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道至简 悟在天成
——《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读后

2018-10-29张迎春

新疆艺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西域画家新疆

□ 张迎春

韩子勇先生

一直关注韩子勇。

他的文字总是感性、温和、却又不失理性和逻辑,透着一种高瞻远瞩的气魄和放眼全局的宏大视野,让人读后像喝了一杯浓茶,一股茶香缓缓入腹,细细品味,思智开启,如沐春风。

他的视角总是触到时代最前沿,不,确切地说,他更喜欢去开拓一个前人未开垦的艺术领域,谋篇布局,深耕细作,打开一片新的艺术空间,带给人一种久违的欣喜。

他始终为新疆做事。他出生在新疆,在新疆生活工作了多年,一直为新疆文化艺术发展不遗余力地开拓、创新和付出。虽说他现在离开新疆已经6年,担任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但在繁忙工作之余,仍不忘关注新疆,不时为新疆艺术发展,送上一些新的理念、形式、方法或艺术表达,新著《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便是一个例证。

《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刚一出版,我便怀着虔诚从微信淘宝购买了一本。数天后,书从南京寄到家,翻开一读,果不其然,不少新的思想与智慧倾泻而出,让我忍不住提笔想写点什么。

《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是韩子勇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为一些画家展览和美术活动所写的致辞、发言、访谈或应约给画册所写的序。细细读来,每篇文章不像从政官员一样,总是板着面孔,一字一句地念讲话稿或满篇一大通官话、大话,而是用散文化语言表达着他对西域绘画以及画家的关注与思考,好像眼前站着一位智者或朋友,正与你温文尔雅地谈话、聊天、叙述、评说,不时地做一些经验总结和提升。说到一定的思想高度与深度,画龙点睛,快速收笔,令人思悟许久,这是韩子勇的写作风格,也是此书让人读着轻松又耐读的原因。

韩子勇绘画作品

书中所有文字集中在西域绘画。西域,一个遥远而古老的地方,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并存的地方,从古至今,吸引多少文人墨客前往亲身体悟、创作,乐此不疲,留下无数墨宝。而韩子勇出生于新疆兵团一个团场,从小到大受西域文化的浸染,使他深深地热爱上这块土地。

这种爱,不是表象,早已深入肌体。不是挂在嘴边,而是落实在行动中。不是一时,而是一生一世。

这种爱,带着对绘画色彩的敏感,将一个人们印象里天地遥远、黄沙漫漫的新疆,比喻为华贵而艳丽的天地之色——蓝靛金箔。那令人沉醉、晕眩的深蓝,覆盖着辽阔的塔里木、准噶尔盆地,那四野寂静,金箔灿然,内亚黄金腹地这一碗碗金沙,盛装着太大的地域、太多样的文化、太多的神秘、深奥,让他远眺、细看、拥抱、迷恋、沉醉,不能自拔。

这种爱,是“纵到底,横到边”。正如书中《纵到底,横到边》一文里写道:“160多万平方千米的河山,有莽莽昆仑、漠漠平沙、蓝色的额尔齐斯、奇花异草、珍果无数,有至左向右的文字,有热烈忧伤、繁复不已的歌舞……它是那么繁荣又是那么落后,它是孤独的前卫又是世界的末座,潮水涌来又退去,开风气之先又落风气之后,如果运道是一圈长跑,命若丝弦,声渐稀落,就会有新的开始。而且,这大道,已经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收录在这本画册里的作品,题材不同,艺术风格不同,美学主张不同,民族属性不同,个人经历、师从、隐秘的内心世界也不能从作品一一得知,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他们自己的色彩语言讲述着‘纵到底,横到边’的新疆之爱,‘纵到底,横到边’的新疆之美。”而韩子勇就像这块土地上的风滚草,如同他们当中的一位,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达着对新疆,对新疆绘画,对新疆画家“纵到底,横到边”之爱,热烈、持久、弥新。

这种爱,带着对西域的炙热、沸腾的心灵高温,测量着新疆地区的文化、个性和习俗,关注着这块偏远地区绘画的发展动向,关注着画家们的思想灵魂、生存方式、艺术表达和精神追求以及他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悟。正如他在书中写道:“我爱绘画,但没有专门研究过美术理论。好在写的多是熟人熟事,是少为人知的边疆深处,是关于‘孤烟’和‘飞蓬’,是地方性知识和个人化的文字,是这片地方的喜悦、爱、失意、忧伤、欢乐、无聊和愤怒。”

这种爱,早已深入骨髓,植入心底,渗透到他的血液,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清楚,即使离开新疆,也有种种不舍,即使离开很久,也会忍不住时常思念,永远无法从精神灵魂里分离出去。正如《天阶上》一文里写的那样:“离开新疆的那周,我又一次来到初冬的帕米尔。”“他浑身是雪,带着一身新鲜的寒气,仿佛刚从天宇归来,仿佛一个巨大的拦车人……头顶的三条巨大的裂隙,贯穿到山腰,塞满了冰雪,欲言又止。慕士塔格,面对我的朝觐与告别,你想说什么呢?”

因为爱,他始终对这块土地有着更多的人文情怀。无论在新疆,还是在北京,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生他养他的故乡,不离不弃,长相厮守,时常默默地为之心动而付之于行,不为其他,只为心中那份永远也割舍不断的思念、牵挂与希冀。

韩子勇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文艺评论家,不知什么时候,他特别关注诺大文艺圈里一个不太起眼却不容忽视的领域、新疆绘画,谋篇布局,深耕细作,让人觉得专家这个词,放在他这位官员身上,愈发贴切。

纵观中国美术史,西域绘画占有一席之地。汉代至唐代,佛教在新疆地区一直十分盛兴,于阗、鄯善、龟兹还有疏勒、高昌等诸多古国,可谓寺院竟起,洞窟纷凿,塑乎画师竞技,雕塑壁画争辉。绵长的丝绸之路上,无数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带着中国传统文化来到了西域。诸多不同民族画家带着西域特色的画风,走进了中原地区。特别是尉迟跋质那、尉迟乙僧,将佛教凹凸画法从西域带到了中原地区,使唐朝时期的中国绘画艺术风格发生了重大变化。西域绘画就是在这样的交融交流中,在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重一笔。

韩子勇绘画作品

到了近现代,一大批各民族美术工作者迅速崛起,从新疆解放后第一批美术创作者徐庶之到国内美术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李山、吴奇峰、龚建新、阿不都克里木·买买提力等,再到当代诸多中青年画家,他们用油画、国画和版画等不同美术形式,抒发着他们对这块神秘而丰厚土地的热爱、迷恋与执著,创作了一批传世佳作。

应当说,从古至今,西域绘画的题材和技法基本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为此,韩子勇提出一个词:“天山画派”。正如他在《中华美术的西北角》一文里写道:“我隐约感到,遥远的中华西北,正涌动形成一支极具地域特色的美术动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辽阔的西部边疆,火热的多民族生活,壮丽、苍茫,深处于中央亚洲的自然景象,使这里的美术创作具有‘混血的美’、‘融合的美’、‘野性的美’、‘神秘的美’,洋溢着热情、感性、迷醉、欢乐的‘醉神精神’,洋溢着热气蒸腾的心灵高温,令人窒息的情感‘沙尘暴’,沙枣花般令人透不过气来的灵魂的馥郁、茁壮性感无拘无束的生命意味。”

韩子勇认为,新疆是塔里木、准噶尔两大盆地盛满深情厚谊的西北角,是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内容最多样的西北角,是最先出现佛教美术、祆教美术、摩尼教美术的西北角。这是所有现当代著名画家都曾描绘过的西北角,被誉为绘画天堂的西北角。他认为,画派是个自然反映,需要众人推力。深读新疆、超越风情、着眼新人、深化内涵,需要全国和新疆更多专家学者和团队协作,群策群力,共同推动新疆美术的发展,这是他的期望。他期望“天山画派”能够产生天山巨子,从一批变成汪洋一片,推动新疆美术迈上一个新台阶。

“天山画派”的提出,是对西域绘画学术理论的一个概括、总结和提升,指出了西域绘画的发展方向。

然而,艺术领域有一个普遍现象:大凡以直观、视觉或人体为载体的艺术门类,比如绘画、舞蹈、摄影、雕塑等,创作者及作品不计其数,理论探讨、研究或争论非常之少。特别是西域绘画,留存下来的作品如洞窟壁画、纸质原作等较多,却没有完整的文字记录,归纳和总结以及理论的分析、研究少之甚少,甚至有的连文字记录都找不到,全凭当事人回忆或口述记录,使得新疆诸多具有珍贵艺术价值的美术作品、创作者的创造过程、思想内涵和美学思想,如散兵游勇,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支撑,引领、开拓或集中力量共推西域绘画的发展。不难想象,“天山画派”犹如一颗流星从天空划过,留下瞬间的思想光彩,又像身体和精神脆弱的孩子一样,之后缺少大人们的精心照料和呵护,各自玩耍、撒欢,然后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尽管如此,韩子勇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论前方的路再艰难和遥远,他心灵的目光一直关注、追逐着“天山画派”,耐心地踽踽独行。他对西域绘画,不,确切地说,他对当下新疆美术动向的所感、所悟和所思,避开众目,独开一隅,试图打开新疆美术理论的一个窗口。尽管他不是专门从事美术理论研究,但他的文字散发着学理哲思和美学思想的光彩,值得思考。

一种开阔的文化视角,一种深邃的文化思考,一种特有的艺术自觉,一种广博的文化学识,让我们从书中汲取到许多新的精神营养,感受到他博大胸怀和炙热的思想温度,以及他对西域绘画那种渗到骨子里的热爱、探究和期望。

韩子勇主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工作期间,曾多次主持、组织过新疆音乐、舞蹈、绘画、摄影、电影等新疆艺术活动,与诸多艺术家成了朋友,也写过不少文艺评论。他是学者型领导干部,没有专门研究过哪个门类艺术,他的文艺评论大都从人文地理或人文精神的大文化视角,对某个文化活动、艺术动向或人物进行观察和思考。他的文字,以散文语言见长,在一种行云流水般的细腻和婉约中,在一种洒脱、自如而又精彩的诗性语言中,从来不失对某个问题的认真思考和精准概括,时常散发出清晰和严谨的哲思。

大山大水造就开阔的视野,色彩斑斓是大自然的调色板,各民族特色的丰富多彩,不但造就了新疆本土众多的各民族画家、绘画爱好者,大凡内地到新疆的画家,也都会情不自禁地为这块土地尽情地挥洒丹青,这些都被韩子勇一一收入眼底。透过这本书,你可以感受到韩子勇就在那些分量巨多、琳琅满目的绘画中,爬梳着新疆绘画艺术的创作成果,观察着画家们用色彩支撑的想象和热情,细细品味着他们透过技巧表达出的思想内涵、真实情感和动人之处,以自己广博的学识,深读新疆,深读新疆绘画资源,深读每位画家身上表现出来乐观向上的生活状态、个性特点和民族特色以及他们对生命的礼赞,对他们身上呈现出来的思想内涵、民族精神以及内在的真实情感进行深入地体验、挖掘、感悟和评价。应当说,此书是对现当代新疆重要的绘画活动、展览和画家成果的一个梳理、归纳和集结,是对新疆美术动向的观察、思考和提炼,是对新疆美术评论的一个初探,对新疆美术理论研究提供了借鉴。书中诸多文字,给了我们不少启示。

《纵到底,横到边》一文里,他对新疆画家群体有着这样的真切感受:“新疆是艺术家的天堂,对画家而言,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自然的形式、机理、质地、格局和内在的精神暗示,有一种纯粹性和极致性,它已经被上帝之手从含混暧昧中‘抽象’出来,有着鲜明的形象和气质,大道昭昭,特立独行,我们的画笔应该追随这种强烈的自然精神。”“对脚下土地情感冷漠的家伙成不了艺术家,对生命和生活情感冷漠的家伙成不了艺术家,对底层老百姓情感冷漠的家伙成不了艺术家。”

他将全国著名维吾尔族画家阿不都克里木·纳斯尔丁的油画作品,比喻为“热烈如诗馥郁如酪”“在千千万万的气味里,老克的画,是奶酪的香味,很稠很浓的那种,凝结成块,经久不散。这香味来自一个民族的身体和心灵,那么浓郁,浓郁到有很重的分量,浓郁到弥漫很大的空间,浓郁到一股一股喷发出来,浓郁到令你晕眩陶醉、融化其中。”

赵培智是从新疆走出去、新疆惟一获得全国油画金奖的画家,韩子勇在《崇高的诗的流体与大块》一文里对他的评价,不只表达一种感受,而是有自己的美学理解和观点,有一定的深度:“赵培智的油画,是崇高的诗的流体。特别是人物画,在写意油画上有突破和贡献。”“写意先有心后有物,是乘物游心,心在前、物在后。”“‘写意’从心,直指心,由内而生,由心而生。”“‘写意’之写,‘写’是用减法、除法,以少胜多,直指而概括,有符号性、即兴性。少看而多悟,闭目塞听而内心观想。”“赵培智的写意语言的‘尺寸’,笔触和色彩的梳理,画面的布局和结构,都是在竭力拉近、放大、夸张心中的高原意象,用最少、最浑厚、最响亮醒目的语汇,概括出憋在心底、压抑已久、充满张力的欲意。纷繁庞杂的思维、缠绕暧昧的细节、磨损陈旧的经验……这些沉闷羁绊、无聊不屑的辎重,被摔掉,被严格剔除和过滤,点亮绚烂的本质,显现崇高的诗的流体与大块,放射真实生动的原始热情的力量。”

“上海人肖谷,援疆三年。如同一株植物,被移植在龟兹。三年后,他带走了一些塔里木盆地的金沙和在油画颜料中,抹在绷紧的画布上。”写《无域·海上》一文时,他想到:“一碗金沙浮动在靛蓝的海上,是造物主钟爱的元素,原始、纯粹、瑰丽,不着一物,不染纤尘,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限。古人以石为色,以胭脂虫、蓝靛草、石榴皮为色,肖谷以沙为色,在一个更多大的尺度上,重新开始。”韩子勇就是这样,无论是新疆本土画家,还是来新疆的画家,来的、去的、走的、留的,只要为新疆而画、而歌,大都进入了他的视线。此书正是以此定名《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集结成了韩子勇对热爱、醉心于新疆绘画艺术一系列文章的观察和思考。

细读这些文字,享受着节奏明快而又流畅的诗性语言韵律中,你会感到一种由表及里、深入浅出的思想深度。简洁有力而通俗易懂的文字里,避开艺术理论枯燥、干涩,却对韩子勇的美学观点有一种直观、感性而又恍然顿悟的理解,可谓大道至简,悟在天成。

读《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一书,并不觉得韩子勇是个局外人,因为他本身就热爱西域绘画,是一位有思想高度与深度的画者。书的封面正是他的绘画作品。

一棵树,孤立于大漠荒野,一年四季不停歇的大风,将它的躯体刮得倾斜一边,朝着东方,根却深深扎于泥土。粗壮而有力的树枝向天空使劲地伸延,仿佛呼喊、渴望和寻找能够补充生命力量的滋养。满地的野草,让人有些心情嘈杂。天空里低垂的彤云,似乎发泄内心的愤怒。它在沙尘中静默不语,在雾霾中吸附记忆,它安静、隐忍、宽容、乐观、有责任心。是树,还是人?笔者以为,这幅名为《无题》的写意国画作品以树喻人、由表及里、由心而生,正是韩子勇内心世界和思想精神的真实写照。

新疆的大山大水、色彩斑斓、民族特色和内容丰富,使得诸多画家笔下尤为喜欢写实手法,直观、形象地表达它,画其一生,仍觉得表达不尽。用形简意丰又隐喻的写意手法,表达地域性个人化的国画作品,少之甚少。韩子勇尝试避开众人所目,超越新疆自然地理和民族风情之丰之美,用‘纵到底,横到边’的气魄和深度,更深刻地表现人性,表现新疆人内心世界与思想精神,这是不是一种西域绘画的创新呢?

从新疆到北京,韩子勇一直处在领导岗位,脑子总是被各种事塞满,心情难有清静。到了晚上回到家中,伏于灯下,写写画画,静心研习,是休息,也是修心,专注、思索、倾诉、宣泄,是他精神世界感到最充盈、踏实、轻松和舒畅的时候。

韩子勇研习中国画多年,至此一作,仅为开始。真诚祝愿他的绘画作品,如书如文,大道至简,悟在天成。

猜你喜欢

西域画家新疆
张骞探西域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酷炫小画家
班超出使西域
西域散章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