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常识教育的应用初探

2018-10-26荆娅

科技资讯 2018年10期
关键词:高职学院学生管理应用

荆娅

摘 要:高职学院在不断地进行扩招,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学生的个性化和网络化的负面影响,高职学院学生的管理难度加大了,在管理中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矛盾,这就要求应该贯彻落实“一切为了学生”的政策方针管理高职学院的学生,从根本上有所转变。本文分析了高职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学院 学生管理 常识教育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4(a)-0161-02

学生教育管理影响着高职学院的办学质量,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目前,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高职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提高的根本。近几年,高等教育普遍呈现大众化趋势,国家实施了扩招政策,高职学院的学生有了很多不同于过去的新情况。总的来说,高职学院学生的主流方向是对的,但是却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高职学校学生的管理工作难度比较大,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1 常识教育的含义及意义

常识一般指的是众所周知的知识,普通的知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常识被解释为:普通知识。一方面是众人皆知、不需要解释或加以论证,另一方面是与生俱来、不必特别学习的一种判断能力。除此之外,常识还含有一种思维上的判断,即极为普通的人通过非困难思考、非专业都可以做出的一种判断。因此,可以把常识定义为:公众应该拥有的最基本知识和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加强常识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国民整体的素质,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减少生活中的矛盾和各种隐患,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意义。对于个人来说,常识教育能够使公众掌握基本的常识和判断常识的能力,加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整体提高自身的素质,有效的避免实际生活中的认识误区和各种骗局;对于社会来说,常识教育可以消除人际之间的矛盾和各种社会隐患,改善社会人员间的关系,提升彼此的信任度,促进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和谐发展。

2 高职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含义

高职学院学生的管理目的是为了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学校管理人员有计划的、科学的指挥协调学校内的各种因素。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工作就是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努力提高教育的管理质量,是所有高职学院学生管理工作者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3 高职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意义

3.1 高职学院学生的管理工作保障了学校教学工作

高职学院发展中的兩大工作重点是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一个有着良好教学规模和教学水平的院校,还要有很好的管理水平,学校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工作能否顺利的开展。

3.2 高职学院学生的管理工作是校园安全学院稳定的客观需求

法制教育和民主建设在推进,依法治校在不断的深化,新时期高职学院学生增加了自主意识,积极要求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渐渐改变了学生被动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因此,完善学生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的效率,实行好的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建设,这些都成为了促进高职学院稳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点问题。

3.3 高职学院学生的管理工作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近些年来,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等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和精神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使得部分学生心理上产生了疾病。有些人沉迷于网络中的虚拟世界,有的选择逃学来减轻压力,甚至有人通过消极的方式比如说自杀等。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从根本上对他们提供帮助,有效的促进高职学院学生健康的成长。

4 高职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4.1 高职学院常识教育的有效性不高

现在大多高职学院的领导将常识教育和知识教育混为了一谈,没有认识到常识教育的重要性。结果学校极少设立常识教育的课程,即使有也只不过是流于形式。学校简单的将知识教育与常识教育划等号的行为,常识教育势必得不到较高的实效性。

4.2 高职学院学生的性格个性化和自我为中心

目前步入高职学院学习的学生全都是“90后”,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了长辈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一方面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强烈,有十足的个性,另一方面自我保护意识很强,接受能力也不弱,但是在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等方面表现很差,这成为了高职学院学生的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挑战。

4.3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网络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高职学院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学生们借助网络获取信息,因此有些不健康的信息被带到了学校,学生难以接收到老师传达的信息。此外,网络具有隐蔽性和虚拟性,有些学生沉溺在网络中不能自拔,影响了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5 高职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5.1 高职学校要加强学生常识教育

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机构,由专业人员有目的的教育受教育者,影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机构。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常识教育,首先学校领导和老师要深刻认识到常识教育的作用,根据具体的情况设立常识教育的课程,不断完善常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增强学生将知识转变为行动的能力。增设常识教育的课程,是增强学生学习常识的最主要环节,也是最有效的环节。高职学院的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其学习的动力偏重于自身的兴趣,因而对他们实施常识教育不光要通过课程进行传授还应积极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

5.2 建设高素质的辅导队伍

老师是高职学院中学生思想工作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老师和学生的接触比较多,组织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方面的教育工作,准确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问题。高职学院应该注重选拔高水平、高素质的人员,对他们做好定期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对老师们进行心理学和管理学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知识储备。

5.3 把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结合起来

只进行思想工作的教育就形成了简单的说教,老师进行简单的灌输由学生被动的接受,从根本上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很难产生实效、达到长效。如果要将思想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就必须要树立起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理念,把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有效的结合起来,从实际问题的解决入手,既要对学生进行教育、鼓励和引导,同时也要理解、尊重和关心他们。通过对他们情感和理想的关注,解决他们学习、生活、就业、社交等实际面临的困难和心理上的困惑,加强他们的自身修养,塑造健康的人格,提升精神的境界,让他们在高职学院也能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5.4 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加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有一定强制性,要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服从管理,必须发挥出教育促进管理的作用。比如结合班级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集体主义,能够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结合学生的违纪处分,对学生生动的教育,从中吸取事件中的教训,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品质。对犯错误的学生,认真做好思想工作,让其真正的认识到错误的根源,这样才是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具体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田瑞芳,张远.高职院校学生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J].内蒙古教育,2017(24):11-12

[2] 彭晓平.浅谈新时期中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0).

[3] 孙忠良,郑思思.高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4(6):159-160.

[4] 马丽.新时期高职学生的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6(20):180-181.

猜你喜欢

高职学院学生管理应用
手机依赖影响下的高职学院学风建设新途径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扁平化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