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中培养幼师的创新意识

2018-10-23陈秀玉

考试周刊 2018年92期
关键词:幼师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显得重要,核心素养的六大素养之一便是“实践创新”能力;我们要改变传统学前美术教育观念,在培养传授幼师绘画技能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幼师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学前美术课;幼师;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该专业的学生以下简称幼师。她们在中职学校美术课的学习中,不但要掌握绘画技法,还需要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将来她们毕业上岗后,才能更好地去教好幼儿园的孩子们。传统的学前美术课的学习过程中,重形象轻创意,导致幼师毕业上岗后继承了此理念,使得幼儿园中的幼儿美术课在创新育人方面,效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该教法不符合幼儿发展规律,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我国要实现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需要创新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学生的发展,在新世纪初又提出了第五根支柱,即“学会改变”,也明确了改变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创新观念的重要性。社会在发展,时代在改变,改变即可能产生创新,改变与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而我们的教育,现在仍有不少教学方法在沿袭传统,只注重成绩忽略了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核心素养的六大素养之一就是“实践创新能力”,而且该项能力是我国应试教育下许多孩子所欠缺的。该能力的培养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从娃娃抓起,从儿童阶段就要开始慢慢地培养。因此,幼师们肩负着重担,幼师首先需要自己具备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才可胜任。所以,中职美术教师要首先培养与锻炼幼师的创新意识,让幼师在校内学习绘画技法的同时,重视培养幼师的创新能力,融入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师在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工作岗位中,更多更好地培育出有创新能力的下一代。

作为中职幼师专业的美术老师,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促进幼师美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她们在未来幼师工作中的创新理念。

一、 在对美术作品的临摹与写生课中培养幼师的创新意识

1. 临摹课中学会创新。学校开设学前专业的美术课,是为了提高幼师的美术绘画技能技巧和美术素养;学生可以从临摹入手,在练习中融入创作意识的培养。原创是要让幼师自己发挥想象,独立创作出一件与众不同的作品,这在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初期是比较难实现的。所以,我们可以引导幼师在临摹中,学会一种简单的创新方法即,选一幅优秀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就是把原作品大部分地方临摹下来,少部分地方进行局部改变,而画成为了另一幅不完全相同的画。例如,可以把范图中的直线改成曲线,把色彩红色调变成蓝色调等方法。使学生慢慢理解、体会到,只要有改变就能产生创新的方法,进而逐步实现大的创新突破。例如:无论是对造型,还是画面的色彩,幼师都可以融入自己的构思进行大胆的改造。不管成功与否,创新“可贵者胆”,大胆地多尝试,就可以开发出幼师的创新潜能,培养其创新意识。

2. 在写生训练中,也可以培养幼师的创作能力。写生练习除了外形描绘外,对于幼师来说,还应该根据美学规律和审美要求重新组织画面。写生的同时,鼓励幼师进行大胆尝试创作,比如,添加或者删减一些画面上的东西,或者为自己的作品创设主题、构思情节等,拓展创作空间。

二、 在手工课和美术欣赏课中,结合幼师实际岗位工作培养创新能力

幼儿园的手工活动及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的创新理念,所以幼师在中职学校学习时也要培养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例如,用同样的素材进行组合,有的幼师只能进行简单的拼凑;而有的幼师却能做出非常巧妙的作品;这其实就是由于不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差异所造成的。我们要在美术课的教学中融入创新训练,幼师不但要多动手练习,更要学会多动脑思考,学会各种创新思维。把创作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中职学校手工课、美术欣赏课等日常教学中,与幼儿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以便能使幼师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岗位工作需求。由于每个幼儿的个人能力不同、兴趣各异,幼师恰好要运用创新性思维,在教学中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去引导、保护好每个孩子闪光的地方,保持住孩子们各自不同、鲜活的个性与特点。教育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国家才有人才用,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宝贵的创新型人才。

1. 手工艺课上培养“创意思维”能力。幼师上手工课时,我们可以让幼师们各自准备一只“百宝箱”,专门用来收集各类材料。材料可以购买,也可以去收集一些废旧物品,或者到大自然中去淘宝,淘石头、桃树叶等,让幼师们在进行手工材料的准备过程中就能运用创新意识。

教师在指导幼师手工创作的整个过程中,除了教会幼师一些基本的制作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要多启发幼师进行创意设计,争取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才能取得手工课更大的教育作用。例如,用沙子不仅可以画沙画、做沙包,还可以做沙漏等等。幼师的创新理念一旦形成,体验到创新思维带来的快乐,必能将会记忆深刻,且能把此理念牵引到幼师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去加以运用。

2. 课堂,特别是欣赏课上要引入“多媒体”“微课”等多种现代科手段,尝试“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创新理念,讓幼师学习到课堂革新模式与方法。传统的美术课及欣赏课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对所教知识难以全面展示。现代科技进步使得教育手段多样化,大大丰富了美术课堂的教学教法,使得知识能够迅速直观的得到较全面的展示。课堂被注入了活力,幼师对欣赏课的教学创新方法,也有了深刻的感受与体会,在将来的实际教学中一定也能得到启发并加以活用。

三、 我们要让幼师理解并意识到:在幼儿美术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技法和过分求像,还要多鼓励、多启发、重创新

1. 从幼儿生理特点出发来看,过分求像,不符合人体发展客观规律。幼儿手部尚未发育完全,控笔能力有限,要想画出十分完美的线条是比较难的。因此,可以引导幼儿去大胆画,表现自己所见所闻所想,画不好也没关系。

2. 从幼儿心理特点出发来看,过分求像,会忽视了幼儿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儿童都有爱涂涂画画的特点,他们的画虽然稚嫩,但也千万别用成人的眼光去评判它们,因为孩子的画虽不完美,却充满着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这点是非常宝贵的。

3. 从培养美术兴趣的上来看,过分求像,不易培养与保持幼儿对美术兴趣的。

(1) 幼师要激发儿童绘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儿童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开始学画,并注意儿童个体差异性;引导孩子自主参与,培养创造能力;而且孩子普遍具有好奇心理,幼师要去挖掘教学内容的新意,使之有新鲜感。

(2) 以情激趣:在绘画教学中,幼师要以情造像,图情并茂。许多教师教幼儿画画,往往都按部就班,依葫芦画瓢,这样不利于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和创新能力,而应该启发、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去画,每个幼儿的画都与众不同。

(3) 以美激趣:“美”是美术课具有的独特优越之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学中幼师应充分挖掘幼儿的审美意识、审美需要和审美潜能,让他们体验到教材之美。

(4) 从自信心的培养看:过分求像,只注重技法,会打击幼儿学习绘画的自信心。要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作品不论好坏,都不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批评与嘲笑,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有安全感,那么即使没把握他们也会争先恐后地参与绘画,创造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5) 从培养目标看:过分求像,会削弱幼儿想象力、记忆力及创造力等能力的培养。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美术活动中要求幼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幼儿的童真,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童趣,鼓励其天马行空的创新行为。

四、 总结

总之,通过在中职学校学前专业美术课的教学中,去培养幼师的创新意识,是件利国利民的事。它需要中职美术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去启发幼师进行大胆的尝试,去突破创新。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教,让幼师们自己自由发挥;相反,教师是更忙更累的。在培养创新型幼师的课堂上幼师提出的问题更多,每个幼师的创作思路不同,碰到的问题也各异。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做到统一的讲解、指导,必须针对每个幼师的问题,逐一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对幼师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位幼师的创新能力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创新意识得到培养。进而促进中国儿童在幼儿阶段的美术活动中,创新意识也因此能得到启蒙与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的核心素养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也希望此举能为国家培育出更多的创新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国家早日实现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盧静.高师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创作能力培养[J].艺术教育,2008(12):52-53.

[2]培养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动手参与能力[J].华夏星火,2005(07):30-31.

[3]美术教育中的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10):62-62.

作者简介:

陈秀玉,福建省南平市,南平市武夷旅游商贸学校。

猜你喜欢

幼师
学前教育体系下幼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改革路径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男幼师荒
男幼师职业现状调查与对策
幼师之歌
基于心理视角的中职学校男幼师培养的策略和研究
学生回课指导策略在幼师钢琴教学中的实施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分析幼师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建议
论农村“幼师国培”项目面临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