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策略

2018-10-23李宗芬

考试周刊 2018年92期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

摘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推广和实施下,对于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发生变化,由应试教育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积极参与学科学习活动。课改后的学习主体由授课教师变为学生。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特别是在进行中高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授课模式,以丰富有趣的课堂内容吸引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自主学习。教育工作者如何做才能引导学生更快的转变个人学习角色,投入到新模式的教学工作中,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策略

一、 恰当选择组织方式,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途径

大多数高效课堂通过抛出问题,学生自由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协作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达到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掌握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是目前高效课堂采用比较多的比较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小组教学需要我们建立一个氛围和谐、相处团结民主的学习小组,这样才能有利于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对于学生的分组,要在保证小组力量均衡的基础上对全班学生进行划分,4-6人为一组,划分依据可根据学生的个人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为了增添小组凝聚力,各学习小组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自己组取一个富有含义的名字并制定小组口号。

二、 课堂情境的创设

针对于小学生心理发育状态,通过创设课堂情境来进行小学语文教育是必要的。将课本内容与相应的场景相融合,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体验课文中的情感,理解书本中的内容。只有教学内容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才能让其更加主动的去学习和思考,并与授课教师形成互动达到一个良好的氛围。一个对于学生来说充满吸引力的课堂情境该如何创设呢?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认为从三方面入手:第一,通过学生自己角色扮演课文中故事的角色,并且亲自演绎故事的发展,这样可以切身体会到课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对学习课文中的知识充满兴趣。这样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模式,让课堂的主体由教师变为了学生,既刺激了学生主动学习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让学生的潜力得到了发挥。第二,引入竞争机制式教学模式,通过一些竞争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刺激学生的好胜心。良性的竞争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思维敏捷能力。第三,通过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建新的高效的学习环境。

三、 开发语文教育资源,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第一,通过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搜索更多教育资源。教育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广泛应用,传统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模式,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新模式才能满足语文教学的新课程改革。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对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将其应用于教学课程,丰富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下载课程相关的音视频辅助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例如,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时,学生可以通过视频中的画面去理解课本中讲述的内容。第二,通过课本中没有的生活经验来丰富语文课堂内容。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课业压力小,课余时间多,教师不但要将课本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知识、学习知识。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内完成,课外学习也是提高学习语文应用能力的重要部分。

四、 开展实际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年的实际教学中我们总结出经验,课堂教学的内容有限,很难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知,所以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多多参加一些有益的课堂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是课改理念下亟待推广的部分。根据日常语文课程的安排,授课教师可以紧密结合课程进度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例如在课堂中穿插一些课本剧。将课本中有趣的内容进行改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故事内容改编、选择角色以及最终的表演。学生通过对角色的理解,对故事的表达,在整个故事的演出过程中,更深层次的达到了对课文知识的理解能力。除去课堂中可以进行的教学内容,布置课外实践活动作业也是授课教师可以尝试去做的部分,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刺激大脑更容易产生一些奇思妙想,大多数创造性的想法就在玩乐中产生了。小学生相对来说课业压力不大,课外时间充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正确引导学生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课外实践活动小组去学习新的知识培养创新能力与大家交流经验,而不是单纯的玩闹之后没有收获。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针对此次实践活动进行分析和总结经验,这样学生在实践中便会获得更多的知识,既丰富了课余时间又丰富了思维。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都会得到提高,我们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自然可以达到。

五、 建立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没有相应评价机制的建立,大多数的课堂氛围会变得比较沉闷萎靡,没有学生勇于发言,只得由教师自问自答式讲解课题。反之,建立评价机制,在课堂活动中将小组与小组之间、小组内成员个人之间表现进行记录评比,并给予一定的激励政策。关于如何进行评比,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打分,从而刺激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发言积极,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六、 结语

综合上述来说,在新课改的理念下需要授课教师响应素质改革,才能更好地做到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策略的优化。提高应试成绩应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前提,只有在学习方法上发生改變,才能得到希望的效果。将关注点从学习成绩转到学科教育的综合作用上,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能力,从而推动一个良性的语文教育事业发展循环。

参考文献:

[1]徐丹英.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7):138-139.

[2]柯镇林.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科教文汇,2013(23):180-186.

[3]张丛.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3):449-551.

作者简介:

李宗芬,山东省日照市,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新课改理念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
新课改理念在高中地理习题课上的运用
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写作兴趣的实践与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基于新课改理念下中职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