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育心理学视域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分析

2018-10-23姚桂芳

考试周刊 2018年92期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建构主义

摘要:随着对学生个人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强调,尤其是高中数学的学习,往往会导致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忽略,而在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育心理学在高中教学尤其是数学课堂上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数学教育心理学在高中數学课堂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启发式教学思想;建构主义

一、 前言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这一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提高课堂效率与教育心理学的运用密不可分。为了更快更好地打造高效课堂,探讨教育心理学在数学课堂活动中的运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在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都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教学中来时,数学教学的进行才能卓有成效。

(一) 数学教育心理学介绍

数学教育心理学是在教育心理学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结合数学学科及其教学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这是一门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学科。我国的数学教育心理学只能说还处于初创阶段。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研究工作者认识到,数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应该是为人们科学地理解数学学科的教学和学习过程提供依据,研究学生的数学学习规律(如何学)和教师的数学教学规律(如何教),并根据这种规律发展促进数学学科的教与学的方法,这是数学教育心理学的两大基本任务。

(二) 中学生课堂现状

1. 学生本身轻视基础知识、基本理念的教学,迷恋大运动量的阶梯训练,很少有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对解题经验训练进行总结,这样只是“高投入,低产出”。2. 学生的智力本身是无所谓积极性的,它的积极性来自非智力因素。所以,只有当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组成)参与到认知活动中来后,智力才会真正地发挥作用。3. 教师课堂现状:教师在课堂上为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大部分必然会压缩学生思考探索实践,往往采取一味的填鸭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思想没有贯穿于课堂,这样提高效率的方法往往事倍功半。

二、 观察目的

1. 观察学生数学课堂学习过程的特点,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2、通过分析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在心理学方面的原因,探索更加适合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学方法。

三、 观察对象

甘肃省庆阳市第三中学高二(6)班全体学生

四、 观察方法

本次观察通过表格记录、课堂记录、录像等综合运用来进行观察,围绕建构主义中的教学观和学习观,主要研究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借助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来进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五、 观察过程

(一) 课堂记录

课程名称: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1.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1)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 过一个点有无数条直线

2. 直线的倾斜角

(1)定义: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我们取X轴作为基准,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带领学生理解“坡度”概念。(2)范围:[0,180)。(3)例题。(4)录像:借助录像重放,观察教师的教姿教态、教学方法、与学生互动情况、板书设计以及整体课堂效果。

六、 观察结果及分析(分析依据的数学教育心理学原理)

(一) 观察结果

1. 教师的教

板书规范美观,黑板利用合理高效,教姿教态文雅得当,教学思路清晰,由易至难,层次感较强,对重难点强调相对到位,能有效结合习题进行巩固。建议尽量克服数学教材对教学产生的不利影响,注意根据教材提供的线索,安排适当的教学情境,向学生展示数学思维过程。

2. 学生的学

学生课堂纪律良好,大部分学生能做到认真听讲,跟老师思路走,建议学生勤思考,不只是盲目地记笔记,记解题过程,另外极个别存在瞌睡情况,注意力不够集中。

3. 整体课堂效果

整体课堂秩序井然,师生基本能够完成教学工作,建议增加互动环节,更广泛开展启发式教学,并结合学生身边事物,引起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

(二) 分析

数学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当务之急是要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不能拔苗助长,允许学生有学习上的反复,使他们有时间、有机会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进行反省,对自己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走过哪些弯路和犯过哪些错误,从中可以获得哪些经验教训等进行认真的剖析,并逐渐培养随时监控自己的数学思维活动的习惯。

七、 结论与启示

(一) 结论:数学教育心理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1. 改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整个的一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主体为教师和学生,教师如何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将自己多年的经验感受分享给学生,本身的方法是很重要以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能达到平衡且达到关系最合理化,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是十分关键的,多年的教育传统中,课堂的主体往往是教师,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借助各种方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因为教学的主体除了有教师,还有学生。例如在课堂PPT中运用本校的风景照片辅助学生理解相关立体物。

2. 多关注情感因素对高中数学教学影响

(1)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或多向学生引出问题。(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3)提倡学生互相讨论。(4)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

实际上,数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过程及最终目的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更好地透过对学生心理状况的把握,调整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学习方法来迎合学生的接受度和兴趣点,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的。教师可以更充分理解学生的认知心理、认知过程的特点,确定学生自己的操作运输、知识存储、组织情境的方法,跟上学生的思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 启示:在启发式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也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1. 为学生提供学有成效的数学知识结构。2.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八、 结束语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不再是表现好成绩好就是优等生,更多的是要学生学会学习和自主学习,特别是高中数学的学习,教师的主导地位是要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找到他们的学习兴趣点,使他们快乐地学习。数学教育心理学也逐渐地应用到了高中的课堂教学中,颠覆以往的填鸭式的传统式的教学模式,而是更多的从学生心理感受出发,这样能更好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87.

[2]顾建红.高中数学课堂运用数学教育心理学效果分析[J].考试周刊,2015(104).

[3]林鸿德,吴静珲,王海青.以问题导学,创高效课堂[J].教学频道,2013:1-3.

[4]江春莲,汪甄南.高一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一节的教学设计[J].教材教法,2011(1).

作者简介:

姚桂芳,甘肃省庆阳市,甘肃省庆阳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教育心理学建构主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浅谈利用教育心理学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述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