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时机适时渗透数学史知识

2018-10-23马小蕙

考试周刊 2018年92期
关键词:数学史渗透课堂教学

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适当、适度和适量地采用一些数学史知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史;渗透;课堂教学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如果只注重知识的学习,而不懂知识的来龙去脉,缺乏对数学史的了解,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除此之外,向学生渗透数学史可以引导学生形成锲而不舍的数学精神与严谨务实的数学态度。因此,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时机,适时向学生渗透数学史知识:导入时,调动学生内驱;探究时,深化思想意识;拓展时,延伸认知视野。

一、 导入时,调动学习内驱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对于数学学习来说同样适用。在课堂开始之前,学生对老师所讲内容的关注度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学习效率。而为了提高学生的关注度,我们老师可以在新课导入时向学生讲述数学历史上具有意思的数学故事来让课堂更加活跃,让故事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最终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从而让他们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就在导入时向学生渗透数学史知识。在开始讲课时,笔者给学生讲了1个康熙时期的故事,故事内容为有2个卖牛和马的伙计,说4匹马和6头牛要48两银子,而3匹马和5头牛要38两银子,那么加起来总共要86两银子,而康熙只给了80两,2个伙计说还欠6两,但是康熙不给钱,向2个伙计理论,算出了1匹马6两,1头牛4两,笔者让学生思考康熙是如何算出来的。笔者借助于这个数学史的故事来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在导入时向学生渗透数学史知识,学生对本节课的所讲内容充满了好奇心,同时,也让课堂更加活跃,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种氛围下更乐于学习所学知识。因此,我们老师在讲课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还可以向学生渗透相关的数学史,调动学生内驱。

二、 探究时,深化思想意识

学生除了要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之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这样,他们在面对数学题时,才会合理分析,得出最终结论。所以,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们老师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时机,向学生展示数学家创造性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对数学家产生一种赞赏的感情,然后引导学生向数学家学习,深化学生的思想意识,从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勾股定理与平方根”的时候,就在探究时向学生渗透数学史知识,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笔者在黑板上画出了1个直角三角形,并让学生探究三角形3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在让学生探究前,笔者给学生渗透勾股定理的数学史,即中国最早发现勾股定理的是商周时期的商高,而三国时期的赵爽对勾股定理做出了详细的解释,他把较短的直角边叫做“勾”,较长的直角边叫做“股”,把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叫做“弦”,可以用a表示勾,用b表示股,用c表示弦,那么边长为c的正方形就可以表示为4个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为c的直角三角形围在外边构成,然后再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就可以得出未知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得知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种方法称为“郑爽弦图”。

通过把握探究时的时机,让学生渗透具有思想性的数学史知识,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也更加正确,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来进行解决。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善于挖掘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让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三、 拓展時,延伸认知视野

数学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还与许多的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数学上的一些知识也是非常美妙的。这种美妙,如果老师不加以提醒的话,学生很难发现,所以就缺乏了一种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要在数学史上积极挖掘这种数学美,然后再给学生传授这种美感,延伸学生的认知视野。

例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轴对称图形”的时候,就在拓展时延伸学生的认知视野。在上本节课时,笔者让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将对角重合,就显示出来1条缝,这条缝就是对称轴,而这个正方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接着,笔者在PPT上面展示了3张剪纸的图片,而且这3张图片都是轴对称图形,笔者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剪纸,并指出这3张剪纸的对称轴。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禁感叹数学的美感,延伸了学生的认知视野。

通过把握拓展时的时机,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的数学视野也得到拓展,对数学的认知又多了一种理解,从而有更大的热情来探索数学的奥妙。因此,我们老师的教学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数学这门学科,更应该向学生拓展一些无关于数学知识的数学故事,延伸学生的认知视野。

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数学史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基本规律,让他们对数学充满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明白数学知识的来之不易,从而对数学产生一种敬佩。因此,我们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向学生展示数学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林文锋.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史知识[J].成才之路,2013(18).

[2]杨泽忠.数学教学应注重数学史知识的渗透[J].科学教育,2003(01).

作者简介:

马小蕙,江苏省盐城市,江苏省盐城市新洋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数学史渗透课堂教学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上)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下)
歪写数学史:绝代双骄和数学史上最大公案
数学史上的骗子和赌徒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