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构主义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2018-10-23韩丽

考试周刊 2018年92期
关键词:创新性思维建构主义初中历史

摘要: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所独具的能力之一,是有效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创造性思维也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来自后天環境的刻意有效培养以及教育,并且可以通过合理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进行增强以及实现,将建构主义理念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融入到我国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模式之中对于我国现阶段历史教学设计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来说,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从很多的方面进行入手。因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还能够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很大的改进。因此,本文则正是在研究了现阶段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的现实学习状态的基础上,探讨教师该如何利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形成从而提升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建构主义;创新性思维;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培养

一、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国民的生活方式以及质量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加上我国逐渐进入了信息时代,因此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往生态文明的方向发展。而基于建构主义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正是属于人类的精神世界以及物质文明这两种自然元素相互结合的产物。如果在初中历史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将创造性思维元素有机结合将能够把我们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进行有效改善。本文则是研究以创新为驱动,对如何将建构主义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课堂设计中进行了探讨分析。

二、 基于建构主义的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探讨

构建主义的教学设计通常是以学为首要目标的教学模式,他以构建注意学习理论为理论支撑,通过教学设计培养教师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主体。

为了在现代初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老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掌握良好和清楚的知识脉络,从而让同学们能够很容易地构建出清晰的历史事件的知识体系。比如说,当老师讲到《夏商西周》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外书籍《上下五千年》这一课时,梳理有关夏商西周这四个时代早期国家的制度以及文明内涵,让学生对整个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并且教师还可以通过借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在课堂上使用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点。在对初中历史理论知识进行创新性的介绍讲解不但能够使得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除了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以外,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如果清晰地、有条理地给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点,学生就能够结合课上课下的学习,有效快速地掌握学习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教师的负担并提高教学质量。

三、 将基于建构主义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有效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设计的措施建议

由于建构主义理念强调要将学习为主要目的,所以学生必须通过他们先前所累积的经验知识和解释等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理解,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方式方法已经不足以满足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要将基于建构主义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有效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中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历史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然后在讨论中想方设法地将问题一步步地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他们所学历史内容的理解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深入学生对于所学历史内容的个人理解能力,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多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某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最终将小组结果进行组合呈现。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从而从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得到结论。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后还应该为学生设计出一套有针对性的补充历史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强化训练,帮助学生主动构建认知结构。

其次,与此同时,教育方法资源是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非常重要的一点。通常教室布置、教学方法、学习用具、座位摆放、班级规模等方面都会影响教育的质量。对于历史教学,如果教师通过多媒体,时常为学生播放一些历史题材的影片,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对知识点进行记忆,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从而增加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进一步地了解,从而更好的理解以及记忆。与此同时,初中历史教师还应该及时对所学习过的历史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及判断来验证自己对于历史看法的正确性,对所总结出来的历史规律进行归纳方法的优化,提高自身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训练以及用辩证的手段来看待事件。

四、 总结

综上所述,教学设计是一个涉及很多课程部分的系统工程,要将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元素进行统一整合,因此,基于建构主义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到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参与主体:教师和学生。要将教学模式设计朝着构建主义理念支持之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学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理论知识有一个整体性的结构认识,从而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于秀芹.让教学立意引领初中历史教学——以“巴黎和会”教学设计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24):59-61.

[2]黄靖.基于导学案的设计——探究问题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5(10):237.

[3]周云华.初中历史教学:定位、设计与生成——基于一次《三国鼎立》同题异构活动的观察[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4(09):16-23.

[4]汤晓珊.初中历史“深度学习”视角下的教学设计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02):22+35.

[5]陈子斌.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亚太教育,2016(32):277-278.

[6]聂廷强.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处理好教学设计各环节之间的关系[J].学周刊,2015(24):131.

作者简介:

韩丽,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创新性思维建构主义初中历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创新性思维与设计方法的分析
跨专业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提升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