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流程管理用于严重多发骨折损伤控制中的临床效果

2018-10-24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纪婷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3期
关键词:急诊科成功率流程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纪婷

1 资料和护理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急诊科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收并行常规护理流程的50例多发骨折患者作为A组,另选同期接收并行护理流程管理的50例同疾病患者作为B组。A组中女患有20例,男患有30例;平均(56.8±5.0)岁,且患者受伤到就诊的时间为(3.55±0.56)h。B组中女患有22例,男患有28例;平均(58.8±6.0)岁,且患者受伤到就诊的时间为(3.58±0.55)h,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护理方法 A组:采取常规护理流程。B组:采取护理流程管理,内容包括:①接到就诊通知后立刻组织急救团队,由护士长、工作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组成,所有成员均由护士长进行统一安排、指挥。②“120”院前急救。借助信息化系统中的3G无线数据传输,使得急诊科数据终端与急救车终端的仪器链接,进而使得急诊科医师通过数据终端了解抢救画面、车辆实时位置、车况等。患者抵达医院之后开放绿色通道并根据ABBCS评分方法对患者疾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护士长对团队成员的工作进行合理分配。③患者入院后,护理团队要对黄金一小时的抢救时间严格把握好,根据护理流程管理积极与主治医生配合,以便讨论出最佳急救方案[1][2]。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抢救的时间以及抢救的成功率,其中,若患者经过强就后无任何出血迹象,各项机体指标水平恢复在正常的范围内,患者甚至恢复清醒等视为抢救成功;患者止血效果差,机体指标水平异常,甚至出现昏迷、死亡等,视为抢救不成功。

2 结果

2.1 A组与B组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对比 两组多发骨折患者经过不同模式的护理后,A组50例抢救成功40例,抢救不成功10例,抢救的成功率是80.0%;B组50例抢救成功48例,抢救不成功2例,抢救的成功率是96.0%,B组明显高于A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 A组与B组患者抢救的时间比较 A组患者平均抢救的时间明显高于B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平均抢救的时间(92.65±8.55)min,B组(55.68±6.40)min。

2.3 两组急诊抢救相关指标对比 两组在接诊时间、分诊时间等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附表。

附表 两组接诊时间、分诊时间等指标(±s)

附表 两组接诊时间、分诊时间等指标(±s)

组别 例数 接诊时间(m i n) 分诊时间(m i n) 有效抢救时间(m i n)B组 5 0 1 3.6 9±1.9 6 0.2 8±0.0 4 2 0.6 3±1.9 6 A组 5 0 2 5.8 5±1.5 4 3.6 2±0.0 3 3 8.9 6±1.2 5

3 讨论

多发骨折是急诊科临床常见疾病类型,这类患者病情发展非常迅速,出血量较大,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抢救,很可能出现重度昏迷,甚至死亡。因此,医院急诊科室接收患者后需要及时准备抢救,并且运用科学的护理流程配合抢救,这样才能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患者的急救效率。护理流程管理能够弥补常规护理流程的诸多不足之处,在具体护理中明确分工,提高的护理效率;与此同时,该护理流程还强强了医务人员之间的互相配合与协助,确保参与急救的所有人员能够及时处理好自己负责的工作,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开展抢救。流程管理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护士首诊负责制实施相关护理工作,护理内容、流程等均更具明确性和针对性,保证护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快速、高效开展,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这也能够大大缩短急诊室抢救以及球囊扩张时间[3]。

同时,该种护理在接诊患者后,快速实施相关急救措施,同时由责任护士立即开具急救挂号单,并引导家属快速完成挂号、缴费,使患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治疗,保证其生命安全。通过此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A组患者平均抢救的时间明显高于B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抢救的成功率是80.0%,低于B组的96.0%,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护理流程管理在严重多发骨折损伤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颇高。

猜你喜欢

急诊科成功率流程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