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2018-10-23孟凡霞

考试周刊 2018年92期
关键词:柔性管理情感教育班级管理

摘要:情感教育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感关怀与情感教育渗透,既要有效地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将柔性管理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班级管理水平与智慧,探索全新的情感教育路线,从而提升小学班级管理成效性。

关键词:情感教育;班级管理;柔性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的个性越来越强,对于教学形式和班级管理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开展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创新管理模式的价值,依旧固守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因此,情感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沟通模式,在小学班级管理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对于获得学生的支持和认同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有效减小班级管理难度。

一、 情感教育的概念与价值

情感教育模式作為一种现代班级管理模式,体现了科学的管理思维与理念,体现了人本管理的思想,它在班级管理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实践中,通过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减小班级管理阻力,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与引导。通过开展有效的班级交流互动,让教师真正知晓学生的需求,从情感方面对他们加以关怀,才能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实现情感共鸣,助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与成长。

其次,在实施班级管理过程中,情感教育摒弃了传统的“规制式”模式,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平等的沟通交流关系。特别是在信息极度发达的网络时代,学生个性日益鲜明和突出,如果固守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依然无法实现科学而高效的班级管理目标,只有通过搭建起情感上的桥梁,才能实现总体效能的提升,引领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向更深层次迈进。

二、 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在情感教育方面的缺失

(一) 班级管理缺乏有效的情感沟通

班级管理过程也是学生和教师的沟通过程,通过有效的沟通,教师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于学生都理解的管理内容,教师可以一带而过,对于学生普遍存在问题和思想困惑之处,教师再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疏导教育,这样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宝贵时间,而且提升了班级管理的整体效率,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师生之间有效沟通基础之上的。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沟通,或者沟通不畅,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就不会及时掌握,表现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就会缺乏针对性,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完全按照教师的思路,缺乏独立自主的思考过程,这是当前小学班级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班级管理措施的采用都是盲目的,也是缺乏针对性的,要想进行有效改进,都要以增进情感交流为前提。

(二) 班级管理没有充分践行“生本理念”

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采取“一刀切”的班级管理模式,没有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的差异。由于家庭的差异以及个体素质的不同,不同学生在接受班级管理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认知和反应,如何构建起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提升学生的认同感,一直是现代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的难点。很多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过程中没有认识到“生本理念”的重要价值,没有开展针对性、差异化教育管理,导致了整个班级管理效能不高,同时这样的模式也遏制了孩子的天性发展,不利于多元化人才的培养。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探索情感教育模式和差异化管理难度很大,对教师要求也很高,但这正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

三、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模式

(一) 强化师生沟通,提高班级管理的针对性

沟通是了解学生的主要方式,也是小学教师改进班级管理模式,提升小学班级管理质量的基础条件,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调整班级管理方式。对于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的问题,教师不能一味地责备,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区别对待,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讲解,共性问题进行针对性强化,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扫清成长过程中的障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应该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生活的信心,消除对于生活和学习的恐惧心理,使学生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避免畏难情绪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时调整班级管理计划,提升小学班级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 开展柔性管理,提升班级管理效能

作为一种现代小学班级管理模式与体制,柔性管理以柔性管理理论为核心,是一种现代小学班级管理与组织模式。从核心来看,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模式,重点不在于强制措施,而是在分析人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创新管理模式与理念,采取非强制性的管理措施,将硬性管理转变为被管理者的自主行动,是一种具有较强稳定性的现代班级管理方略。在管理实践中,柔性管理最重要的特点是不依托教师的管理地位,而是针对学生的心理,通过多元化的刺激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心自觉,实现内心的有效驱动,提升学生自身的创造性。

(三) 注重教师素质培养,夯实班级管理根基

在小学班级管理与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可以说,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班级管理情况具有重要影响,直接关系着班级管理的科学化程度。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实践中,为了有效提升班级管理质量,应该在提升教师素质方面多下功夫,尤其在班级管理改革深入实施的背景下,班级管理方法不断涌现,只有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深刻理解班级管理方法的实质性要求,才能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进行适当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感教育等班级管理方法的实际作用,提升班级管理实效。在此过程中,学校可以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班级管理交流活动,针对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相互借鉴和学习,以此来深化教师对班级管理的理解,不断学习优秀的班级管理方式,探索情感教育路线,从而为小学班级管理质量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经济变化给学生带来的冲击,不断调整自己的班级管理思路,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有效融入情感教育等现代班级管理模式,减小班级管理的阻力,提升学生的认同感和接纳程度,实现高效教育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广适.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究[J].赤子,2016(10).

[2]时乐晓.关于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旅游纵览,2018(03).

作者简介:

孟凡霞,山东省临沂市,山东省临沭县郑山街道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柔性管理情感教育班级管理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柔性管理及其应用
试论柔性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