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铁物流组织形式和运营模式的分析研究

2018-10-23王龄萱

价值工程 2018年33期
关键词:组织形式运营模式

王龄萱

摘要:随着高铁行业的发展,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日常出行,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当前,我国快速铁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推动高铁运营多元化的经营,提升了物流组织的能力。因此,在高铁物流组织过程中,高铁管理单位需要充分分析市场需求,优化高铁运能资源,选择现代化运行模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speed rail industry, people's daily travel has been greatly facilitated, providing a new profit growth poi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At present, the scale of China's rapid railway network is continuously expanding, promoting the diversified operation of high-speed rail operations and enhancing the capacity of logistics organizations.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high-speed rail logistics organization, high-speed rail management units need to fully analyze market demand, optimize high-speed rail transportation resources, and choose modern operation mode to adapt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关键词:高铁物流;组织形式;运营模式

Key words: high-speed rail logistics;organizational form;operating model

中图分类号:U2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33-0041-03

0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高铁行业发展十分迅速,物流组织形式日益的丰富,高铁物流货物呈现出批次多和多样化的特点。我国铁路建设的长期规划中:预计到2020年,我国高铁长度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的人口,高铁网络基本形成。高铁的全面建设为全国高铁物流组织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将给物流行业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对高铁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一旦出现货物损坏或者延期的问题,就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本文结合我国高铁物流组织和运营模式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论述。

1 高铁物流组织模式和运营模式

高铁物流组织模式主要利用鐵路进行多元化经营,实现城际间当日达或者次晨达包裹快运模式。根据当前发展的现状,高铁物流方式主要建立在我国高铁网的基础之上,主要以多元化经营方式为主,中铁快运的运营,顺丰和EMS等物流企业都与铁路部门签订了相应的协议,具体保证协议运输模式与整体包租两种方式。其中协议运输就是高铁为物流公司提供站到站运输业务,进行按件处理与收费。整体包租就是铁路管理部门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中标企业,然后签订合同,按照整体包租空间进行收费,这种方式实现了大批量物流业务的运输。在车辆运营现在可以分析出可行方式主要4种:混合客货运输、专用车底开行快运专列、利用既有动车底开行快车、旅客列车上加挂专用车。

根据当前高铁物流发展现状,在高新技术支持下,朝着一体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建立完善的高铁区域物流网络,能够集中优势资源,建立完善的铁路区域物流网络和物流基地,满足物流园区和配送点的基本需求。我国高铁物流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还没有完全形成现代化的供应链体系。因此,高铁物流组织要合理划分物流区域,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提升我国高铁物流行业的竞争力。

2 高铁物流组织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铁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较多的经济价值与就业机会。但是就目前而言,高铁物流面临着严峻形势。

第一,物流快递市场竞争激烈。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过程中,推动了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物流货运周转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由于铁路航线的特殊性,管理体系不健全,高铁市场份额不稳定。而公路和航空物流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竞争中占有比较明显的优势。铁路在中长途市场附加值市场没有明显的优势,在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比较严峻的挑战。

第二,门到门服务能力比较差。高铁物流在运输干线上存在比较大的优势,但是在门到站、站到门的环节中,具有很大的劣势。在我国物流快递行业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很多快递公司设置了相应的网点,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客户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需求。但是高铁物流组织模式主要局限于城市主城区,没有建立下一级周边县市的终端网络,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实际的服务质量,甚至损失了边远地区的货源,对高铁物流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第三,缺乏专门的运输车辆。在我国高铁物流发展过程中,主要通过高铁确认车和图定车组两种业务开展业务,并且有的高铁主要满足于旅客运输要求,从而降低了高铁车厢空间的利用率,影响了货运速度,无法充分发挥高铁运输的优势。在高铁运输货物摆放过程中,集装化作业水平比较低,并且由于高铁特殊的车门和车厢设计,对货物机械化作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大大降低了实际装卸的效率。

第四,缺乏专业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在进行高铁站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没有从长远考虑,不能满足实际货运的基本要求,尤其不利于货物的储存、集散以及搬运工作,再加上缺少相应的车辆和设备,尤其在认车快件中,主要采用人工装卸的方式,降低了实际作业效率,不仅实现规模化的操作。另外,从高铁列车停车时间来看,由于到站停靠时间比较短,导致无法满足快速装卸的基本要求,很难处理好相应的细节,不利于对运量规模较大的货物运输。

第五,行车组织难度比较大。对物流行业来说,夜间是非常理想的运输时间,但是这会与高铁综合维修天窗的时间段出现冲突。根据我国高铁运营实践,一半安排在7:00-22:00,维修时间在24:00-4:00,因此,高铁货物物流主要集中在22:00-24:00和次日4:00-7:00两个时间段,为了缓解其中存在的矛盾,主要采用一线维修和一线运行的方式,但是一旦出现货物运量大的情况,就无法按时完成装卸任务,对客运高铁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大大增加高铁日常调度的难度。

3 高铁物流组织方法分析

在高铁物流组织过程中,组织调度人员需要根据高铁实际的运送方式,结合不同形式进行合理的搭配,实现集装单元化设备和信息设备的优化配置,不断明确高铁物流服务对象,不断丰富核心业务功能,满足当前高铁物流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3.1 高铁物流设施设备组织

第一,物流快递货物种类。就目前而言,高铁物流主要以运输包裹和小件快递,这决定了高铁所承运的货物种类。由于物流快递服务具有高附加值的特点,货运需求批次很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对运价敏感度低,但是对时间敏感度比较高。根据当前高铁基础设施和设备的运行情况,高铁物流货物种类可以以信函文件、紧急小件、电子商务等产品为主。在进行业务拓展过程中,可以运输精密仪器或者生鲜产品等。

第二,高铁物流快递组织形式。首先,高铁确认车,利用列车大件行李存放处,通过内部存在空间提供站到站单向的快件运输服务,但是物流公司需要做好货物的安检、接货工作,确定好列车的行驶时间,降低实际的运行成本。但是受到实际发车时间、频率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控制业务服务范围。其次,固定动车组,就是利用车厢的座椅、吧台空当处,摆放大件行李,可以实现城际之间的当日达的经济物流。但是由于货物空间有限,并且高铁对货物的体积和重量要求很高,需要进行严格控制,提升物流运输质量和速度。采用这种组织形式,不会对游客流线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再次,采用客货混运的方式,就是把乘客和货物编组在同一趟高铁列车中,通过这种方式,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提升线路利用能力,提升列车的承载能力,比较适用于高频次和货流波动比较大的货物运输。但是这种组织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就是货物与乘客都在一个站台上,在加上高铁列车停站时间比较短,会出现交叉干扰的问题。这就要求物流人员准确装卸货物,对客运高铁进行必要的改造,满足实际货物物流的基本要求。最后,开通货运专列。为了满足大规模和集中化货物运输,高铁物流组织管理部门可以开设专门的货物班列,进行独立运输,可以根据客运运行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分析,提升线路的利用能力。采用这种组织方式,需要建立模块化和标准化的装卸标准与要求,实现货物快件的无缝衔接,但是改造难度比较大,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

3.2 高铁物流设施设备条件分析

第一,做好车辆设备管理。对高铁而言,为了保证车辆运行安全,会对车辆轴重进行规范与限制。因此,在进行高铁物流组织过程中,需要配备专用的车载信号设备,结合高铁货运列车的特点,对高铁列车进行改造升级,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基本要求,相关物流装备不足,限制了高铁物流服务的开展。其实,中铁快运与顺丰早在2017年6月就联手打造一款中高端快递产品进行过深入的交流,但是在动车组列车上没有适合装载快件的货运设施,所以一直没有成行。直到2017年9月,“复兴号”开通,列车车厢内配备了可以装载专箱的快运柜,每个快运柜可以容纳20个专箱,在所有高铁车辆上使用新技术还是需要时间的。

①从轴重方面来看,需要进一步降低列车能耗,降低车辆结构的振动,提升高铁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升车辆与线路的维护能力,明确列车的技术参数。

②从车内结构来看,保证货运动车组与客运动车组技术匹配。为了进一步提升地板承受能力,提升拆卸速度,设计人员需要安装集装单元固定装置,然后设置相应的火警监控系统,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对货物进行动态的监测,安装相应的监测报警装置,防止出现装载不均衡的问题,然后设置相应的空调设备。

③做好车门设计,在进行车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集成化设计,对车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满足货物运输的基本要求,便于货物装卸。

第二,车站设施设计。为了满足实际运输的基本要求,不断改造既有的设备与设施,确定每个站台承重和装卸时间,明确图定动车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客流交叉干扰大,明确货物装卸作业区域,保证中间站台的良好连接。针对既有的站台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提升铁路设施利用率,满足客货混运的方式,提升信息联络的效率,保证行车安全。另外,现有的货梯和安检设施不匹配,现有的高铁电梯只运送旅客和随身行李,而且任何进入高铁运输的货物都必须进行安检,现行的安检机宽度只有0.8米,高0.6米,明显满足不了一些超宽超高货物的安检,车站缺乏快速装卸设施,由于高铁停留的时间往往只有不到5分钟,极短的时间内如何快速集装化卸货。在装卸量进行安排过程中,要满足实际物流基本需求,防止影响到后续装卸流程,降低对客流造成的不利影响。在进行既有货运站改造过程中,需要结合高铁运行的特点,选择最佳的货运专列形式,满足实际运输的基本要求。

第三,做好信息设备改造与优化。随着高铁物流信息化的发展,高铁物流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设备,做好物流信息采集和处理工作,不断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和无线射频技术等,建立高铁物流信息系统,做好物流产品沟通与查询工作,提升仓储管理能力,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运输信息处理效率。

综上所述,在高铁物流组织形式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高铁管理部门需要总结自身的不足與优势,坚持从顾客需求的原则,不断提升货运设备性能,提升改进技术,保证物流的畅通性,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满足物流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曾晶.高铁物流与航空货运衔接探究——以西安市为例[J].交通企业管理,2017,32(04):73-76.

[2]孙逊.全国高铁物流基地网络布局规划研究[J].铁道经济研究,2017(01):10-14,19.

[3]邹中翔.西安铁路局高铁物流规划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7,19(01):9-15,20.

[4]苏娟,魏昕.高铁对我国物流行业的影响[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34):74-75.

[5]王义贞.对高铁物流的被动格局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初探[J].商,2015(19):250,189.

猜你喜欢

组织形式运营模式
电类实验课程的有效组织形式和方法讨论
浅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