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2018-10-21张瑞蓉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素质教育学习兴趣

张瑞蓉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观念的更新,应试教育观念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新时期的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本文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希望能对其他教师有所启发。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初中数学  学习兴趣  思维  教学效率

笔者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已有多年,置身于改革的大潮中,亲眼目睹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对素质教育做过深入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新课改为指导,努力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促使自己的数学教学方法有了巨大的改观。以下,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一谈素质教育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希望可以给大家以启示和借鉴。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长时间以来,受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初中数学课堂只为中考服务,忽视了学习中的其他要素,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味,使学生感到厌烦。加之,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要求较高的学科,由于这一学科特点,导致不少学生对学习数学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初中生的学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兴趣的学习也更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通过动手能够减少纯思维的枯燥,带给学生一定的乐趣。在教学“平移”时,笔者让学生准备了画笔、剪刀等工具,先画下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简单或者复杂的都可以,像是一片树叶、一朵花朵,或者一个小动物都可以。然后用剪刀将其剪下来,在比着这个剪下的在白纸上画上一排相同的图案,这样一幅美丽的边框图案就设计完成了。然后再给学生讲解这些图案都是经过平移得到的,以及平移定理。如此一来,就完全避免了单纯讲授定理的枯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

在以往的传统应试教育下,初中数学课堂主要以教师的单方面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样的上课方式,省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素质教育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进行知识的讲授,还要多和学生互動,多提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笔者在教学“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这一知识点时,就采用了层层提问的方式——过平面上的一个点,究竟可以画多少个圆?学生想了想,想不出来,就拿出纸笔在纸上画起来,最后得到了结论:可以画无数个。于是,笔者接着问过平面上的两个点可以画多少个圆呢?它的圆心都在什么位置?在笔者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写写画画,积极思考,也解决了这一问题。接着,笔者向学生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画多少个圆?”学生们显然被这一问题难住了,于是笔者走下讲台耐心的引导学生:“你们可以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去思考这一问题”。不一会就有学生得出了这一问题的答案。如此看来,通过层层提出问题,设置疑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素质教育下,对于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高效课堂也一度成为各学科教师热议的话题。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在笔者看来,作为一名21世纪的教师,教师必须能够将信息技术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有力武器,实现课堂的高效教学,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信息技术拥有图文并茂、音像结合的强大功能,抽象的数学知识、演算过程,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变得直观,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时,对于经典的行程问题,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强大的功能为学生进行直观的、动态的演示——两辆汽车的运动过程、相遇、追及等。然后向学生提问“谁能结合刚才的动态画面说一说汽车的运动状况”,学生很快给出了满意的回答。正是因为有了动态的演示,帮助学生在理解上变得更加容易,从而提升了教学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初中数学教学内容都适合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像有理数的运算、方程组的求解用传统的方式更好,但像几何问题、方程与函数的关系等内容,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展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学起来更加容易,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四、注重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人士的重视。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具备良好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技能,也就逐步形成了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一方面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另一方面挖掘数学知识技能中隐含的核心素养,这才是初中数学教育的本质。只有抓好核心素养,才能落实现代数学教育的“质量观”。

学生不能通过教师的直接教学而获得核心素养,只有在系统性的训练中强化核心素养,持之以恒地给学生带来积极影响。从以往数学教学经验来看,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知识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数学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并没有什么关联,只是一种理论和形式。因此笔者建议采取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将所学生知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提出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深刻体会数学知识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想要体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数学教育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探究交流,充分运用归纳、总结、推理、猜想等各种数学方法,锻炼数学逻辑思维,了解数学常规方法的应用原则,同时接触其他学科、其他行业中有关数学知识的信息,以此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能够培养学生思维、充满师生互动、充满趣味、着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师要想法设法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这些目标。当然,以上笔者提到的几点肯定无法勾勒出整个素质教育下的初中数学课堂的面貌,希望广大教师能够用心钻研、悉心探索,使初中数学课堂越来越好,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1]雷东林.论中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5).

[2]唐敏,龚云锋.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可为与不可为[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09).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素质教育学习兴趣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