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死亡认知的维度

2018-10-21王铁石叶力于美芝孙浩儒

健康周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生死观儒家孔子

王铁石 叶力 于美芝 孙浩儒

【摘 要】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人生在世,一方面要追求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又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矛盾和困惑。正是这一现实感极强的矛盾和困感,迫使人们不断地追思和探求各种解决的办法,以摆脱生死难题的困扰,人的生存意义就在于把自己的生命向死亡抛掷出去再反弹回来而得到规定的。

【关键词】死亡认知;维度

死亡观是人类对自身死亡的本质、价值和意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世界观、人生观的有机构成部分,从总体上来讲,一般人的死亡观可分为两种。一方面,死亡是人类最大的敌人,具体表现在死亡使我们没有真正的自由,使我们失去一切,由于死亡是痛苦、陌生和孤单的,又是确定但无法预测,它会令人感到恐惧和憤恨不平。同时,死亡还会使人丧失信仰,成为生命的阻力;而在另一方面,死亡却是人类的朋友,因为死亡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死亡,并且只有在死亡之后才有真正的自由,死亡还是宗教界最大的帮手。在死亡面前,人们才会幡然醒悟说出真话,由于中西方文化和传统的宗教信仰迥然不同,反映在死亡观上也颇为明显。

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在中国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对生死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

孔子谓“杀身成仁”;孟子曰“舍生取义”;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庄子认为生是偶然,而死是必然,不必过于悲哀,中国共产党人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革命英雄主义的生死观。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明确指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生死问题是一个与人的一生相始终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吸引古往今来无数哲人智者苦苦思索的迷人的哲学问题,人生在世,一方面要追求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又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矛盾和困惑。正是这一现实感极强的矛盾和困感,迫使人们不断地追思和探求各种解决的办法,以摆脱生死难题的困扰,儒家意识到人的生死乃不得不然的现象,他们明智地主张对待生死应该超脱一些,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子路“死事如何”之问时说:“未知生,焉知死?”强调勿需追问死后之事,关心生而不必想到死,求知生而不必求知死。儒家“亚圣”孟子也说:“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不必过于关注和计较寿命之长短,只须致力于一己之修身立命。孟子还提出“正命”与“非正命”的观点,“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而死者,非正命也。”主张为自己的道德理念和信念而死,而不应因逆道非道而死。这和孔子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大体是一个意思。这种“知生”、“尽道”、“闻道”的观念表现出儒家生死观的鲜明的人本主义特色。

从总体上说,儒家未曾偏离生而喜、死而悲的情感套路,据《论语》记载:颜渊死,孔子深叹:“天丧予!天丧予!”感到痛苦万分。就个体生命而言,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死而不能复生,故儒家非常注重和讲究对死者的哀思和丧祭,对人的生死观持有正确态度,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它,重新认识死亡,拥有正确之生死观,即可知长寿未必可喜,死亡亦不足忧,应先做好心理建设,内心如是观想:死亡一事,从古迄今,上自君王权贵,下至贩夫走卒,乃至科学家、博学多能者,无一可幸免,任凭阁下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抑或家财万贯、富可敌国亦难逃一死,更何况平凡如我辈?若先具备此种认识,接受‘人皆有死之观念,并了知死亡之真相,方可祛除恐惧之心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长期历史沉淀,人们对死亡的看法也是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对死亡始终采取否定、蒙蔽的负面态度,甚至不可在言语中对死亡有所提及,它是不幸和恐惧的象征;而西方文化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基督徒由耶稣之死来升发对“天堂”,永生的信念,它们认为死亡就是皈依天父,他们这种对死亡的看法远比传统的中国人的看法积极得多。中国人对死亡的讳莫如深,使人们无法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死亡,“善待”死亡,面对死亡较多表现出的是恐惧,而非面对现实地接受,人类最早认识死是从生理学的角度,远古时代,人们以为一位一个人不会动作了,就是死了;后来人们发现没气(呼吸)了才是死;人类进化了,意识到心脏停止跳动才是死;而现代医学则以脑死亡作为人死的标志。受基督教影响的医学定义强调灵魂、肉体的二重性和人、兽差别,因此,人的死亡在于灵魂和肉体的分离,动物的死亡则意味着基本生物机能的终止,而《苏联百科全书》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的:“死亡与器官的生命活动的停止同时发生,因此,也与作为独立的生命体系的个人毁灭同时发生;从更普遍意义上来讲,死亡是有生命的物质的最终停止,同时还伴有蛋白质的分解,只有在对有机体的生命本质进行唯物主义的解释的基础上,死亡才能够被理解。”中国古代儒学创始人孔子在如何对待死亡时,告诫弟子:“未知生,焉知死”。德国大哲海德格尔也曾说,人之“生”与“死”并非人生的两个端点,而是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的,死亡是人类永恒的宿命,因此,人的生存意义就在于把自己的生命向死亡抛掷出去再反弹回来而得到规定的。所以,人绝不可以只埋首于“活”,在世俗的生活中混沌不明地“活”,而要时常安静地“思”,尤其要正视“死”,时刻想到“死”。这就是人“生”中重视死亡问题考索的意义和价值。

猜你喜欢

生死观儒家孔子
Dancing for theDead
孔子的一生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弑他”与“自戕”
孔子的一生
知命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茶道
试析日本人的生死观及其成因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