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018-10-21王慧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导入教学有效性分层

王慧

摘  要: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通常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即只是一味地注重向学生讲授和灌输课本知识。这样一来,不仅在极大程度上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不利于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极易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鉴于此,笔者就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和实践经验,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这一问题浅谈一二,以期与各位教学同仁共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有效性  导入  分层  应用

在新课改之风大力盛行的今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然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共识和共同追求目标。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及时挣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并积极探索和寻求符合学生兴趣爱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策略,以使传统课堂“高耗低效”的現状得以有效改观,从而促使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能够在最大幅度上得到提升与发展。

一、有效导入,激发兴趣

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端,不仅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而且还关乎着学生对于一门学科的好恶程度。基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在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重要性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特点与教学实际来对导入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以便在聚焦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为接下来正式教学内容的讲授创造一个有利的前提条件。

例如,以“大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为例,在导入环节,我对学生说道:“有一个年轻人总是认为自己运气不好,整天愁容满面。这天,他无意中遇见了一个老人,老人见他闷闷不乐,便问道:‘年轻人,你为何这样不开心?年轻人说:‘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这么穷?老人由衷地说道:‘穷?你很富有啊!年轻人问道:‘是吗?我怎么不知道?老人问道:‘给你100万让你马上变成70岁的老人,你愿意吗?‘不愿意!老人继续问道:‘用1000万换取你的生命,你愿意吗?年轻人当然不愿意。于是,老人微笑着说:‘这就对了,你已经有超过1000万的财富了,难道还不富有吗?同学们,你都从中听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答道:“70、100万、1000万。”我继续说道:“100万、1000万都是大数,你在生活中还见过类似的大数吗?”待学生回答完毕,我趁机引出了新课内容:“看来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甚是广泛,今天就让我们来一同学习有关大数的知识。”如此,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当前广大数学教师通常采取的是“无差别”的教学模式,即没有考虑到学生在认知水平、数学基础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而只是以同样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如此,不仅背离了数学教学的初衷,而且也难以兼顾全体学生的学习需要。鉴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策略。这不仅是“因材施教”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生动体现,更是加快推进数学教学由应试教育由素质教育转轨进程的迫切需要。

例如,以“三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内容为例,课前,我依据学生过往的学习水平将其划分为了A、B、C三个层次,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C层学生:能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B层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经验,自主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A层学生:除需掌握上述知识外,还要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能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计。如此,通过将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层,不仅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还兼顾了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有利于切实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应用实践,学以致用

数学归根结底是一门应用类学科,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基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除了要向学生讲授课本知识之外,还应当积极设立知识应用环节,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所学知识加以应用和实践。如此,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而且还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在学习完“条形统计图”这部分内容之后,我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对自己身边亲朋好友爱吃的水果进行调查统计,并制作成条形统计图。此外,我还让学生对全班学生的出生月份进行调查统计,并借助适当的方式来对统计数据进行描述。与此同时,我还提出了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1.有出生人数相同的月份吗?如果有,是哪几个月?2.哪个月份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份出生的人数最少?3.你还能从统计图中得到哪些信息?如此,不仅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而且还使学生体会到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作为孜孜不倦的教学追求,并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下,积极探索各种符合学生特点与教学实际的教学策略,以优化数学教学过程,从而获取高质量、高效化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洪波,吴江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09):130-131.

[2]林建国.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173.

猜你喜欢

导入教学有效性分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