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教学做合一”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2018-10-23贾红梅

考试周刊 2018年92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有效教学教学实践

摘要:有效教学是当前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师所探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小学数学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有效”一词的深刻内容和关键要义准确认知和掌握,科学协调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推动学生在学教结合的过程中实践探究。本文作者围绕有效教学这一主题,就如何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进行了粗浅的探究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教学做合一;教学实践;思考

课堂教学作为学科实践途径之一,是教师教学目标达成和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课堂教学以追求“有效”为宗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高效推进和实施,课堂教学“有效”的标准和内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深刻的变革。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有效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有机融合、协调统一的实践进程。“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其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同样有着深刻、深远的应用和意义。

一、 预设适宜学教开展的教学内容

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准备阶段。众所周知,只有在精心预设、充分准备中,才能实现学与教之间的相得益彰,师与生的有效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应充分重视数学课堂的前期准备环节,在充分研究分析和深刻领会数学教材目标意图以及知识要点基础上,结合教师的主导特性以及学生的主体特性,按照“以教导学、导学结合”的原则,对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探知”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设计和布局,实现师生在有效预设中充分有机融合,共同发展。如“时、分、秒”一节课“认识时间单位‘秒”知识点预设阶段,教师为了达成该节课的目标要求,对该知识点的教学活动进行充分的预设和设置,设计出如下教学过程:

1. 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 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 学生反馈: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4. 体验1秒钟: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 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 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 试行双边互动交流的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之中的双边交流活动,为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相互融合提供了条件,促进了师与生的有效衔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双边互动特点,设计师与生进行交流、生与生进行协作的教学环节,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予以展示,启示和引导小学生进行深入、及时的“回应”,推动小学生开展自主思考和相互讨论活动,让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之间,实现导学合一,学教合一。如“小数的意义”教学进程中,教师抓住课堂教学之中“学”与“教”之间的互动性,发挥教师“引导”“启发”功效,围绕“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等学教任务,向小学生逐个提出问题,引导和组织小学生开展如下交流协作活动:

师:1.11元是什么意思?1.11米呢?

通过元、角、分及米、分米、厘米引导学生找到表示小数的方法。

1. 师:我们把一个正方形表示为“1”,请同学们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把其中的1份涂红色,用分数表示;3份涂黄色,黄色部分用分数表示。(生: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1/10;其中的3份是它的3/10)2. 师:1/10我们可以写成小数0.1,0.1表示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请同学们把平均分成100份的正方形,其中的1份涂色,用分数表示;然后试一试用小数表示;再把其中23份涂蓝色,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然后试一试用小数表示。3. 师:同学们推想一下1/1000,127/1000写成小数是多少呢?可以同桌两人商量一下。4. 生:相互讨论。5. 师:进行具体说明。

三、 强化案例探析过程的实践指导

“教学做合一”的本质,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高度协调、深度统一,達到讲中指导探、探中借助教的目标,让学生更加高效、有序地进行问题的“做”。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数学案例的讲解指导,既要为小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提供充分的认知、解答时机,又要为小学生案例解答活动提供科学的指点和点拨,针对小学生探析解答问题过程中出现的解题疑惑、认知卡壳、解答困难等具体情况,进行实时的讲解、指点,把教师的“教”功效和作用予以充分、显著的呈现,实现教、学、做三者有机统一。

问题1:某车间计划四月份生产零件5480个。已生产了9天,再生产908个就能完成生产计划,这9天中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

生探知问题题意,相互讨论后得到其解题思路:先求出9天生产了多少个,再求这9天中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

师针对学生解题思路,予以点拨,生结合教师点拨,意识到解题的关键点为:用9天生产的个数除以9。即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生展示解题过程,并用数学语言展示思考分析过程。

除此以外,教师要实现有效教学目标,在践行“教学做合一”行动上,还要注重对评价辨析功能的运用和实施,发挥评价的引导指点功效,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多样评判中,引导和促使小学生自主深度思考和研析,推动课堂“教学做”的活动进程。

参考文献:

[1]何晓明.浅谈“教学做合一”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01).

[2]陈改华.“教学做合一”是素质教育的“助推器”[J].科学教育,2013(01).

作者简介:

贾红梅,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五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有效教学教学实践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沙艺活动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