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生活,引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2018-10-21林阿兰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

林阿兰

摘  要:學生感到作文难或“没有写头”,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观察能力,没有生活底蕴,没有感动、感受和发现,就不会产生文章的灵魂——思想感情。教师应该强化学生为写作而观察、体验、思考的意识,使之养成勤观察、细体验、多思考的良好习惯,引发学生的写作情感,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生活  写作情感  作文教学

时下,学生怕写作、不爱写作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无病呻吟者也不乏其人。原因是大多数教师把写作教学的重点放在写作方法上,忽视了在写作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学生内心情感的积累和激发。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主要手段。写作教学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情感为突破口,再加以指导写作技巧,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较好的途径。如何引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呢?文章来源于生活,教师应从日常教学和生活的点滴做起,树立大语文观。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求:“多读多想多写,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多方面地增进语文积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文学家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写作与生活密不可分,但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经常违反写作规律,往往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学生写作技巧,导致学生上作文课有恐惧心理,写文章勉强乏力,言之无物。即使是平时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学生,也抱怨作文不好写,所写文章大多缺乏生活气息,缺乏真情实感。作文教学处于低效的状态,原因不是学生缺乏写作技巧,而是学生不善于表达真情实感,不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和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素材,他们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仅限于两点一线的生活秩序。教育家叶圣陶曾呼吁:“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写作是记录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要让作文教学活起来,要使学生写出好文章,必须让作文教学走向生活,教会学生关注生活,从而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

首先,在生活中积淀情感,学会感动。学生写作就是写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心声。教师应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实践,不仅要观察生活,还要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深刻体会并积累情感。但作文并非是生活的复制品,它是客观世界不断内化和写作主体反复外化的过程,是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在作者脑海中反复发酵,仔细筛选,净化杂质和水分的美酒。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因此,学生不仅要用眼睛,而且要用心灵去感受大千世界,从而使作文中的每一个文字都承载着生命的痕迹。并且,学生要学会感动,感动作为心灵的养分,学生只有拥有这种营养,心灵才会变得滋润、丰富、敏锐而生动。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将以一颗感动的心,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热爱自然,关爱社会,爱护生命,同情弱小,他们的文章将更富有人文情怀,更具人格的力量,成为具有更高审美情趣的生命存在形式。作为学生,他们的生活圈子一般比较局限,教师还应为学生创造积淀情感的素材,如:远足观光,考察访问,救灾捐款,文艺联欢……让学生体验各种情感,从而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其次,作文忠于生活,写出真情。很长一段时间,作文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个人爱好和真实情感,唯一的标准是要求学生写正面,写好事,粉饰生活。这种作文教学方法导致学生思维受阻,写作效率低下,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真实平实地写作。指导学生在观察生活时懂得所选择的事物必须与自己的心灵交流,当外来物体与内心感受碰撞时,才可能闪现思维的火花,否则,事物和情感是孤立的,思路就阻塞,并且很难迸发新鲜的思想。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重视学生的真情实感,建议教师让学生说实话,讲心里话,鼓励学生不讲套话和空话。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感情,在对社会真切的关注和对生活真情的感受中, 表达自我个性,表达自己的情感,只有引导学生说真话,抒发真情,才能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以提高。

最后,命题立足生活,凸显情感。通常教师布置学生写作,总是教师先出题,然后让学生围绕主题思考。如果教师改变命题方法,并且仅仅指定大致的内容和范围,学生就可以在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选择关注的对象,也可以选择素材的应用,写出他们想写的和能写的,作文兴趣就会大大提高。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写“材料作文”和“一事一议”的作文,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熟视无睹的小事的正确认识,同时也达到练笔的目的。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小事看似平常司空见惯, 但能反映美与丑,与时代同步或与时代发展相悖的小事,生活中总是在发生。诸如:一个微笑,一句“对不起”,一声祝福等,又如扔一张纸,吐一口痰,说一句脏话等,让学生结合常规法规和精神文明建设加深认识,并评论探究,发表看法,阐释道理,从而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写作,自由表达”的要求,写作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总之,作文教学要面向生活,让学生走向社会,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记录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立足生活,引发学生的写作情感,这将是作文教学获得解放的理想途径。

参考文献

[1]梁战强.作文创新呼唤真情[J].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7(07).

[2]张军.作文教学呼唤回归生活[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0(09).

[3]陈海滨.中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J].作文教学研究,2016(04).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生活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