心理问题,导致人际关系敏感,躯体症状降低,睡眠障碍等,使生活质量明显降低。近些年来,自然流产产妇存在的心理问题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及时心理护理干预,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对自然流产患者行心理护理,针对自然流产患者心理问题,需予以相应的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家庭支持及心理咨询,促使患者心理健康恢复。本次实验中,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心理、生理、社会及精神功能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在自然流产产妇心理护理中,重视产妇精神心理状态,通过必要心理干预,明显缓解了产妇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产妇生活质量,具较高应用价值。

在对自然流产产妇行心理护理时,需理解、尊重产妇,耐心倾听产妇的情感表达,予以必要的情感支持;向产妇详细解释流产相关知识及流产后伴随的心理问题,使产妇做好心理准备;在采取心理干预时,需先评估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筛查心理工具进行评价,以此提高心理干预的针对性及有效性,使心理干预能充分发挥作用,促使患者身心康复。

综上所述,对自然流产产妇采取心理护理,可减轻产妇负性心理状态,提高产妇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戴莉,高燕敏,吕丽,等.31例自然流产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5):251-252.

潘雨萍,蔡晓凤.自然流产患者心理感受及需求的质性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6,15(6):518-520.

孙宇,赵红.自然流产患者心理问题及其干预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7):648-651.

猜你喜欢

心理状态心理护理生活质量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