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课堂有效教学中巧妙设问、灵活激趣的策略

2018-10-23宋建红陈万霞朱华英朱爱琴

考试周刊 2018年92期
关键词:水循环知识点课堂教学

宋建红 陈万霞 朱华英 朱爱琴

摘要: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从“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也就是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而师生交流是实现这个转变的重要手段。要提高师生交流的效率,就要把握好课堂中的提问环节,做到巧妙设问。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巧妙设问

一、 引言

学习最重要的是思维,而思維的起源是问题,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是开展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的重要途径。一次成功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积极自主地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于知识点的记忆,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如何问,怎么问”是值得地理教师潜心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简单地阐述,希望能够给各位教师带来一点启发。

二、 地理课堂中巧妙设问的策略

(一) 借用教具演示提问,提高问题的直观性

地图之于地理如同眼睛之于人类,在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如果脱离了地图,那么就无异于空中看花、纸上谈兵,因此,地理课的开展要充分结合地图进行,地理课的课堂提问也要善于运用地图。这样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地图、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地理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这种提问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地理课堂效率,但教师在利用这种提问方式时,需注意问题与地图的联系性要强,思路要清晰明确,要具有系统性。地球的运动是高中地理最基础的内容,也是学生最先接触的部分,在这一节课中,教师可利用地球仪和手电筒充当地球和太阳,向学生提问“日出日落是怎样形成的?”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学习本节课知识。

(二) 灵活采用提问方式

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灵活变换提问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维的活跃性。

1. 开门见山式。指的是教师直接提出问题,问题指向目标答案或结果且学生可以直接作答的一种提问方式,这是地理课堂中形式最为简单、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提问方式,虽然它的形式简单,但使用便捷且有助于学生记忆知识点。例如:说出五带的划分界线和划分的依据。

2. 逆向思维式。先向学生说明地理现象,再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原因,推理事物的本质。例如:先请同学们读课本上的《日本神户人工岛》《澳门历年填海范围》两图,再向学生提问“围海造陆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这样做的利与弊又是什么?”

3. 归纳比较式。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一节的知识点较多,单独记忆较为困难,且容易遗忘。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一节的知识总结归纳起来,再进行分类,比较出将共同点与不同点,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速度,还能使学生记得牢固。例如:全球自然带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结合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同学们能不能将每个气候区对应的自然带说出来?气候区和自然带是一一对应的吗?哪些自然带对应一个气候区?哪些自然带对应多个气候区呢?

4. 比喻式。有人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来奔去不到海”同学能从这句话中看出水资源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

(三) 优化提问内容

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问题要求不宜太高或太低。问题要求太低,学生不经思考就可回答,会使学生养成懒于思考不求甚解的不良习惯;问题要求太高,超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范围,学生难以回答,只会出现无人回答或乱猜乱说的现象,最后只能由老师自己回答。因此在问题的设计上,“高不可攀”“唾手可得”都不可取,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既能够让他们深度思考,又要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使其能够通过思考达到“够一够,摘桃子”的效果。

(四) 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问题

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课堂问题,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状态,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与课本的距离,能够使教师自然地引出课题。例如:在水圈与水循环这一节课中,教师可先问学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也是我国的第二长河,李白曾有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么黄河的水真的奔流到海不会回来了吗?”由此引出水圈和水循环的课题。“长江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在建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同学们想一想,人类修建水库、植树造林对水循环有什么样的影响?”“修水库、植树造林又分别可以影响水循环的哪个环节呢?”由此使学生明确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下渗等,加深学生对于重要知识点的印象。

三、 地理课堂中问题的设置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注意问题的措辞,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难度,也要注意问题的措辞,单一的设问,比如“行、不行”“是、不是”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停留在问题上,单句直问不能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这将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足。学生没有足够的思维能力就会对课堂缺乏兴趣,分散注意力,出现走神的情况,那么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就更无从说起了。另外,教师设计的问题还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中。

(二) 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在设计问题组时,要注意问题的难度渐进性,要从多角度、多层次设置问题,要根据学生认知心理的特点,从现象逐渐延伸到本质。此外,还要将教学目的、教学任务通过问题组的方式进行分解,将一个大问题拆分为几个小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并且小问题间还要环环相扣,保证学生思维的连贯性,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循序渐进地设问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够强化学生的学科兴趣。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兴趣是学生乐学的动力,巧妙设问不仅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在地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否把握好设问技巧,是否做到有效设问都决定着课堂效率的高低。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应做到问的灵活,问到“点子”上,且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其积极性,让地理课堂妙趣横生,使地理学习轻松高效,尽可能地发挥提问的功能,发展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汤剑锋.巧妙设计提问形式促进地理课堂教学[J].理科考试研究,2014,21(10):96-96.

[2]许立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策略与原则[J].新课程导学,2017(33).

[3]柳玲.高中地理课堂提问之问题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4]程志华.关于对话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8(2).

作者简介:

宋建红,陈万霞,朱华英,朱爱琴,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水循环知识点课堂教学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硫酸法钛白粉水洗及水循环膜处理工艺
翠鸟博士的科学指南:水循环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水循环高效矿井乏风热泵系统分析与应用
太阳能水循环空调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