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渗透

2018-10-23张崇

考试周刊 2018年92期
关键词:渗透方式中华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结晶,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资源,需要我们广大教学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慢慢渗透给学生。在小学生语文教学课程中渗透一些浅显易懂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升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本文在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就当前文化渗透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意见,旨在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推进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中华传统文化;渗透方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学改革力度的加大,中华传统文化以多种多样的文章风格编入到语文课本中,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对语文课文的阅读、理解、记忆、背诵等多种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传递给学生们,增加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和素质。而在小学教育中,和中华传统文化较为密切的就是语文教育,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尤为重要。

一、 小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具有独特的文化气息,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自古以来,对青少年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教育都是靠着语文来传承。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修养。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部分领导未高度重视,师资队伍水平相对较差

本文作者通过多方面的实地调查发现,当前在很多小学语文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并未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使得中华传统文化不能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另外,由于地方经济等诸多原因,在小学任职的教师大多是年龄较大的教师和刚刚入职的本科毕业生,缺乏中间力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认识并不是非常充分,语文教学整体水平不高,这是导致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差的主要原因。

(二) 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传统文化渗透力度不足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学改革力度的加大,已有相当一定数量的年轻教职工走进基层,加入到农村教学中来。但由于长期传统教学方式的深深影响,以及教师片面的追求提高成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是根据课本中的内容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也只能是课本中的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往外扩展,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型。另外虽然一些学校实施了中华传统教育,但在开展的过程中未投入相应的力度,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阻碍。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

(一) 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在当前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只重视小学生的升学率,只是过度重视学生成绩,不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意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不重视。所以,学校应当首先转变这一方面的错误认识和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深入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以课程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相应的补充,进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学校还应当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加强教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通过采用多方面相结合的方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加大对中华文化传统的渗透。

(二) 采用多种文化渗透方式,加强传统文化渗透

1. 从趣味汉字开始,激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中国的文化与汉字的发展密不可分,正是汉字以千姿百态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记录了中华传统文化,才得以让我们能够知道几千年前古人的先进事迹,世代相传。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也主要是以识字为主,此时也是激发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通过对不同汉字的组合,将汉字中所蕴含的含义对学生准确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感受汉字带来的乐趣,让学生在感受汉字乐趣同时逐步领略、感悟学生主动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真正热爱祖国的文化。

2. 品味诗歌之美,帮助小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古诗词是古代人类的智慧结晶,它以独特的手法真情流露地表达了古代人们的内心,借此来歌颂中华传统优良品德。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们感悟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美,诗歌中流露的情感,体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再配以优美的音乐伴奏,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切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想,以此让学生对诗歌产生学习兴趣。诗歌的形式多样,在每一句中都蕴含着浓厚的中华文化传统文化。教会小学生如何品味诗歌之美,可大大促进对优良传统文化的感悟。

(三) 利用多媒体产品,带小学生欣赏中华文化传统遗迹

随着多媒体产品的广泛应用推广,拉近了众多人之间的距离。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将中华文化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传统文化遗迹以一种活灵活现的方式傳递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在轻而易举中就能接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历史遗迹(例如背景长城、故宫、圆明园;西安兵马俑;河北赵州桥;苏州园林等等),课文与实践相统一,图文并茂,被美景和雄厚文化底蕴所渲染的学生们,必定能够激发心中对中华传统优良文化更真实的感受,使学生通过眼睛和心灵的体会欣赏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需要我们的传承和发扬。作为教师通过对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我们有义务带领学生欣赏和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播种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奠定一定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任宏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8(6):43-44.

[2]张培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式[N].科学导报,2018-03-16(B02).

[3]刘远征.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8):60.

作者简介:

张崇,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渗透方式中华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