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2018-10-23梁小梅

考试周刊 2018年92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培养

摘要:在课程改革中,要求在历史课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因为人一旦具有优秀的人文素质教养,在社会关系的处理中就会显得如鱼得水,这也要求高中老师在讲课时应该主动去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这样一方面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能带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一边学习历史,一边体会历史中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培养

一、 前言

目前人文素养问题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针对于当前信息时代下我国社会上存在的高智商犯罪以及高校学生出现的道德败坏等问题,让人们意识到社会建设发展需要的不应该是考试卷上的成绩,更应该是一个人素质的自我体现。高中阶段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的培养非常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我们整个华夏民族的民族风貌,因而我们历史教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引导和培养。

二、 目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就目前我国高中教学阶段来说,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对于其他方面可谓是毫不关心,而这就造成了学生对于人文素养的忽视,从而只是成长为一个高分低能儿。历史这一门功课并没有得到重视,仅仅只关注于高考,仿佛高考一槌定音。这让许多学生的高中生涯过得十分忙碌又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而历史课程的地位却得不到重视,课时较少,所以学生对于历史这门课程上花的功夫少;并且历史课本的篇幅也有限,内容也不够详细,多为简要的叙述,实则的精神内涵却很少有体现,学生也无法从中提炼出人文精神的蕴含。

三、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的目标缺乏培养人文精神

我们必须要明确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目标,而老师的教学努力,学生们主动学习,还需要学校组织师生进行专门的培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提高意义非凡。但是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师都缺乏对学生培养人文精神,没有制定专门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教学计划,偏执的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给了学生更大的压力,也更加阻碍了人文精神的培养,这种想法完全滞后了学校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步伐。

(二) 教师自身缺乏人文精神素养

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自身缺乏人文精神素养,那就更别说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了,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精神素养和专业知识素养。现如今,许多教师一味的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他们认为学生的成绩是第一位的,提高人文精神素养跟学生成绩毫无关联,这样子的教学意识是会大大阻碍学生提高人文精神素养的课堂的。

(三) 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没有被正确的方式开发

在我国的历史教材中出现了很多关于人文精神的解释和介绍它存在的目的,但是这些知识都没有用正确的方式开发出来,这些知识需要教师去细细的从书中挖掘出来然后教授给学生们。现在教师对于书中介绍到的人文精神仅仅讲解重点以及知识点,完全忘了去开发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的道理,这样造成的后果则是学生们对于人文精神的概念忽明忽暗,感受不到人文精神真正表达的含义,没有坚实的基础。

四、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 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高中学校历史教材中有多次深刻讲解人文精神,而历史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材,结合历史背景跟历史人物,来教授学生人文精神的含义,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实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能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社会的流动中扮演着一个多么重要的角色。而由于五千年的历史悠久,教师恐怕不能一一与学生细细讲解,但是教师可以从教材中提炼出一些重要的历史题材,吸引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来进行讲解,它可以更好地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并通过正确的三个视角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而人生精神素养就是通过学生正确的三观来培养的。

(二) 深度了解分析历史教材

高中学校历史教材中有多次深刻讲解人文精神,需要深度挖掘其中蕴含的内容,去了解分析其中的道理,让学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能让学生在社会发展建设中运用所学到的人文精神出一份力。随着世界的进步,我国也逐渐形成了符合自己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了符合中国56个民族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文精神,所有的这些教师都需要去深刻挖掘并教授于学生,让学生明白他们身上背负着中国民族未来的希望,他们是祖国的花朵,让学生们能够加强爱国精神对自身的影响,让他们明白自身的责任,为了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同时,教师也需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活生生的历史事件,了解那些凛然大义的民族英雄,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我国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并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得到体现。

(三) 应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科技横空出世,也对教学课堂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对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其中多媒体技术则是新技术中的佼佼者,学校大部分的教师都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了课堂当中。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显示图形和图像。它可以使枯燥的课堂生动化,将静态教学转化为动态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感官。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学习效率,使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让学生在多媒体技术的感染下更加理解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五、 结束语

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教学成绩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我们要使这个社会更加有道德,培养智力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想讓学生快速的理解运用历史,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只有制定出一个完整的符合学生的培养人文精神的计划出来,才能使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齿轮转动。

参考文献:

[1]雍静.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研究分析[J].文理导航(上旬),2018(02):60.

[2]王改香.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研究[J].学苑教育,2017(16):10.

[3]李文彪.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06):69.

[4]李萍.浅析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2):151.

作者简介:

梁小梅,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培养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