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市特色小镇的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2018-10-23董新正

价值工程 2018年33期
关键词:特色小镇融合发展

董新正

摘要:特色小镇作为产城一体化的创新发展模式,在近些年来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政策支持,济南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优选出“十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小镇。文章以济南平阴县的著名特色小镇——玫瑰小镇和阿胶小镇为对象进行研究,总结了济南市发展特色小镇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为后文的对策建议提供依据。最终,从经济财政、特色发展、生态环境、文化建设、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有益于济南特色小镇发展的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

Abstract: As an innovative development model of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city, characteristic towns have been highly valued and supported by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in recent years. Ji'nan actively responded to the national policy and selected ten town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takes the famous characteristic town of Pingyin County, Ji'nan, Rose Town and Donkey Hide Gelatin Tow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faced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 towns in Ji'nan, and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the future. Finally, from the aspects of economy and financ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model of ecology, culture and tourism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in Ji'nan.

关键词:特色小镇;玫瑰小镇;阿胶小镇;融合发展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town;Rose Town;Donkey Hide Gelatin Town;fus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99.27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33-0079-03

0 引言

近年来,特色小镇作为我国发展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创新性举措以及重要的招商引资平台,受到中央及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17年2月和9月,山东省公布了第一批、第二批共109个特色小镇,其中济南市特色小镇数量为10个,在全省主要城市中所占比率比较低,但是各具特色,总产值位列前茅。2017年3月25日山东省出台了一系列特色小镇创建方案,并在用地、财政、金融和人才四个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1 济南市特色小镇建设的基本情况

第一批济南市特色小镇:济阳县崔寨智慧物流小镇、平阴县玫瑰小镇、历城区西营生态旅游小镇、长清区马山慢城小镇。

第二批济南市特色小镇:商河县贾庄高端精纺小镇、平阴县东阿阿胶小镇、济阳县孙耿有机食品小镇、长清区归德镇建筑产业化小镇、天桥区桑梓店智能制造小镇、章丘区文祖锦屏文旅小镇。

1.1 玫瑰小镇的发展模式

1.1.1 小镇现状简介

平阴县玫瑰种植已有1300余年历史,是全国闻名的“玫瑰之乡”。玫瑰小镇以玫瑰产业为依托,以旅游产业为导向,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民俗宗教文化为资源基础,突出平阴“玫瑰之乡”的鲜明特色,将玫瑰小镇打造成集生态观光、产业集聚、休闲度假、教育拓展、宗教文化、民俗体验于一体,吃、住、娱、乐、购功能齐备的旅游综合服务小镇。

1.1.2 发展优势

①产业优势。

玫瑰產业作为小镇特色产业,是本地传统产业的历史产品支柱,更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优势产业。已成为特色小镇在自身发展中的助推剂和在与外部竞争中的绝对竞争力。

②政策优势。

平阴县于2013年制定实施了《平阴县“十二五”玫瑰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县玫瑰面积发展到5万亩,鲜花总产量达2万吨,年收入达到3亿余元。“十二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500亩玫瑰良种优质苗木繁育基地、6000亩玫瑰花生产基地、开展5000亩中国玫瑰生态观光园建设。2017年1月23日,山东省政府官网公布山东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平阴玫瑰小镇入选山东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国家大力扶持特色小镇发展。

③资源优势。

平阴县作为全国知名的玫瑰之乡,拥有玫瑰湿地公园、玫瑰特色产业园等独特建设,为平阴县玫瑰小镇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优质的旅游资源。特色小镇属济南市,临近济南市区,交通便利,为其旅游业发展和商业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成为在发展与竞争中的绝对优势。

1.1.3 发展困境

①老龄化现状明显,人才流失问题严重。

平阴县临近济南市区,虽较县城而言发达许多,但年轻人大多外出谋生,很少留在镇中。据实地调研结果发现,镇中多数为老年人,人口老龄化严重。另外也因为小镇建设没有充分吸引年轻人参与,导致人才外流严重。

②产销链接不紧密,容易造成产品滞销。

平阴县小镇的玫瑰销售渠道少,大部分农户的出售方式是就地等待外来收购人员前来收购,这就导致玫瑰的出售十分被动,若收购人员不来,则玫瑰很难销售。

③宣传力度不到位,致使小镇知名度低。

根据团队实地调研、填写问卷情况来看,来小镇旅游的外地游客比较少,多数为本都居民,对特色小镇的了解程度也很低。可见对内外的宣传工作都没有做到位,导致玫瑰小镇知名度偏低。

④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民生活设施缺乏。

当地政府注重加强小镇特色,却只关注其表面发展,所以把建设重点放在了外表华丽而不实的设施上,基地虽已建设完工,却只有华丽外表,内部空虚无人,而小镇实际的人民生活设施缺乏,导致小镇人口流失严重,发展迟缓。

1.2 阿胶小镇的发展模式

1.2.1 小镇现状简介

东阿镇以阿胶原产地“阿胶之乡”著称,是一个拥有特色产业的小城镇,1999年阿胶镇荣获“中国阿胶之乡”称号,阿胶成为阿胶镇最亮眼的名片。其阿胶特色产业实力雄厚,独一无二,使得阿胶镇与景德镇、茅台镇共同列为中国三大特色古镇。

1.2.2 发展优势

①产业优势。

小镇建设以阿胶产业为主导,前端为驴养殖业、中药材种植加工延伸,后端向养生、文化、旅游扩展。小镇打算构建以阿胶产品与健康旅游双合作的双引擎产业体系。阿胶镇以阿胶产品为龙头,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引进战略投资。

②政策优势。

2016年9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创建特色小镇实施方案的通知:对我省特色小镇的建设提出了具体定义和要求,特色小镇是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

到2020年,山东省创建100个左右产业上“特而强”、机制上“新而活”、功能上“聚而合”、形态上“精而美”的特色小镇。东阿镇对其自身发展有着独特的见解,将其重心放在民生方面,提出了“康养设施建设”的比较独特的小镇建设方向。

③资源优势。

阿胶镇位于鲁西泰山西,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境内有狮耳山、黄石山、少岱山等景色秀美的自然山体,也有狼溪河、济平干渠等丰富的水质资源,更有丰富的古迹留存。东阿阿胶小镇十分注重对历史遗留的自然景观的保护和改良,并不断对大部分历史建筑与古楼进行维护。

1.2.3 发展困境

①资源利用待整合,产业体系待完善。

阿胶镇无论是自然资源、文化资源,还是产业资源、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厚,但缺点也渐渐显现。阿胶镇虽然拥有丰厚的各项资源,但政府没有做到将各项资源有效整合,从而使得各项资源优势白白浪费。阿胶产业体系不够完善,产业化水平不高。自然抑制了阿胶产业做大做强的步伐,属于本地产出的阿胶不能利用好自身优势,也必然对特色小镇的发展带来相应的弊端。

②宣传方法不到位,对外吸引力薄弱。

政府盲目宣传,财务透支,不利于小镇的下一步发展。政府只有开发想法,却因宣传环节的缺失导致资金匮乏。甚至导致部分当地居民也并不很了解本地的特色产业以及在此特色产业下特色小镇的发展。

③不在自身下功夫,核心竞争力不强。

阿胶镇目前以阿胶为核心的主导产业——福胶品牌的影响尚待挖掘。此外,东阿阿胶作为东阿镇特色产业,并没有将属于阿胶镇本身品牌产业做大做精,反而市场上存在许多阿胶品牌同其竞争,使得福牌阿胶在市场上竞争压力颇大,影响力也无法达到相应要求,自然使得福牌阿胶无法在阿胶市场站稳脚跟。

2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现实困境与问题制约

2.1 缺乏宣传手段,没有良好的建设平台

就目前来看,特色小镇企划依然没有进入大众的视野之中,其中的问题就在于,每个特色小镇都还停留在自己个体的宣传上,它们没有一个系统的、整体的宣传平台,也没有比较有效的宣传手段。想要提高知名度,只能靠自己瞎吆喝和特色产业的吸引。提高全国的知名度,建立效果良好的宣传平台,不仅需要每个特色小镇共同的努力,也需要济南市政府的足够重视与支持。

2.2 吸引力太低,导致小镇竞争力不足

特色小镇当地政府为了达成特色小镇评选标准,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式填鸭式的特色产业、文化、旅游业的表面发展,甚至有些项目没有完成内部建设就匆匆问世。导致这些所谓的“小巧、优美”华而不实,目前也只能吸引特定人群,面对全国各地著名的景點景区依然没有显著的竞争点与足够的竞争力。

2.3 只顾表面华丽,忽视了发展经济的重要

仔细思考,国家之所以发布一系列特色小镇相关政策,大力支持特色小镇相关发展,并不是为了让我国成为一个旅游大国,而是希望各个特色小镇能够以一种自由,创新的方式,脱离经济发展的大列车,独立的发展壮大,从而另辟蹊径,全面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而现在,特色小镇的发展很明显的脱离了轨道,部分特色小镇以外表的华丽为主,经济发展为副甚至在更低的优先级,大家都为了一条噱头疯抢,却忽视了最重要的经济的发展。

2.4 缺乏正确引导,市政府针对政策空缺

在资料查找过程中发现,针对济南市特色小镇的发展政策中,有来自国家、本省的或是小镇内部自身出台的政策,在济南市针对特色小镇发展的扶持政策比较空缺,这就远远落后于青岛市一大截,重于开发,缺乏引导,是阻碍小镇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3 实现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

3.1 深入发展特色,加强内外宣传

当地政府应加强小镇内部居民对“特色小镇”这一定义的了解,加强宣传本地小镇的特色所在,激发居民对小镇的归属感和奉献精神,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发展。在注重内部宣传的同时,更要着力于打开对外宣传的窗户,宣传小镇发展的优越性,吸引更多资源流入。

3.2 重视生态保护,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

在招商引资及发展本土企业时需注意产业消耗,严拒污染产业,从源头防治。合理规划产业区,保护自然风景,对部分重点地区可建立自然保护风景区。作为以旅游业为主的特色小镇,天然的生态自然景观更是先天的优秀竞争力,因此决不能为了快速提升竞争力而破坏了自然生态。

3.3 以特色发展经济,以经济发扬特色

在特色小镇的经济发展与建设中,应时刻围绕本地特色主题,深入分析自身优势,并对“特色”进行深度包装,从而产生更多更大的价值。当经济得到有效的发展之后,再将资金回执到特色产业的发展当中,建设更多具有吸引性的特色项目,达到经济与特色互相促进发展,形成长久产业链。

3.4 加强文化建设,培养小镇特色文化

特色小镇各地增加文化建设投资,加快和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的同时强化管理,建立和完善文化建设管理体制,努力挖掘小镇历史文化,寻找遗漏的文化遗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构建现代营销体系,后期还需改造和完善文化市场,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

3.5 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战略

当前,特色小镇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载体。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产城融合、平衡发展。“产”是灵魂,“城”是肉体,二者缺一不可。只有“产”就会导致小镇缺乏稳定消费人群,商业配套设施很难发展起来,小镇生活不便利;而只有“城”会造成没有嵌入的落地产业和文化底蕴,容易出现“鬼城”,就会出现“好山好水好寂寞”的窘境。一个成功的特色小镇,正是要“望得见山、望得见水、望得见乡愁”,在优美的山水风景之上,也能看到当地浓厚的文化底蕴。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战略,是从近些年全国各地的特色小镇的发展中所归结出的经验谈,也是当前济南市主力推动的特色小镇发展方向。

參考文献:

[1]闫文秀,张倩.浙江省传统经典产业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与经验借鉴[J].上海城市管理,2017,26(6):55-60.

[2]高树军.特色小城镇建设发展研究——以青岛海青茶园小镇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7(3):40-44.

[3]林玮.特色小镇建构的四种理论形态:发生、阶段、类型与功能[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7,1(6):58-66.

[4]陈建忠.特色小镇建设重在打造特色产业生态[J].浙江经济,2016(13):9-10.

[5]刘国斌,高英杰,王福林.中国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路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98-107.

[6]周晓虹.产业转型与文化再造:特色小镇的创建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7(4):12-19.

[7]田娟.特色小镇研究的文献综述及展望[J].中国经贸导刊(理论版),2017(35).

[8]徐剑锋.特色小镇要聚集“创新”功能[J].浙江社会科学,2016(3):42-43.

猜你喜欢

特色小镇融合发展
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与发展探索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校园文化视角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