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多主题多文本多体裁比较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18-10-21赵红俊王光海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比较阅读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赵红俊 王光海

摘  要:传统语文教学偏重对单篇文章的精读训练,教师缺乏对阅读策略的运用,学生也不晓得运用各种不同的阅读策略。比较阅读教学策略的运用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地位,它让学生和教师平等地研究,平等地探索,而就在这共同的探索中,学生的思维走向多元,这正是比较阅读教学法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初中语文  比较阅读  教学策略

一、比较阅读教学的内涵

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的一切。”比较,是对事物进行辨别,发现异同、高低等差别,它是帮助人们准确区别事物、认识事物的基本思维形式。比较阅读教学法,就是指在我们的课堂中指导学生在比较中阅读,在比较中发现,在比较中感悟,在比较中吸取。简单地说,就是在比较中学习,在学习中比较。

比较阅读的重点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相对专题阅读、群文阅读,更强调内在的联系性,更强调“比较”性。专题阅读、群文阅读,强调的是“面”,比较阅读强调的是“点”,比较阅读可以连点成线,组线成面,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二、比较阅读的学习思维原理

比较阅读,着眼于对学生的多点刺激,激励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去阅读文本、分析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深层次理解文本;通过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比较阅读教学的意义

传统语文教学偏重对单篇文章的精读训练,课堂主要精力花在對一篇文章进行字斟句酌、支离破碎的分析,教师缺乏对阅读策略的运用,学生对阅读策略更是知之甚少。鉴于此,为改变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良局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并迅速融入新部编语文教材,提高学生多文本阅读能力,我们确立了《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多主题多文本多体裁阅读策略探究》这一课题,探索出了比较阅读等教学策略。我们希冀通过多主题、多文本、多体裁比较阅读,真正让学生增加阅读量,并从阅读中学会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整合鉴赏、深入思考,为学生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

四、比较阅读教学策略运用

比较阅读超越了“这一篇”的局限,打破了“教课文”的现状,而是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将课内、课外的同类进行或横向或纵向的比较,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分析归纳的过程中,由表及里地准确把握本质特征,加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有以下几种策略:

(1)找准合适的比较点

比较点的选择有:一是主题的比较。二是有关人物的比较。三是有关情节或细节描写的比较。四是意境的比较。五是环境的比较。六是表现手法的比较。七是作者身世、思想情感的比

较。八是体裁的比较。九是文章内部结构、内容的比较。十是

语句内的微观比较:读音的比较;语调的比较;用词的比较;标点符号的比较;不同理解的比较。

(2)多文本比较阅读举例。一是着眼整篇,体会构思,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可以和《范进中举》进行构思的比较。《我的叔叔于勒》见面前:兄盼嫂夸;遇到后:兄躲嫂骂。《范进中举》中举前:丈骂邻远;中举后:丈夸绅附。两位作者都对社会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和辛辣的讽刺,前文批判了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社会;后文批判了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士庶生活。二是叙事角度,区别异同,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可以和《孔乙己》进行叙事角度的比较。《我的叔叔于勒》:我(若瑟夫)——天使一般的心灵,未受世风渐染。《孔乙己》:我(小伙计)——已受等级思想影响的孩子,在孔乙己穷途末路之际,依然给予了深深的同情。同情之心融在描写和继续之中,良心未泯。二者之同:都是以孩子的眼光来看世界。二者之异:纯洁的程度不同。三是详写略写,审美探究,如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可以和《武松打虎》进行叙述详略的比较阅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油酱铺”(味觉)、“彩帛铺”(视觉)、“水陆道场”(听觉)的描写,充满谐谑意味,化武戏为文戏,是写意,要突出结果(满足读者的情感需求),体现出空灵之美,过程略写,读者可以去想象、补充、完善。《武松打虎》中“一扑一掀一剪”“梢棒打断”“五七十拳”“提不动死虎”的描写,描绘的是九死一生的真实情景和武松孤注一掷的心理,是写实,要详写过程(过程决定结果的真实性),体现出繁密之美,让人目不暇接。四是褒贬损益,揣摩主旨,如学习马信德《蓝蓝的威尼斯》时可以和朱自清《威尼斯》、余秋雨《寻常威尼斯》进行褒贬损益的主旨比较阅读。《蓝蓝的威尼斯》赞友谊;《威尼斯》赞艺术;《寻常威尼斯》反思社会与人生。五是相关文本,规律探寻,如学习杜甫《望岳》时可以和其《春望》《登岳阳楼》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壮志青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多难中年);“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悲凉晚年)。“时空——内容——情感”的变迁,可以看出作者饱览家国之变,阅尽人世沧桑。六是一词贯穿,多文共鸣,如学习《岳阳楼记》时可以和《醉翁亭记》进行比较阅读。《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着眼点:都是“记”,都有“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忧后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其乐)。比较两篇文章的线索:《岳阳楼记》紧扣“异”“同”二字展开。“览物之情”之“异” ——“同”的实质:囿于一己之得失;“古仁人”之“异” ——与“古仁人”之“同”:微斯人,吾谁与归?《醉翁亭记》紧扣一个“乐”字展开:——山水之乐,滁人游之乐,宴酣之乐,乐其乐。七是作品风格,感受个性,如学习《小石潭记》时可以和《记承天寺夜游》进行比较阅读。《小石潭记》清:景物的取向——高洁人格;乐:自由的天性(片刻宁静);忧:过清,身寒——心冷。《记承天寺夜游》空明:赏月之乐——“闲”的自嘲。两文之同:景物宁静,片刻自由欢愉。两文之异:柳——内心冷寂;苏——自适、自嘲。

(3)同一文本内部比较举例。一是词语入手,求真求美,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可以从词语入手进行比较阅读。认出于勒,父亲母亲都紧张。父亲:脸色苍白—煞白—张皇—结巴—嘟哝;母亲:哆嗦—小子—暴怒—贼—讨饭的—流氓。二人性格迥异:内向与外向;内敛与张扬。遇到前:快活而骄傲。遇到后:大家都不再说话。二是句式辨析,由理及情,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可以让学生进行句式辨析比较阅读。“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史进、李忠抱住劝道:“哥哥息怒,明日却理会。”两个三回五次劝得他住。 删去“三回五次”行不行?三是调整断句,感悟语境,学习《散步》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断句的比较阅读。“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思考:二者表达效果是否相同?四是理解修辞,走入情境,比较“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与“六月十五那天,是最热的一天。”的差别。五是标点代换,探究内涵,学习《荷花淀》,比较“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与“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思考:两句话表意是否相同?六是内部对比,深读文本,学习《变色龙》,对于奥楚蔑洛夫而言,变:对赫留金和狗的态度;不变:媚上欺下的本质。对于赫留金而言,变:是受害者还是罪犯?不变:受奴役、受损害的地位。比较辨析:一出喜剧?一场闹剧?一场悲剧?七是一线贯穿,激活课堂,《故乡》灰堆中的碗碟是谁埋的?是闰土,理由呢?是杨二嫂,理由呢?是其他人,理由呢?八是读音语调,还原情境,学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临:怎么理解?读平缓语调,读滑稽语调,读感叹语调,哪个可恶?哪个可悲?九是今昔比较,还原背景,《生活是多么广阔》写的是什么内容?诗人所歌颂的是什么?

五、结语

总之,比较阅读教学可以从“以教为主”转化为“以学为主”,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化为“以培养能力为主”,从“单一性教学”转化为“多样性教学”,可以让学生的眼光更深邃,思考更深刻,见解更独特。恰当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能发展学生的阅读、评析能力,发展学生的比较、思考能力,必将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震鹏.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研究[J].新课程(中), 2017(10):11-11.

[2]郭晓东.中学语文比较阅读教学设计初探[J].内蒙古教育, 2015(17):52-52.

猜你喜欢

比较阅读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谈比较阅读内容的专题化
浅谈优化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