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2018-10-21范仲斌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现状及问题特殊教育信息技术

范仲斌

摘  要:隨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试图对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原因、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应注意的问题及遵循的原则和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如何应用作一些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  特殊教育  现状及问题;

一、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

(1)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对教师的作用

1.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

远程教育网络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各地各级的优秀教师云集在这个空间中,他们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支援。通过网络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们新的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证明,经常将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总是走在最前列的。另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每位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就要求教师有相当的计算机使用技能,作为教师,更应该积极的推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课堂,这样利人又利己。

2.促进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的教学方式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整个社会,对教学方式也会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教师的角色已经从传统的讲授者转变为辅助者,信息技术则成为教师辅助学生的主要工具。信息技术对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教师呈现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效率,可辅助特殊需要学生进入自我学习和创作。

(2)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对学生的作用

1.改变特殊学生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可以作为特殊学生的一种主要学习工具,改变特殊学生的学习方式。表现在:一是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辅助技术可以降低由于特殊学生本身的生理缺陷带来的学习障碍;二是特殊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借助信息技术进行个性化的学习,灵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空间,可以说,有了信息技术,特殊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从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者得到有关老师的指导;三是信息技术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特殊需要学生的协作式学习,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可与同学、教师以及其他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人一起学习、沟通和创作。

2.有效提高特殊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一,能激发特殊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对特殊学生更是如此。学生在课堂的专注程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逐渐降低,随着不同外在环境的刺激而又被重新激发。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事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灵活的分割,并将每一部分设计为不同的表现方式,或是声音,或是图像,或是动画,或是网页,再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将每一部分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案。教师在演示多媒体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设备将会产生出不同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大脑皮层也就产生不同的刺激,且相互交替,间隔出现。这样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一种"兴奋——亚兴奋——兴奋——亚兴奋"的状态,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二,能对特殊学生进行多感官的综合刺激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由于特殊儿童的大脑或其它器官受损,使其认知方式发生改变,具有特殊性,因此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这对于特殊学生知识的获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简单的单一刺激,而是集图形、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感官于一体的综合刺激。

(3)能较好地培养特殊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表现出无穷魅力,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网络等,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对于特教教学它更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它们能化难为易,化需为整,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其内力,故而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使特殊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动脑,动手接受教育,感受到网络教育的魅力。

二、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如何应用

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比如在教学《交通标志》(全日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课)时,教者可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来教学,达到变静态为动态的效果,较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几种标志;又比如在教学《长方体》(全日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应用信息技术,通过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地提示认知对象,达到变抽象为形象、变虚为实的效果,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信息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音乐课教学中,凭借声频、视频效果,充分展现音乐的魅力,激起特殊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学到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品格;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生活适应课程中。在教学《认识五官》(全日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适应》一年级第一篇),教师可以借助PPT出示图片,让学生分别说出各个器官的名称、作用,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让学生跟着视频边唱儿歌,边指出相应名称对应的器官;而在教学《野生动物》一课时,教师则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形象、生动地认识到老虎、狮生等动物的外形特征,并播放各种动物的声音深入帮助学生深入认识野生动物。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走进特殊教育已是大势所趋,他既能促进特殊教育教师的成长,又能促进特殊学生的学习,只要我们能把握信息技术的特点,合理、科学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特殊教育中,我们就一定能全面的、不断的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特殊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梅.对现代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整合的理解[J].教育发展研究,2004(6):35.

[2]乔贵春,李娜,彭文辉.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初探[J].360doc个人图书馆,2011-11-7.

猜你喜欢

现状及问题特殊教育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及问题探究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加强农机监理工作 确保农机使用安全
草皮防护在黄河防洪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