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研究

2018-10-24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450000程相超袁启东张家明赵建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3期
关键词:保胆石术感染率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450000)程相超 袁启东 张家明 赵建红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2010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就诊的单纯性胆囊结石患者,共从中随机抽取1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中男45例,女35例,平均年龄(54.6±2.3)岁;观察组男47例,女33例,平均年龄(54.8±2.1)岁。所有患者均经CT及B超确诊为胆囊结石,患者无肝、肾脏重要器官疾病,无糖尿病、肝炎等疾病史,近3年无上腹部外科手术史。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术前禁食禁水,全麻后仰卧,对照组行传统的切开胆囊取石术,于患者右肋缘下开口,10cm,切开胆囊,用取石钳取出结石,术后留置胆囊T型管引流管;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4周后患者无残余结石拔出T管,如存在残留,从T管窦道将结石取出。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于患者脐下穿刺观察孔,剑突下及右肋缘下开口,直径0.5~1cm,建立操作孔,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成功后,在胆囊底周围放置吸引器和纱布,利于胆汁及其他液体吸附,避免胆汁流入腹腔中。在牵引线中段切口直径0.5cm,用吸引器吸取胆汁,待吸取干净后,用胆道镜插入胆囊中探查,取石网篮取出胆囊内结石,并用吸引器吸取干净胆汁,并做好后期伤口护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随访6个月(均以电话回访,回访有效率100%)观察患者术后的感染率和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指标显著较对照组缩短(P<0.05),详见附表1。

2.2 患者术后感染率和复发率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附表2。

3 讨论

随着医学科技水平的提升,腹腔镜无创、微痛技术在临床上的推广和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在内镜技术的辅助下,可以轻松取出结石,并且无残留,缩短了手术时间和手术中出血量等,对患者胆囊周围组织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损伤,减轻了患者痛苦[1]。正如本次研究结果所示,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下,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显著缩短,且术后切口感染率仅为1.25%,随访复发率也仅1.2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腹腔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更加理想,手术操作便捷、时间短,显著减少了手术创伤,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并且腹腔镜微创术后,患者的并发症、感染率以及复发率等均显著降低。由此表明,在腹腔镜下,胆囊结石清除更加彻底,术后无残留,且切口小,感染率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快,可早日康复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2]。所以,临床在进行手术操作时,严格按照手术规范进行,在标准化的操作下取出结石,善于利用取石网篮等工具,保证对患者胆囊组织的保护,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二次伤害。并且在术中应该注意胆汁的充分吸引,避免胆汁流入腹部,影响手术疗效。综上,腹腔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显著,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附表1 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指标比较

附表2 患者术后感染率和复发率结果比较

猜你喜欢

保胆石术感染率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59例疗效分析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体会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干预价值探讨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无管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