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这个时代所稀缺的高尚灵魂—《柯布自传》(代序)

2018-10-24樊美筠王治河

重庆与世界 2018年10期
关键词:柯布后现代博士

□ 文/樊美筠 王治河

《柯布自传》 【美】 小约翰·柯布周邦宪译 华文出版社 2018年

来美国加州旅游的人们都知道,圣地亚哥的海豚是个必看项目。然而,美国密西根伟谷大学哲学系主任劳尔(Stephen Rowe)教授在一篇文章中却说,他来加州只想看两个:一是柯布博士,一是圣地亚哥的海豚。在他眼里,柯布博士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南方绅士”,系我们这个时代所稀缺的“高尚灵魂”。

1998年夏天,我们有幸与柯布博士结缘。那时我们俩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杨深、南京大学蔡仲及其他几位中国学者,受邀参加了在加州克莱蒙市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怀特海大会。正是在那次大会上,大卫·格里芬博士预言,21世纪将是怀特海的世纪。我们俩皆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应该说对西方哲学还是略有涉猎的,但彼时的我们,对怀特海哲学却几乎一无所知。乍然听到格里芬博士的这一预言,震惊之余,也对怀特海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王治河恰在这一年收到克莱蒙研究生大学(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的录取通知书,师从格里芬博士,柯布正是格里芬的老师。冥冥之中,似乎一切早有天意。

从那时至今,近20年过去了,在学习与实践怀特海哲学的过程中,在柯老的言传身教下,我们与柯老也结成了亦师亦友亦家人的非同寻常的情谊。

确实,柯老个子不高,为人温和,乍见之下,以为就是邻家那位和蔼的老伯。殊不知这位低调的学者原来是世界知名的过程哲学家、怀特海哲学的第三代传人、生态经济学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领军人物与影响全球的环保领袖。他曾被推选为全球50位杰出的思想家之一。2014年,柯布以哲学家的身份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2015年,在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为庆祝柯老90大寿而举行的宴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纷纷分享了他们多年与柯老相识相交的各种经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大家心目中,柯老一生没有私敌,因为他十分擅长将误解甚至敌意创造性地转化为双方都享受的一种积极的体验。

柯老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思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过程哲学、后现代文化和生态文明研究,发表著作50余部,他既是世界第一部生态哲学专著《是否太晚?》的作者,也是西方世界最早提出“绿色GDP”的思想家之一。运用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又称有机哲学),他对现代经济学进行了深度的反思和批判,其结果便是与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赫尔曼·达利合著的《为了共同的福祉》(1989)一书(中文版名为《21世纪生态经济学》,2015年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该书成为生态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也是运用有机思维,柯布向多年来占据主流地位的机械主义的生物模式发起了挑战。

除了生态经济学和生态生物学领域的杰出建树,柯老还是西方世界倡导文明对话和宗教对话的先行者。与哈佛大学的亨廷顿热衷“文明的冲突”不同,柯老则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积极推进“文明的对话”。他认为不同文化、不同宗教均各有其优点、各有其长处,值得相互学习,其在与日本著名佛教学者阿部正雄对话的基础上撰写的《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互转化》一书已成为西方世界研究宗教和文明对话的经典著作。

那么以柯布的眼光,在20世纪众多的思想大家中为什么单单钟情怀特海呢?在著名的《为什么选择怀特海?》一书中,柯布给出了他的理由:“我之所以在20世纪的所有著作家和思想家中惟独选择怀特海,主要是因为他最接近于提供一种综合性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是世界克服这个世纪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所普遍需要的。”“我已经表达了两个基本判断。一是世界需要某种综合思维,这种思维已经越来越罕见。二是怀特海对源于20世纪的这种综合提供了最有希望的著述。”

柯老不仅是一位思者,更是一位行者。1971年,他与莱维斯·福特合作创办了《过程研究》(Process Studies)杂志;1972年,柯布与同事组织召开了全球第一个有关生态灾难的学术会议。正是在此次会议上,赫尔曼·戴利提出了稳态经济概念,保罗·索拉里提出了生态建筑作为替代方案。1973年,柯布与大卫·格里芬一起建立了过程研究中心,使克莱蒙成为世界研究怀特海过程思想的中心。

退休后,柯布更是不知疲倦地为建设生态文明鼓与呼。2004年,他创立了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并亲自担任第一任院长。2015年,柯布博士更是倾其所有,罄家办会,举办了举世瞩目的生态文明国际大会,来自30多个国家的2000余名研究生态文明的专家学者和环保主义者,包括200余名中国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他在“让我们一起为建设生态文明而奋斗”一文中说,“我的使命就是将人类从自我毁灭中拯救出来。不久之前,我还认为我只对美国人民负有使命。不管成功与否,我都将努力在美国促进生态文明。但如果我们在中国也能起到一点作用,那我也很高兴把我的使命延伸到中国。”

柯布毕生践履知行合一的理念,是个真正意义上“将学问与生命打成一片的人”。学问上,柯老研究与倡导生态文明,生活中他追求的就是一种简单至极的绿色生活方式。为了支持过程研究,柯老卖掉了他的祖传豪宅,一开始租住在老人院的两居室中,夫人过世后,则租住在一居斗室中。虽然身为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他的生活却异常的简朴,他已经25年没有买过新衣服了。他眼睛做白内障手术,术后我们载他回家,因为已过饭点,遂问他中午吃什么?他说有昨天吃剩的方便面。我们说“那怎么能吃呢?”他满不在乎地回答:“没问题,我可以吃。”虽然刚做完手术,还是剩饭,但他认为每粒粮食都是神圣的。尽管如此,他认为他还做得不够,现在他已经开始向素食主义者转变。

柯布博士似乎与中国有不解之缘。柯老常常开玩笑说,他猜测他也许见过前中国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女士。根据是他母亲曾经是宋庆龄女士的大学同窗好友。20世纪20年代,宋庆龄访问日本,其间也拜访了柯老的母亲,那时柯布刚出生。他说,两位大学好友久别重逢,柯布夫人肯定要抱着刚出生的小儿子向客人“秀”一下。当然,伊人已逝,此事不可查考。可以查考的是,宋庆龄确实有信件给柯布夫人。2014年10月,柯布博士访问中国时,将此信原件捐献给了北京宋庆龄博物馆。据说,这是该博物馆收到的第一封英文原件信。

言归正传,柯布博士与中国的结缘更多的是思想上的。作为怀特海哲学的再传弟子,柯布博士接受了怀特海对传统的厚道态度与谦逊精神。确实,与现代启蒙思想家把传统视为可以随意抛弃的垃圾相左,传统被怀特海视为一个民族魂魄之所系,是一个民族的根,它使一个民族具有某种归属感。在怀特海那里,尊重传统不仅是诚实厚道的表现,也是富有智慧的表现。因为传统是我们参与世界的宝贵资源,是我们带给世界的宝贵礼物。这也就解释了怀特海对中国五四运动的主要人物胡适的不满。据贺麟先生回忆,当胡适拜访怀特海时,怀特海对主张全盘西化的胡适相当不满,认为这其实是在使中国“美国化”,让中国人成为“20世纪的美国人”。

所以,柯老一再告诫中国不能模仿美国,强烈反对中国西化,他一直对中国传统智慧寄予很高的希望,并提出“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这一著名论点。他多次强调:“直接进入生态文明的发展抉择,带给中国一个千载难逢的伟大机会。这个机会是中国独有的领导世界的机会。抓住这个机会,将选择生;重复西方的错误,将西方工业化模式强加给农村,则是选择死。我恳求你们:请选择生!请抓住直接进入生态文明这一千载难逢的伟大历史机遇。”

这也是为什么已届耄耋之年的柯布博士,十余年来几乎每年都不远万里飞往中国,比如到北京参加“乡村文明论坛”,到浙江安吉参加生态村剪彩,去贵州黔东南参加有机州大会,亲赴苗寨的田间鼓励村民种有机作物等,不知老之将至地为生态文明鼓与呼。洛杉矶飞北京要十多个小时,我们要给他买商务舱或头等舱,他说“省点吧”,我们心疼老人,坚持要给他买,他最后居然说你们要给我买,我就不去了。无奈之下,我们找到一个折中办法,多花100多美金,给他买了个经济舱第一排,腿可以彻底伸直,老人接受了这个方案。就这样,到了北京他的腿还是肿了,后来还是安金磊老师找到一个著名的道医给老人推拿了一下才好些。

柯布博士关于中国应该引领世界生态文明的思想已经引起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重视。环保部长陈吉宁不久前在京做“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成就报告时也曾专门引述了柯布博士的观点。2015年10月27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姜春云在京亲切接见了柯布博士,对柯布博士及其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在世界范围推动生态文明的努力给予了高度的赞扬。柯布博士因此成为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唯一的一个外籍专家顾问。

《孟子·尽心下》有一段话用来描述柯老非常贴切,即“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柯老因其知行合一的风范,化己、化人、化世界,几近“圣人”之境。按照中国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理事长王平女士对柯老的评价,柯老的一生可以说是“学术求真的一生,问题求解的一生,知行合一的一生”。此言我们还没有转达给柯老,老人要知道了估计一定又会说:嘿,俺还在世呢!因为在许多庆祝的场合如80大寿、88大寿、90大寿,面对人们的贺辞,柯老总喜欢说:行,这下我的“悼辞”也有了。这样一位影响深远的思者与行者,亲述其心路历程,使我们得以一窥大师是如何形成的,得以理解何谓真正的高贵,从而觉悟到自身的责任,使文明有机会得以转型,人类何其幸也,星球何其幸也!

译者周邦宪先生是我们所敬重的一位严肃认真的译者。多年来,他以一种勇猛精进的精神矢志于过程哲学著作的翻译工作,翻译过程哲学著作于他是一件几近神圣的志业。他曾亲临克莱蒙,亲炙大师,直面柯老的风采,见证了柯老的思与行,如此独特的经历,增加了他译文的可信度。这里向邦宪先生表示最诚挚的谢意与敬意!

北京华文出版社独具慧眼,发现了《柯布自传》的价值,并以最快的速度使此书的中文版得以面世,惠及四方。这是要特别提出感谢的。责任编辑胡慧华博士为此书的顺利出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显然是用心在编书。在这个日渐浮躁的世界上,还有拥有如此人文情怀之人,实属难得。我们唯有送上我们的钦佩与感激。

还是那句我们所服膺的老话:高尚的灵魂都是相通的。

是为序。

本文作者樊美筠、王治河与柯布博士在一起。

樊美筠重庆人。博士,北大哲学系研究生,北师大历史学博士。现任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中国部主任,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项目主任,《世界文化论坛》主编。同时兼任华中科技大学海外研究员、广西师大、吉林师大客座教授。发表《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等专著6部,《第二次启蒙》等合著6部。在美国《东西方哲学》《每月评论》,中国《哲学研究》《哲学与文化》(台湾),保加利亚《巴尔干哲学》等杂志发表“Exploring a New Kind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和者生存:走向一种建设性后现代的尚和文明”“建设性后现代美学艺术的新取向”“发展一种具有中国色彩的道义民主—一种建设性后现代的视角”“走向一种后现代的有机教育”“生态文明呼唤一种建设性的女性主义”等中英文学术论文100余篇。

王治河博士,1978年考入北大哲学系,博士毕业于美国克莱蒙研究生大学,师承著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格里芬教授和柯布博士。现任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出版、合作出版《第二次启蒙》《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过程与多元》等中英文学术著作9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美国经济与社会学杂志》,波兰《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杂志发表“Toward a Complementary Consciousness and Mutual Flourish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走向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厚道发展观”“西式GDP崇拜的哲学反思”“有机马克思主义对‘学科崇拜’的超越”“日本禅的误区及其超越—从中国过程禅的视阈看”“生态文明呼唤一种后现代的通人教育”等中英文学术论文120余篇。

猜你喜欢

柯布后现代博士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绿色低碳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90后现代病症
安徽省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的研究: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安徽省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的研究: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用“直角”艺术陈述世界观
森博士作战室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平博士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