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IS技术及其在道路交通信息化中的应用探究

2018-10-23崔志伟

价值工程 2018年33期
关键词:GIS技术应用

崔志伟

摘要:随着21世纪的来临,我国道路交通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道路的安全性、产业结构及其管理水平依然没有得到相应的优化,这时就需要借助于GIS技术来进行科学的管理与调控。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道路交通GIS建设技术,接着对该技术在道路交通信息化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供相关人士参考与借鉴。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21st century, China's road traffic industry has developed by leaps and bounds. However, the road safety,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management level have not been optimized accordingly. At this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use GIS technology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regulation.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firstly expounds the road traffic GI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n discuss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in road traffic informatization for reference.

关键词:GIS技术;道路交通信息化;应用

Key words: GIS technology;road traffic informatization;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P208;U4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33-0184-02

0 引言

基于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GIS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信息系统,不但是道路上的基础设施,而且还是现阶段国内外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道路交通不管对于其基础设施建设来说,还是就其运营管理而言,都和管理空间信息存在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尤其是在道路交通的建設工作中,积极运用GIS新技术不但可以大大提升道路建设以及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而且还能促进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1 道路交通GIS建设技术

1.1 道路交通地理数据库的数据内容

一般而言,道路交通地理数据库包含的数据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其一,道路带状地形数据;其二,道路成果数据库。针对道路带状地形数据来说,其包含等高线、线状等,此类数据需要结合相关要求的带状宽度以及要求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就道路成果数据库而言,其包含几何数据、服务设施等。此类数据库一般都作为道路养护管、车辆导航用电子地图的基础。

1.2 道路交通地理数据库的数据结构

GIS技术一定要将指定的内部数据当作参考依据,通过科学的组织模式,可以促使系统达到实际应用的效果,不仅能够妥善处理数据中的各种信息,而且还可以为管理层以及有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我们都知道,内部结构是一种描绘地理自身的组织手段,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矢量结构;第二,栅格结构。基于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得到了日益完善,现阶段某些GIS软件已经同时拥有了两种数据结构,亦或是将以上两种数据结构结合起来形成的数据结构,从根本上完善了GIS的性能。无论是什么种类的数据结构都可以对表征自然、地理实体等相关信息加以描述。一般而言,矢量数据结构的单位为点、线以及多边形,而栅格数据结构的单位为栅格,二者有利也有弊,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3 GIS空间坐标系与道路交通地理数据的组织

GIS系统的显著特征是拥有公共地理定位基础。针对普通的GIS系统来说,无论是针对哪个地理要素来说,都要依据经纬度亦或是指定的坐标系统进行准确定位,这样做是为了促使其可以具备多维性、时序性特点的空间要素做好相应的复合以及分解工作,其目的是为了把不容易被人察觉的信息直观的表现出来,大力支持空间问题的最终决策。显然这种坐标系统能够当作大地坐标系,也可以当作独立坐标系。然而不管使用哪种坐标系,系统里面一定要提供与之相匹配的参数,继而为数据可以在第一时间融入到指定的坐标系统中创造有利条件。就交通GIS系统而言,我们从数据的技术组织方面出发可以得知,因为我国道路部门往往通过使用线性参照的手段来对属性信息的具体位置进行明确的,所以一定要使用道路沿线的里程数将空间位置有机的和属性数据结合起来,继而大力支持线性参照的相关数据,同时还要促使沿线定位和测量用空间定位实现互换的目的,这样就可以结合里程来对空间数据以及相关属性数据进行查询,继而建立完善的检索模式。在对某一路段进行划分时,GIS技术就可以用自身具备的区域统计功能对道路的长度、路面面积等相关属性进行科学的统计。

1.4 地理信息系统的软件配置和硬件配置

①地理信息系统的软件配置、硬件配置:主要由计算机和某些设备连接而成,主要包含:其一,数据输入采集设备,如扫描仪、数字化测图仪等。其二,数据储存设备、管理设备以及加工设备。其三,数据输出设备,如绘图仪、打印机等。其四,通讯传送设备,如总线、电话线等。

②针对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选择来说,现阶段我国使用频率比较高的GIS平台软件有ARC/Info、GeoStar等。因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属于GIS平台支撑软件,所以选择的GIS软件一定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与此同时还要拥有相关问机制等,主要是为了保存和管理全部的属性数据以及空间数据。依据GIS技术不同的应用目的,在对GIS软件平台进行选择的时候,还应当将系统的开放性、INTERNET解决方案等相关因素考虑在内。

2 GIS技术在道路管理信息化中的具体应用

站在广义的立场出发来讲,GIS技术能够使用到全部和空间位置存在联系的工作领域中,我们从GIS技术的范围和发展的角度出发,针对GIS的应用模式来说请看图1所示。

我们从图1可以得知,GIS技术属于一种基础设施并在道路交通事业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GIS技术的使用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通常情况下,道路交通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其二,管理调度监控;其三,车辆运输的调度监控。以上这些领域中都使用了GIS技术,同时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和GPS等新型技术共同使用,为进一步加快道路交通信息化建设的脚步打下扎实的基础。

2.1 GIS技术在新建道路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我们都知道,道路规划设计一定会使用到诸多的地形数据信息,同时占据一半以上的信息都会呈现出三维空间的特点。因为GIS技术具备诸多功能,如数据处理功能、空间分析功能等,所以能够提供相应的数字地形模型(DTM),同时也具备了非常广阔的三维交互地形可视化环境,这样就能够促使相关设计人员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选择沿线设施位置、设计线路规划等方面的统计分析,显然这样做对提升道路規划设计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针对地面数据的获取来说,应当主动运用GPS、RS等新型技术,并建立相应的GIS数据库,采取有效措施将道路GIS有机的和CAD系统巧妙结合在一起,是现阶段国内外设计手段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主动借助于互联网发展InternetGIS亦或是we-bGIS,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远程地理空间数据的查询,其中包含了图像以及图形,同时还能够深度剖析不同种类的地理空间,显然这种发展趋势主要依赖于现代通信技术使得GIS技术可以道路实现无缝接轨的目的。针对道路勘测规划设计来说,积极运用一些新型技术能够使得规划设计成果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相关设计人员之间也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在线沟通,打破时空地域的约束,以便更好的互换信息。同样的道理,在对道路规划设计成果进行审批的过程中,因为成果的数字化,会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对各种设计方案的定量分析、预测变成现实,经济可行性分析也会变得更加便捷,继而使得道路规划决策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2.2 GIS技术在已建道路养护与管理中的应用

在最近几年里,随着我国道路密度的不断增多,土地资源以及人口数量之间产生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新建道路数量逐渐降低,显然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对已经建设完成的道路开展管理与养护工作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应当在相关部门积极研制使用基于GIS技术的道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针对这种系统来说,不但能够为地方相关部门以及管理部门在开展管理工作和养护工作期间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以及相关资料带来益处,而且还能对道路性能状况指标进行深度剖析,这样就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同时还具备了相应的网络功能,继而为日后和其他相关部门互换信息以及为社会提供不同种类的咨询服务创造有利条件。为了可以更好的实现上述功能,道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应当在借助于GIS技术的同时构建若干个道路数据库,通过建立以下几种模块而得到集成管理系统:其一,数据信息模块;其二,路况分析评价模块;其三,政策分析模块;其四,计划决策模块;其五,输出模块。显然这样做道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不单单可以优化属性数据以及地表达路段的空间,而且还可以对已经搜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深度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养护计划、改建计划等,从整体上提升现阶段道路的养护管理信息化水平,最大程度促使当前道路基础设施可以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

2.3 GIS与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所谓智能交通系统,实质上是相关技术人员积极使用新型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方式来对以往交通运输系统进行适当的完善,其目的是为了提升相关部门的管理水平,为系统运作水平的提高、增强系统的可靠性等方面提供应有的保障。众所周知,智能交通运输系统针对以往交通运输系统来说属于一次全面的改革,现阶段和某些发达国家相比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水平,同时我国也对此方面引起了高度重视,诸多城市以及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筹备亦或是开展关于智能交通系统方面的建设工作。因为道路基础建设的突飞猛进,无论是对于城市交通来说,还是就高等级道路网而言,都没有较长的建设时间,这样就会潜移默化的促使基础地理信息一定要顺应时代的脚步,只有这样才能具备实时、精准等显著特点,继而为ITS可以保持现时性带来益处。由此可见,无论是GIS技术还是GPS技术都在智能系统中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二者的巧妙结合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中之重。

3 结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世界已经迈入到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国将GIS建设当作建设信息化基础设备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里,信息时代的脚步日益加快,道路交通管理行业应当紧抓这一时机,积极运用GIS、GPS等新型技术,妥善处理传统交通网络处理技术存在的某些缺陷,推动道路交通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GIS技术及其在公路交通信息化中的应用[J].信息通信,2013(07):83.

[2]李亮.基于GIS的交通信息共享平台研究[D].长安大学,2013.

[3]王凤林,王延斌,许瑞广.基于GIS的城市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应用平台设计与优化研究[J].数码世界,2008(01):25-26.

猜你喜欢

GIS技术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