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纠结的人,纠结的事

2018-10-21李凤起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剧本人物兴趣

李凤起

摘  要:首先我想先谈一谈两部影片中的人物,因为我觉得只有先架构好了人物,后面的一些元素例如情节,结构才会水到渠成。查理考夫曼架构人物的能力自然不用怀疑,但在我看来,同样是描写编剧,《巴顿芬克》却要比《改编剧本》在人物描写方面略胜一筹。我这样说并不是没有依据的,两部电影的主演都不是泛泛之辈,约翰特托罗与尼古拉斯凯奇两位影帝的演技都是无容置疑的,但是“查理考夫曼”与“巴顿芬克”比起来总是给人感觉少了一些什么似的。

关键词:剧本  人物  兴趣

在我看来,“查理考夫曼”比“巴顿芬克”少的就是一种叫做极致的东西,又或者说是少了一份歇斯底里,再通俗一点来说“查理考夫曼”差就差在少了一点激情。当然,我所说的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我们所理解的运动场上或者唱歌跳舞中所带有的那种激情,而是人物在面对影片中发生的事情所呈现的态度是否能给我们以震撼。因为这是一种很难说的清的感觉,因此我在这里也只是将自己所想要得到的那种我认为用歇斯底里来表述更加准确的感觉叙述了一下。

《巴顿芬克》里的人物来的更加鲜明,更加具象化,我所说的人物不仅仅指的是主人公巴顿芬克,也包括了剧中诸多角色如杀人狂查理,电影公司老板甚至是出场并不多的旅馆服务生等人,他们每个角色给人的感觉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那么的令人想要在现实生活中也能见到这样的人,但并不一定是想要结识他们,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是那种进入到你的生活就会打乱你的生活的人,能够做到让观众对角色产生了某种程度上的向往这绝对是导演和编剧在创作上的巨大成功。

而《改编剧本》之所以我觉得他在人物构架上相对较弱就是在于他的角色虽然也是性格各异,丰富多彩,但总是显得没有生气,尼古拉斯凯奇与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的角色在整个剧作中的作用都被发挥的淋漓尽致了,这一点编剧是成功的,但是与《巴顿芬克》相比,他们所饰演的角色就不会给人一种强烈的想要在现实生活中见识到的冲动,因为尽管他们也各具特色,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整体偏闷,使人在影片外对他们就提不起丝毫的兴趣了。

下面我就具体说一说我所认为更优秀的《巴顿芬克》中的人物,第一个要谈的当然是主人公巴顿芬克,看完整部电影,巴顿芬克的形象早已深深刻在了我的脑中,颇有些孔子语音绕梁三日的味道。表面胆小懦弱,甚至有一点点神经质,在内心方面也并不强大,遇到问题总是想依靠别人,在创作方面他想依靠的是酒鬼作家的秘书,而生活中遇到困难了他所依靠的就是隔壁的查理,一个沉迷于自己写作世界导致与现实世界产生了相当大的隔阂的作家形象跃然于荧屏上,我相信,在以后的很长时间只要想到作家的形象我立刻就会想到巴顿芬克的形象。

住在巴顿隔壁的查理也是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可谓是将巴顿生活彻底打乱的关键性人物,先是以好邻居形象与巴顿接近,想不到最终暴露出竟是一个杀人狂,这样的形象可谓与巴顿的形象达到了完美结合正好代表了我所欣赏的歇斯底里的角色的两大类。一个是文质彬彬的歇斯底里,而另一个却是风风火火的歇斯底里,形式虽然有差别,但本质是相同的。

我还想聊的人物就非肥胖的电影公司犹太人老板了,他的台词非常之多却不显缀余反而给人一种激情澎湃的感觉,因为每一句台词说的都不是废话,句句都将老板的那种犹太人的精明表现的淋漓尽致。说非谈这个人物不可是因为这个角色使我想到了王朔的那种话痨的风格,而王朔正是我最欣赏的中国作家之一,那大段大段的台词,字字都像是利箭深深地击中了我的兴趣所在之处,想让我不对他着迷都难。

作为两部非常具有深度的影片两部的情节都是极其精彩的。在情节方面《改编剧本》战胜了《巴顿芬克》。但这并不是代表《巴顿芬克》的情节不够好,只是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有一山高罢了。先来说说情节情节相对较弱的《巴顿芬克》,剧中最令人耐人寻味的情节就非住在隔壁的查理竟然是一个杀人狂莫属了。查理起初表现的完全是一个老好人的感觉,甚至在巴顿芬克出事的时候他还能够挺身而出帮助芬克处理。但谁能想到最后查理竟然化身为了一个杀人恶魔,而死在芬克房间酒鬼作家的秘书竟然也是查理所杀。

起初我是没有发现查理的这种征兆的,但仔细回想起来却发现原来导演早在前面就为我们暗示出了查理的疯狂。当芬克和查理聊到他因聽到隔壁的声音而导致影响写作的时候,查理有着一房之隔竟也听见了,而据他所说是通过水管听到的,而在巴顿和秘书缠绵的时候镜头突然转到了卫生间的洗手池上,这就暗示了我们查理一定也是通过水管听到了巴顿与秘书缠绵的声音,从而进入巴顿的房间将秘书杀死的,这一点可谓是导演的用心良苦。

这一点已经起到了震撼我的作用,但想不到《改编剧本》却更胜一筹,他的整个故事可谓是一个连环套的模式,让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玩过的俄罗斯套娃。原来查理考夫曼的弟弟的那条叙事线索,女作家的那条叙事线索,甚至是剧中的查理考夫曼的那条叙事线索竟然都是剧中的一个作家查理考夫曼虚构的,这种情节模式一般人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但要知道查理考夫曼可是能够编出《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这样的优秀剧本,有这样的思维也就是预料之中了。

猜你喜欢

剧本人物兴趣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