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视角下京津冀地区港口物流协同度研究

2018-10-23李健

价值工程 2018年33期
关键词:协同理论港口物流熵值法

李健

摘要:京津冀地区港口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节点港口,加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深入研究该地区港口物流的协同发展问题是当前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绿色发展视角出发,借助协同学理论模型,选取2010-2016年鉴数据,截取15个评价指标,运用熵值法确定权重,计算京津冀地区港口物流协同度。结果表示:京津冀地区港口物流资源竞争激烈,统筹能力弱,协同度较低,没有形成完善的协同发展体系。因此,本文根据京津冀地区港口物流发展现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该地区港口物流协同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

Abstract: The por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node port of the "New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In addi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the in-depth study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in the region is the top priority of the current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ee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elects the 2010-2016 yearbook data by means of the synergistic theoretical model, intercepts 15 evaluation indicators, uses the entropy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and calculates the port logistics synergy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gistics resources of the port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re fiercely competitive, the overall planning ability is weak, and the degree of coordination is low. There is no perfect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ystem. Therefo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port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new ideas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in the region.

關键词:绿色发展;港口物流;京津冀;协同理论;熵值法

Key words: green development;port logistics;Beijing-Tianjin-Hebei;synergetics theory;entropy method

中图分类号:F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33-0006-03

0 引言

京津冀地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两个重大国家战略的叠加辐射地区,同时,京津冀地区港口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战略节点港口。因此,加强京津冀地区港口物流协同发展就成了加快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的重要手段。2015年,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并在《纲要》中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孙兵[1]认为港口行业是发展地方经济尤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行业竞争的背后更是整个地区的竞争。

绿色发展已成为21世纪的时代发展主题,可持续发展理念也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相互学习并推崇的发展模式。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2]定义“绿色经济”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并指出从环境经济入手去研究可持续发展经济才是正确的道路。逯进[3]测算了中国四大区域的三大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将原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有的经济优势,一改传统以“高耗能、高污染”为特点的粗放发展模式。协同学是学者赫尔曼·哈森[4]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目的是研究若干个子系统所构成的复杂系统间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变规律。吴价宝[5]针对江苏沿海港口物流,研究该地区港口多主体、多层次的结构,并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港口物流协同度模型,但他忽略了环境因素对港口协同度的影响。综上所述,目前对港口物流协同度的研究比较少。为此,本文首次在绿色发展视角下,以京津冀地区港口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协同学理论模型,选取2010年-2016年年鉴数据,运用熵值法确定权重,计算京津冀地区港口物流协同度,并提出相应建议,用以提高京津冀地区港口物流协同度,提出一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思路。

1 协同度测评模型

1.1 确定序参量

从绿色发展视角入手,请教相关专家,选取了不同指标下的二级指标[5-6]。在这里“港口水资源指标”和“港口能源指标”两项指标尤其突出了绿色发展理念,使京津冀港口物流系统指标体系更为全面、科学,具体见表1。

1.2 熵值法赋权

考虑到文章数据差别较大,为使数据测算真实客观,避免主观臆断,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

1.3 序参量有序度分析

2 实例研究——以京津冀地区港口为例

2.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自于2010-2016年年鉴数据,对比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前后京津冀地区港口物流协同度,对其协同发展提出建议。本文数据选取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港口年鉴》等。

2.2 确定权重

根据上述熵值法公式(1)-(7)计算得出港口物流系统中各级指标权重,环境指标(港口水资源指标A1、港口能源指标A2)权重为0.35。经济指标(港口物流指标A3、腹地经济指标A4)权重为0.441。同时,集装箱吞吐量也是衡量一个地區对外经济贸易能力的标准,是一个地区经济能力的体现。可持续发展水平(A5)指标权重为0.209,它是由环境指标和经济指标共同作用的,只有环境与经济共同发展,才能实现港口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2.3 协同度测评与分析

根据有序度公式(8)、(9)计算得出天津港、唐山港和秦皇岛港的有序度,具体见表2。

根据表2计算数据研究得出,唐山港整体有序度高,对京津冀地区港口物流协同度贡献最为突出。尤其是2011年,唐山港有序度达到0.037,随后几年逐渐降低,与天津港和秦皇岛港的差距逐渐减少,各港口贡献程度趋于平均。天津港作为三地港口规模最大港口,没有充分发挥其优势。虽然天津港的集装箱吞吐量等多项指标都位居第一,但对京津冀地区协同度的贡献程度上远不及唐山港。对此,应加强对天津港管理,找准缺陷,针对它的劣势采取措施,使天津港在京津冀地区港口物流协同中发挥更大作用。秦皇岛港对京津冀地区港口物流协同度贡献相对稳定,除2012年有序跌幅较大,有序度跌至0.004以外,均处于稳定发展模式。根据公式(10)-(13)计算京津冀地区港口物流协同度,具体见表3。

京津冀地区港口物流协同度从宏观角度看,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对该地区港口物流协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表明政府颁布的宏观调控措施有明显效果。但从微观角度看,其协同度较低,京津冀地区港口物流协同度在6年时间一直处于0.3-0.5范围内,属于低度协同。数据表明:京津冀区港口物流发展低度协同,各港口定位较不明确,任务分配较不合理,合作能力一般。

3 结论与建议

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海洋资源丰富,坐拥3个规模以上港口。且港口作为沿海经济发展的主要的动力,无论是对各省还是对整个京津冀地区乃至我国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承担着举足轻重的责任。同时必须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良好关系,在发展的同时,更要注意节能减排,减少污染,推行绿色发展。根据上述分析,依照上文协同度调研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①对港口实施合理定位,打造京津冀地区港口物流联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更应该对3个港口明确定位,优化布局,互利共赢,打造京津冀地区港口物流联盟。

②发展港口物流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打造京津冀地区港口绿色发展模式。首先港口行业是对外交流发展、促进对外贸易的重要手段,自然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绿色价值,树立正面形象;其次,以绿色发展为指导思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港口。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整个港口行业形成良性竞争,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港口行业的发展。

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背景下,港口物流发展是推进其发展进程的重要手段,同时,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推进。本文从绿色发展视角出发,建立协同学理论模型,运用熵值法确定权重,计算京津冀地区港口物流协同度,并针对于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建议。最终明确只有将环境和发展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港口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兵.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管理创新研究[J].管理世界,2016(07):172-173.

[2][英]皮尔斯等著.绿色经济的蓝图[M].初兆丰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2.

[3]逯进,常虹,汪运波.中国区域能源、经济与环境耦合的动态演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02):60-68.

[4]赫尔曼·哈肯著,凌复华,译.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5]吴价宝,卢珂.基于多主体的港口物流协同机制研究——以江苏沿海港口物流为例[J].中国管理科学,2014(S1):440-446.

[6]李虹,张希源.区域生态创新协同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06):43-51.

猜你喜欢

协同理论港口物流熵值法
营口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
多方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下的技能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