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教科书选用制度比较研究

2018-10-23陈倩方成智

学理论·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科书比较

陈倩 方成智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美国、德国和日本四个国家的教科书选用制度的概况,然后着重探讨了中国与其他三国之间教科书选用制度的异同。优化和完善我国教科书选用制度的策略有:加强教科书选用制度法制建设,保证教科书选用制度的民主性;凸显学校和教师的指导地位,强化教科书选用的专业性;推进教科书选用制度配套措施的改革,提高教科书选用的针对性。

关键词:教科书;选用制度;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1-0193-02

教科书选用制度是伴随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而逐渐形成的涉及我国教科书的编辑、审定、出版、发行以及供应、选择、使用等各个流程和环节[1]。同时也是整个教科书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教科书选用制度对我国教科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反思自身的教科书选用制度,广泛借鉴发达国家教科书选用制度的成功经验,以此促进和完善我国的教科书选用制度。

一、中国、美国、德国、日本四国教科书选用制度概况

(一)中国教科书选用制度概况

在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教科书选用制度,一切都是由国家进行统一规划、编辑和出版,所以这个阶段几乎不存在关于教科书的选用问题,也没形成相关的选择、使用制度[3]。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种教科书选用制度在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因此,我国相继制定了多个文件来改革和规范教科书选用制度。在1986年,我国将竞编选用教科书替代了统编通用教科书,这一改革适应了我国当时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4];1988年制定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编写规划方案》;1995年我国颁发了《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和选用的规定》的文件通知;2005年制定了《关于做好义务教育课程准实验教材选用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5]。相关具体措施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必须选用由我国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列入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的教科书。没有列入里面来的教科书,学校一律不得选用。然后根据各个学校的不同情况,由学校的校长和教师进行选用,在此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要给予一定的监督和指导。

2.各省、自治区以及市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成立教材选用审议委员会,负责和指导所在地区学校的教科书选用制度工作。教材选用审议委员会的成员应由校长、骨干教师、学生家长代表以及教育行政、科研人员组成。而且该成员要具有高级教师职务,对教科书选用工作流程十分熟悉,且与教科书编辑、供应、出版等方面没有任何关系。教材选用审议委员会必须通过民主程序产生,并对其结果要予以公布,并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备案[6]。

3.为了促进教科书多样化发展,对于每一个学科至少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科书提供给学校选择,每个学科的教科书一旦选定,在以后使用的过程中不得中途更换,如果不适合本地区学校实际情况,必须上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并审核批准之后,方可选用其他教科书等等。

教育部的系列相关文件逐步规范了我国的教科书选用工作,推动了我国教科书制度的发展。

(二)美国教科书书选用制度

美国每个州都有权自行选用教科书,州教育局有权选用一到八年级的教科书,九到十二年级的教科书通常是组织教科书选定委员会来选用[7]。但是,许多地方的教科书选用制度都会受到各州的制约。因此,根据其制约程度的不同,美国教科书选用制度类型主要分为四种:

一是完全自由选用。各学区的教育委员会不受州的制约,自由选用教科书。

二是必须从州的教育行政主管机构审查通过的教科书中,进行有限的选择。即由州先行审查教科书,列出州认可的目录书单,然后地方学区的教育委员会从书单中进行选用。

三是各学区教育委员会按照州制定的标准和建议,即在州规定的范围内,可以有弹性地进行多重选择教科书。

四是实行双重政策,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方式。小学由州选,而中学则由个地方学区的教育委员会自主选用[8]。

这四种教科书选用制度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教科书制度的发展,提高了各个州的教育质量。同时美国在各州会设置多个学习资源中心,给学校制定教科书选用制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三)德国教科书选用制度

德国教科书选用制度由16个州自行负责管理,在各地区中小学中,都有统一的课程标准,由当地的州教育研究所直接负责[9]。

在德国,出版社编写的教科书必须要通过州文化教育部审批,并以教科书目录的形式公布之后,学校或者教师才能进行选用,没有审批公布的,学校教师不得选用。德国对于教科书的选择权在中小学,教育行政部门没有权利进行干预[6]。

德国对于每一个学科,通常要出版多种类型的教科书,供学校和老师从中选择使用,各州学校可以从本州文化教育部公布的教科书目录中自由选择,也可以选择教师喜欢的其他州出版的教科书。

根据德国有关的协议,学校从获得许可的教科书中选购教科书可以享受12%的优惠率,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校的财政压力;同时学校校长会根据教科书实际损坏的情况来更新学校的教科书,以此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10]。

这些措施以及规定都表现出了德国对教育的高度责任意识感,认可了学校和老师在教科书选用上的重要指导作用,保证了德国教育的质量。

(四)日本教科书选用制度

根据目前日本相关法律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学校(包括公立学校、国立学校、私立学校等)都必须选用通过日本文部大臣审定合格或着是由文部省亲自编著的教科书。如果学校教师想使用一些辅助教科书的话,必须要在使用之前的一个月,由该校的校长上报到教委,并且得到了教委的批准才可以进行使用。没有通过文部大臣审定合格的教科书各学校绝对不能使用[11]。

日本制定的《地方教育行政组织与运营的有关法律》规定了:日本公立学校教科书的选用权由设置该学校的市町村或者是都道府县的教育委员会来进行选择确定,国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教科书选择权在该校的校长[12]。同时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需要对市町村教育委员会以及国立、私立学校校长进行教材选用的指导,以此来保证所在地区教科书的选用水平。

日本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一般以市或者郡为单位选用同一种教科书,每一级别只选用一种教科书,而且一本教科书原则上必须连续使用四年。

在高中阶段,教科书的选用相对而言有了很大的自由性和专业性,通常是由各学校老师自主进行选择和认定的。日本主要是为了培养高中学生自主自律的精神和避免大学升学考试整齐划一的现象发生。

日本对于不同类型的学校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教科书选用制度来管理和规范教科书的选用,大大提高了日本的教育质量,促进了日本教科书的发展,推进了日本教科书选用制度的多样化建设。

二、中国与美国、德国、日本教科书选用制度比较分析

(一)中美教科书选用制度比较

中国和美国在教科书选用制度上各有特色,但是在许多方面中国还需向美国学习。美国根据各州的实际情况设置了多种教科书选用制度来分别进行管理,有利于推进美国教科书选用制度的多样化建设,中国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美国实行的完全自由选用制度可以不受各州的制约自主选择使用教科书,中国却必须要选用列入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的教科书。因此两者相比:美国在教科书选用权上有更大的自由性和民主性。

中国在教科书选用的过程中,着重强调了教育行政部门对其监督和指导,以此来保证教科书选用的水平,美国却忽视了这方面的作用和意义。美国在各地区设置了资源中心,主要为各学校教科书选用制度制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是我国到目前位置还没有提供这类资源,这是我们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美国是根据各州不同的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教科书选用制度。因此,拥有学生数比较多的州在教科书选用政策上会进行过度干预和影响,强制占据美国教科书市场份额,从而影响了教科书选用制度的公平以及功能革新等。

(二)中德教科书选用制度比较

中国和德国在教科书选用制度上相同之处是:对于教材的选用都是必须要从国家教育部门审定合格的教科书目录中进行选用,不得从未通过审核的教科书中选择;而且对于每一学科要出版多种类型教科书提供给学校选择。不同之处是:德国在教科书选用制度权利上,教育部门不能进行干预,因此,相对于中国,德国教科书选用制度缺少教育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从而使得科书选用制度的规范性以及教科书的质量难以得到根本保障。

另外,在德国,教师是有权利去选择并使用他们喜欢的教科书,不是本州教科书目录的教材也可以进行选用,这在真正意义上认可了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指导地位,但是在中国,教师还没有这种权利,只能选用通过审核合格的教科书。所以,与德国相比较,中国教科书选用制度缺乏一定的自由性和专业性。

(三)中日教科书选用制度比较

中国和日本在教科书选用制度上也存在一些相似的地方。两国对于教科书的使用必须要从国家相关部门审批通过的教科书目录中进行选用;都会设置关于教材选用的教育委员会用来指导教科书选用工作。但是,日本对于每一个学科的教科书一旦选定就必须要连续使用四年的期限,中途不得更改,相对于中国而言,日本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实践性。

在高中阶段,日本教科书选用可以由各学校或者老师自主进行,主要是为了防止大学入学考试的一致性而采取的相关措施,但是中国还是一样必须从列入教科书目录中进行选择,因此,两者相比:对于高中阶段的教育日本给予了学校或教师很大程度上的自由性,强调了学校或教师的指导作用,增强了教科书选用的专业性。所以,中国在对于高中阶段的教育以及高考制度的完善等都还需要去不断地加强和努力。

三、思考与建议

通过以上中国与美国、德国以及日本三个国家教科书选用制度的比较,可以看出在教科书选用制度的发展和改革上面,国外许多制度和方法都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需要我国不断去实践、去探究、去创新,在其借鉴的基础上自主研究出更适合我国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教科书选用制度。综合我国与美国、德国以及日本的在教科书选用制度上的差异比较和分析之后,对于我国今后的教科书选用制度的发展和改革有了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教科书选用制度法制建设,保证教科书选用制度的充分自主权

虽然改革开放实行的教科书政策对我国教科书选用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我国当前对于拥有教科书选用权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国务院或者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而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并不能做决定去选择他们需要的教科书,这显然存在很大的制约性和有限性,缺乏一定的自由性。所以如果不加强法制建设,不运用法律制度和手段给予一定的保障,就很难实现教科书选用制度的规范化。因此,国家必须要不断加强和完善教科书选用制度的法制建设,扩大教科书选用的自由性,让各学校和教师都能有权参与进来,使得教科书选用制度朝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二)凸显学校和教师的指导地位,强化教科书选用的专业性

在我国教科书选用制度中,学校和教师选用教科书是有限定条件的,只能从国务院和省级教育部门审核通过的教材中进行选用,其他的一律不得选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校和教师在教科书选用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难以保证我国教科书选用的专业性。因此,国家要不断完善教科书选用制度,赋予学校和教师对教科书选用的真实权利,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需要的教科书,凸显学校和教师在教科书选用过程中的指导地位,做到真正认可学校和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从而有利保证我国教科书选用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保证各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

(三)推进教科书选用制度配套措施的改革,提高教科书选用的针对性

目前,影响我国教科书选用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考试制度,特别是现在统一的中考和高考两种考试制度。虽然这种考试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我国教科书的权威和地位,但是它从根本上却制约了学校自主选用教科书的可能性,而只能去选用考试规定的教科书,因此,国家必须要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体系,改进课程教学策略,调动各地区教育部门的积极性,推进教科书选用制度相应领域的配套措施改革,丰富高中阶段教科书选用的多样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教科书,进一步提高教科书选用的质量和针对性,实现教科书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谢艺泉.发达国家教科书选用制度及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2).

[2]张恰.我国中小学教科书选用制度现状分析与改革策略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8).

[3]袁春燕,陈恩伦.关于建立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选用制度的新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07(4).

[4]陈静.中小学教科书选用制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5]王婷.我國教科书选用问题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1(4).

[6]侯晓明.中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7]石鸥,李卉君.美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探究——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6).

[8]陈月茹.美国教科书选用制度的弊端及成因[J].全球教育展望,2004(4).

[9]康长运.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教科书选用制度[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周丽华,胡劲松.德国中小学教科书的审批和选用制度—以黑森州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02(11).

[11]刘琪.日本义务教育教科书选用制度和2002年度初中历史教科书的选用站[J].全球教育展望,2002(10).

[12]杨妍梅.日本教科书制度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2003(1).

猜你喜欢

教科书比较
打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教科书式(双语加油站)
藏起来的教科书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