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

2018-10-23王寅

考试周刊 2018年92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模式问题

摘要:近些年来,新课程教学改革在我国各级学校中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程、新的课程标准给中国教育界带来了一股清风。本文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希望可以为新课程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做出贡献。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问题;原因

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影响非常深远,但是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们全面发展的需求。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仔细研究这些问题,然后通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式,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扬弃,才能够促进中国教育走向新时代。

一、 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师中心论

教师中心论这种教育思想是由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提出的,而与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提出的学生中心论有很大的不同,这两种教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地位认识的不同。我国延续了数十年的传统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中心论的具体体现。传统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教师中心论。

教师中心论,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為了维护当时封建专制社会制度而提出的一种教育理论。他们认为,教师掌握了人类传承了数千年的文化与知识,是文化和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肩负着传递社会文化信仰的责任,天然就是专职与威权的维护者与践行者,因此教师才是居于教学中心地位的角色。教师决定着教学的内容、方法,控制整个教学的进程和节奏,学生是被管理的,需要服从于教师的威权,如此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职业、道德要求的人才。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服从者,教师是教学的主宰者。教师用统一的、固定的规则去约束所有学生,用灌输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知识,同时也将自己变成了威权的象征、知识的媒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师生关系,不是平等的,而是一种依赖关系和等级关系。践行这种教学模式,必然将学校变成标准化的工厂,生产出一样的商品。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没有教学积极性,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都是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为了满足我国发展而产生的人才需求,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足,全民受教育水平不高,导致我国必须要沿用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师中心论的教学理念。目前,我国教育中产生的问题,究其根本,就是源自传统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先天弊端。

二、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上文中,我们讨论了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表现,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些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 传统教学模式过度重视书本知识的传递

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认知真理是一个反复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了满足考核的需要,将课本知识当作了教条和圣经,看作是不能质疑的、只需要记忆和熟练使用的绝对真理,让学生们无条件相信这些真理。但是,实际生活中的情况非常复杂,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会让同一个问题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并不是仅仅依靠一两个概念就能够解决的。传统教育模式不重视直接经验的获得,也就是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实践过程,认为学生对于知识的思考和认识是可有可无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就没有被重视,学生之间的感情和师生之间的感情就逐渐淡化。同时量化式的分数评价标准成为了衡量学生在校表现的唯一尺度,学校和教学管理要求整齐划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灌输式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让他们的自主学习思维受到了极大影响。这种极度重视书本知识的课本本位教学思想一定会导致教师重视理论、轻视实践,重视理性思维、轻视感性思维,重视结论掌握应用,轻视理论推导过程的现象,极大影响了学习现代科学最需要的归纳演绎能力的掌握。

(二) 传统教学模式过度强调教师本位

教学与学习,老师和学生,是所有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两对关系。这两对关系,包括学生和教师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相伴相随的教学关系。在对待这些关系上,传统教学模式过度重视教师的教,所有的关系都是以教师为主,形成了教师本位的制度。教师本位的教学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给了教师充分的发挥空间,教师可以完全掌握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测评,但是反过来,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由教师的水平决定。如果教师水平不好,就会大大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同时这种方式也会大大影响学生们学习积极主动性的培养。很多学校一直都强调学生消化吸收教师上课所讲的内容,把学生当作被灌输的存储器,忽视了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甚至学生还学不全教师所教的内容。学生一些敢于突破传统的新想法和核心观念被忽视,作为认知主体的主体地位被剥夺,学生的主动性无从发挥,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

(三) 传统教学模式过度强调教案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校当成了一个生产统一标准产品的工厂,按照固定的模式,把个性鲜明的学生塑造成一个个标准相同的产品,其图纸就是教案。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的开展是围绕着教案展开的,每一堂课,每一个阶段都必须要按照教案来进行。只要教案完成了,教学目的就达到了,至于学生是不是真正成长了,是不重要的。因此,教案本位也就是教师本位,其反映的是教学为主,而不是学生学习为主。

三、 总结

传统教学模式没有突出学生学的重要性,也不利于开发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更加不利于教育水平的提升,必须要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够让教育面向新时代,让新课改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林书兵,张倩苇.我国信息化教学模式的20年研究述评:借鉴、变革与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09):103-110+117.

[2]田爱丽.转变教学模式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于“慕课学习+翻转课堂”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2016,37(10):106-112.

作者简介:

王寅,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模式问题
论微课理念下的中职数学教学
导游实务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优劣比较分析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PBL教学法在中医药院校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