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育生态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素研究

2018-10-26郑晓凤张健

科技资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郑晓凤 张健

摘 要: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门边缘性学科,起源于西方国家,应用生态学的原理,研究影响教育的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教育发展规律。本文尝试在借鉴教育生态理论的基础上,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寻找新的方向。在教育生态视角下,对高校课堂包含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进行探讨,努力构建一个能够保持“生态平衡”的课堂环境,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教育生态理论 教学改革要素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4(a)-0198-02

1 教育生态理论内涵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首次提出教育生态理论。教育生态这一理论衍生于生态学。生态学研究的是系统内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息息相连。教育生态学指的是教育系统中的各个因子之间相互牵制,力求平衡发展。只有寻求生态的平衡与和谐,教育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对于高校教学来说,教育生态理论的意义在于其更科学、更平衡、更有效的课堂营造方式。虽然在过去,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教学版块各自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化、均衡化的教学环境并不多见。如何整合教学资源,创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生态化”大学课堂对于高校教学来说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此时,教育生态理论的指导意义举足轻重。

2 基于教育生态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素研究

2.1 教学环境改革

一间教室,数套座椅,一座讲台,一块黑板。无论学生走进任何一个学科的课堂,看到的永远是这样一幅画面。在这永恒的画面中,唯一的变量是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授课的教师。这是当下大学生所经历的“日常生活”,一成不变,毫无新意。

教育生态学指出,过于单一、局限的学习环境会使学生在脱离现实的情况下学习,就如同将学生禁锢在与世隔绝的象牙塔中,单纯地学习,无法将所学和所用相结合,更不用说给予学生机会创建实践平台,创新实践。如此不良效应使得学生在走向社会时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难以展开拳脚。事实上,大学英语课堂的组织形式与高中时期的课堂组织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高中时期,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与高考有关的理论学习上,而高校课堂是专业化人才培养基地,是学生在接受足够的书面专业知识后,迅速“转战”到实践课堂的新战地。实践课堂的形式不再拘泥于一间教室之内,它可以千变万化。首先,网络的便捷为第二课堂的开辟创造了有利条件。学生,甚至是教师,都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他们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沟通。学生利用第二课堂进行补充学习与实践,教师利用第二课堂进行知识的深度解释与分享。其次,实践课堂还可以进行校内校外更大范围的延展,变身为一个综合性“舞台”。一段英文经典影片配音,一场英文情景剧表演,一台英文歌曲演唱比赛,一次与外教的聊天之旅。如果这种生态化的学习环境得以实现,不只是学生的语言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有質的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会极大的得到提升。这一切都是单一的学习环境无法给与学生的。

2.2 教学内容改革

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之一指出,教育应具备整体且和谐的发展体系。教学内容作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传播媒介,是学生知识的直接来源。眼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已不能只局限于一套教材。这是一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为教学内容增添多样性。通过网络视频资料、音频资料可以随时被推送到每个学生手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想达到优质优选的目的,教师需要下功夫进行筛选和把关。

首先,要严格遵循国家改革要求,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以学习主题为中心,进行教学内容设置。在这样的原则基础上,根据每学期的学习主题,填充纸质形式外的辅助教学材料。这种优化的教学内容会帮助学生加深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引导其在学习过程中,深度挖掘知识内容以及创新实践所学,从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其次,教师要确保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与时俱进且健康向上的。教师与学生的相处天长日久,一位优秀的教师不应只单纯集中注意力于书面知识的传播,也应将学生的素质教育纳到自身的职责之内。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前沿且积极的学习材料的学生,会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的“三观”,合作意识甚至是创新精神。这在某种程度上,比帮助学生掌握一个学习点更有意义。

2.3 教学方法改革

生态性高校课堂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一定是要将实用性和灵活性完美结合。单一的教学方法方法绝对不适合所有的学生。教育生态强调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无论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哪一个,总体地原则应是让学生感受到独立学习空间之大。让学生明白独立实践的意义。每一个学科,自身看似只有一个整体,事实上,都包含着很多不同的版块。针对不同的版块,不同的学生,方法都要有相应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有一个数字,无法说明学生听、说、读、写、译五个版块的各项能力分配。因此,单一的教学方法一定会影响一部分同学的学习进度。除了课堂内的教学方法,生态性教学方法还可以在课外进行延伸。网络的发展让课堂不再拘泥于一间教室,教师可以在课后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疑问进行点拨。灵活原则是不变的原则。

2.4 教学评价改革

在生态化课堂中,摒弃了传统一次性一纸试卷的考试方式,采用发展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语言能力考核。评价坚持的是“形式多样,各面侧重”,重点也从过去的“单一笔答”变成现在的“灵活选项”。在此基础上,高校课堂还可以借鉴教育生态学中的教育生态位原理在学生中组织具有促进作用的“竞赛活动”。

这样的评价体系对具有较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来说有很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教师要随时关注互评活动带来的效应。一旦出现不利于学习的攀比和刺激,要及时组织对话,消除互评环节带来的消极作用。这样的评价形式对于平时英语学习态度较不端正的学生来说有较好的约束作用,在约束自己的同时渐渐改变自身学习的陋习,也会颇有收获。生态性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增长,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评价结果更像是一份成长档案,记录的是学生的点点滴滴,是真实可见,触及心灵的成长。

3 结语

“以人为本”是教育界多年来一直追崇的教育理念。具体到课堂中,其特征之一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助,和谐发展。这个原则是和教育生态理论不谋而合的。教育生态学的宝贵之处在于其指出了环境的重要性。教师先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然、和谐的学习环境,继而为整个教学环节中涉及的各个因素做出生态化调整,从而创建一个整体的生态化课堂体系。生态性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力求保持这种平衡,在教师、学生、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多方面因素之间的寻求共同利益。

参考文献

[1] 吴文.生态语言学述介[J].中国外语教育,2009,2(3):68-71,74.

[2] 韩宝成.动态评价理论、模式及其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41(6):452-458.

[3] 蔡宝来.我国教学论研究模式转型的时代境遇与逻辑路向[J].教育研究,2010,31(8):74-80.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
浅谈语言知识与技能教学中存在困难
翻转课堂在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研究性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信息化背景下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