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三年级语文预习

2018-10-23张瑜

考试周刊 2018年92期
关键词:预习兴趣小学语文

摘要:预习是教师教授新课之前学生进行的自学阶段,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交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改变预习存在的“盲目性”“两极化”“单一化”的弊端,培养学生预习的兴趣。

关键词:预习;方法;兴趣;小学语文

一、 引言

预习习惯的培养一般是从三年级正式开始的。三年级是小学低年级向中高年级过渡的阶段,此时的孩子对学习各个环节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培养预习习惯的基本条件。但随着语文学科的难度增加,对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求更高,预习的任务也就更难。作为一名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就课堂观察所得,认为预习在以下几个方面应当予以关注。

二、 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 预习存在“盲目性”现象

三年级孩子受自学经验的影響,预习课文时必须要加强方法的指导。否则,学生将无的放矢,无从下笔。但我们很多老师对语文的预习环节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该预习什么?怎么预习?为什么要预习?没有仔细地研究。对学生的预习要求不具体、不细致。学生因其盲目无序的预习而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更谈不上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

(二) 预习存在“两极化”现象

三年级的预习处于一种两极分化的状态,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复杂。简单的无非是在课文中勾画出生字词并注音,标出自然段,给课后的生字组词等等。复杂的除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外还要查找资料,自读自悟,批注难点,拓展延伸等等。预习内容过于简单,学生只是简单地重复机械性的动作,预习只是流于形式,浅尝辄止,未能达到真正效果。预习作业过多,难度过大,挤占了学生太多的课外时间,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容易出现逆反心理,丧失自信心。

(三) 预习存在“单一化”现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不仅文质兼美,而且题材丰富。不同类型的文章,预习的内容和侧重点肯定是不一样的。此外,教师每次都布置同样的预习作业,不出几日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毫无兴趣。

三、 预习作业的改进措施

作为教师,该如何避免这些误区,指导学生更有效地进行预习,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要引导学生对预习的方法归纳和总结

要让学生真正学会预习,就得重视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不仅要告诉学生“预习什么?”还要启发学生思考“这样预习有什么好处?”以此引导学生归纳预习方法。如:

1. 标出自然段。(应告知学生这样便于自己在解读课文中查找,叙述。)

2.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应该告知学生一篇文章里总有些同学们不认识的字,那么就要查一查字典。)

3. 自学生字词。(应告知学生有一些字难记、难写是有原因的,有规律的,找出规律,无疑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久而久之,学生在教师的反复强调下,认识到了预习的重要性,系统地掌握了基本的预习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 要重视对学生预习作业的指导和分层

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精心设计预习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弹性要求。我把我们班的学生按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分为三个等级即A级(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B级(学习成绩水平中等的学生);C级(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

A级学生的预习作业主要是发挥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B级学生的预习作业主要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知识。

C级学生的预习作业主要是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尝试学习课后的生字。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必做题和选做题相结合的方式,突出个性,满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如《月球之谜》这一课,预习作业如下:

1.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会读的找找原因,并通过查字典解决。(必做题)

2. 为了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必做题)

3. 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网络和书籍收集与月球有关的资料(包括神话故事,相关诗句和天文学方面的知识等等)。(A级、B级必做,C级选做)

4.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夜空,看到明亮的月亮、皎洁的月光你会想到什么?(A级、B级必做,C级选做)

5. 30年后,你飞往月球,月球又会是什么样的?(A级必做,B级、C级选做)

三年级的孩子,好胜心强。所以,对待学生的预习作业我采用积分制,作业完成良好会得到一定的积分,积分达到一定程度会给予奖励。除此之外,我还鼓励学生晋级,挑战上一层次的预习作业,如C级学生挑战B级学生的预习作业,B级学生挑战A级学生的预习作业。连续挑战成功五次,便可自动升级。对于升级成功的学生奖励更多。在这种奖励制度下,有利于把预习任务落到实处。

(三) 要重视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预习产生足够的兴趣,才能由被动预习变成主动预习。除了在上文提到的奖励机制上下功夫,还要注重预习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真正爱上预习。

如预习《爬天都峰》这一课,我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有没有爬山的经历,爬山的过程是否辛苦,登上山顶的时候心情又是如何。再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找一找黄山还有哪些美景,考虑一下除了天都峰,你还想到黄山的哪些景点去参观。这样的预习设计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预习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课前预习是语文学习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预习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材而异,因人施教,使学生自觉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卢新民.浅谈预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4(6):64.

[2]陈礼兰.浅谈小学语文预习案的设计[J].家教世界,2012(14).

作者简介:

张瑜,安徽省宣城市,宣城宁国市开发区小学。

猜你喜欢

预习兴趣小学语文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