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儒释道三家思想对中医的积极作用

2018-10-21郑云阳

健康周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中医传统文化

郑云阳

【摘 要】儒释道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思想,其富含哲理及各具特色的修计之术对启迪人们的智慧,培养高尚品格提供了哲学依据。在博大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释道三家为主的精神文化不仅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面貌同时也对各个领域,倒如医学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儒释道;传统文化;中医

1 儒家思想与中医

儒家思想与中医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儒家文化对中医医德的形成与发展上的积极作用上。医德是指医学活边中的职业道德,用来约束医者自身的道德与修养,实际上是一种职业道德原则。中国医德随社会历史的不断变迁变化,它的演进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并且它不仅仅受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也与当代主流文化思想有关。儒家文化中最核心的思想为仁爱思想。学者有云“纵观中医学发展之历程其兴衰每每与儒家相呼应,其学说也与儒家相汇通,其医者处处有佛者之风骨”。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对医德已然形成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儒家思想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这与中医医者不仅关注病人本身也关注四时节气还关注社会变化对人产生的影响相一致。儒家对“天地之性人为贵”的生命认知更是启示了作为医者应达到仁心与仁术的和谐统一。“医本仁术”,“德乃医本”。儒家的仁义思想成为医德的核心。而儒家文化中的“贵生”思想亦张调了生命的可贵与难得,启示了医者应在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济世救人的作用,永不忘求人疾苦的神圣使命。

医学是“仁术”,医者是“儒医”。《千金方》中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先发慈恻隐之心誓愿救领含灵之苦”。说明只有建立在仁心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仁术救世”。医者一旦缺失了医德修养犹如人只为行尸走肉。所谓:“德之不存,技将安附?”如果要达到化心与仁术相统一就要学会尊重生命,关心病人疾苦,时刻牢记命至贵于金的涵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同样对医者适用。另外,儒家恩想一直强调重义轻利的价值观,这又对医德中“济世而非谋利”的要求作出了指引。“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医无德不堪为医”无不体现出儒家的仁义思想对医家高尚医德的积极影响。因此我们应汲取和弘扬其积极因素使之永远成为医者行医路上的座右铭。

2 道家思想与中医

道家与中医发生关联有其内在的历史原因和内在的必就性。“医道同源”一直以来都彼津津乐道,那是由于医道两家的起源与体系都有着共通之处,这主要表现在医道两家有着共同的思想渊源。其中,易学,阴阳五行学说是传统医学和道教各自理论体系的源头。

2.1 易学与医道

中医界历来就有“医易想通”以及“医具易之理,易得医为用”之说。易学阐述天地万物阴阳动静变化之理,这与中医学中研究人体阴阳消长平衡机制有共道之处。这易学也同样是道教产生发展的思想源泉之一。道教的内外炼丹以及宗教神学理论无不贯穿着易学思维模式。

2.2 阴阳五行学说与医道

《黄帝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它汲取了陰阳五行学说理论用于医学之中,形成了中医所特有的“阴阳五行学说”。例如内经上的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离合论,阴阳系日月论等等七篇阴阳专论,为中医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易传.系辞传上》总结性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而内经中则有“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将阴阳的应象范围包罗无遗。

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同样也汲取了阴阳五行思想用以考察天地万物之性。曰:“天地之性,半阳半阴”。而《周易参同契》以卦交配阴阳五行又奠定了道教内丹术的理论基础。同样,阴阳五行学说也是道教内丹术的基础理论。并有记载云“丹经万卷,议论不出阴阳”。道教内丹强调逆修成丹即根据五行相生的颠倒关系进行修炼。

2.3 老庄哲学思想与医道

以老庄为核心的道家思想是道教的重要思想渊源,而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也深刻影响着中医的思想理论。如《内经》中:“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又如“心闲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这主要与老子的“清静寡欲”的思想相呼应。

3 佛家思想与中医

佛学诞生于印度,东汉明帝时经西域传入中土,魏晋以后,佛学广为流传并被本土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总结而成的诊疗医学体系。中医学植根于传统文化,佛学东渐也必然会对中医学的补充发展产生影响作用。

从起源上来看,佛学与医学有着共同的目的,即为解救芸芸众生,解救苦厄而生。在佛学传入中土后也带来了佛教医学,如《大藏经》,这部经书蕴藏着相当丰富的医药知识,汇集了生理解剖,药物,临证治疗,摄生保健等多方面内容,随着佛教进入我国之后就与我国到传统医学相融,对中医学体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作用。佛学中还有很多医学思想。如《增一阿含经》记载佛陀为诸比丘说风,痰,冷三大惑这与中医学上的六淫致病学说有相似处。并且在《佛说医喻经》中总结出:一识病、二知因、三予药、四令痊愈的诊疗理疗结构。这与中医学中的辨症治疗极其相似。

因此,讨论儒释道对中医产生的和极影响有补利为我国传统医学以及现代医学开辟新的思路,并有助于重新树立文化自信,非常具有现实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高衍义,高衍生,刘会风.儒家文化对中医的影响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23):17-18.

[2]朱爱松.从儒道佛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中医“治未病”[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0):4470-4473

[3]王烨燃,赵宇平,马晓晶,黄璐琦.浅析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内涵[J].中医杂志,2017,58(12):991-995.

[4]汪猛,翟笑枫.儒、释、道“无我”精神与中医养生[J].河南中医,2016,36(08):1315-1317.

[5]刘朝晖.中国古代医学与儒家、道家思想[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1999(02):10-14.

猜你喜欢

中医传统文化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相关问题分析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社区中医干预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