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利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2018-10-21何惠兰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教师应教学方式教学质量

何惠兰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的做法已经越来越普遍,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也渐渐得到了凸显。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下,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其扩大阅读面,扩充其知识储备,继而推动其读写能力的切实提升。本文将先对读写结合教学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之后再对相应的策略进行阐述,希望能给其他小学语文教师同行带来一些启示与参考。

关键字: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  教学方式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阅读与写作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深刻地道明了阅读与写作间的关系,即:二者相辅相成。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将阅读与写作结合在一起,借此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利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注意事项

(1)教师和学生要放平心态

閱读能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所读内容的影响,通过阅读,阅读者能渐渐积累下很多语料素材,并基于此,获得情感态度、文化素质以及写作能力的升级。不过,积累的过程是比较漫长的,换言之,阅读者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发觉阅读之于自身的意义。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放平心态,不可急于求成,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2)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利用“读写结合”去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找准切入点,以便能充分发挥出这一教学策略的作用,帮助学生获得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显著提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读写结合”并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循新课标的要求,因时制宜地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去引导学生学习,以帮助学生打牢基础,推动其全面发展。

(3)教师应注意因材施教

众所周知,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学习能力等均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时,应当注意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与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其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使全班学生的语文水平均能获得提升。

二、利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1)读写结合教学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1.在开展写作教学之前,先组织学生集中阅读

诚如本文开篇中所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唯有具备相对充裕的阅读量,其在写作时,才能更好地输出自己的想法,做到倚马可待。因此,从读写结合的角度去说,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之前,应先基于相应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集中阅读,以为后续写作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基。

举个例子,在组织学生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来编童话》这一板块的内容前,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大屏幕为学生展示一些童话故事,并组织学生对这些童话故事进行集中阅读。在组织学生对童话故事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相应故事的架构、所涉及的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并要求学生对故事中经典句子、台词或者以前没见过的词语、成语等进行摘抄和背诵,如此,不仅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读完故事以后,说一说或写一写自己的读后感,借此帮助他们深化对相应童话故事的理解与认识,并锤炼其口语能力与写作能力。最后,为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不妨在课程的最后,组织学生看半篇童话,或者为学生讲半个童话故事,并告诉学生:“欲知后事如何,请自己课下去翻看图书。”无数的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的好奇心十分旺盛,因此教师通过上述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势必极易引发其探索欲,从而能促使其主动、积极地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剩余的内容。

2.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写作教学虽然是以学生的“写”为主,但教师也绝对不能忽视“读”的作用。具体而言之,教师可在学生完成写作练习以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文互评,即学生要依次对组员写的作文进行阅读,并在作文的最后,简要地批注上自己对该篇作文的看法。当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对所看作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批注;对其中的错误予以指出。这一方式能够有效锤炼学生的鉴赏能力与作文评改能力,对其写作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范文阅读的方式,促使其以更高的标准对自己的作文进行重审。这样做,不仅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文学品味,这对其写作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读写结合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从排课量上去看,写作课程的数量明显要低于阅读课程。因此,教师要想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如,在阅读到含有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句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基于比喻这一修辞手法,重新构想一个句子,并写到纸上;在看到好词佳句时,教师可让学生参照相应的句子进行仿写;在讲完一篇课文后,教师可视情况,让学生基于课文内容进行续写等等。另外,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摘抄与积累习惯的培养,如及时引导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句子记录到摘抄本上,并要求其在后续的早读课上及时拿出摘抄本进行诵读。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课本是其平日接触最多的读物,诚然这一现象亟需转变,但转变终归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在此期间,教师应充分挖掘课本中的优质语料素材,并指导学生进行摘抄和积累,这样做,除了能推动其摘抄和积累习惯的养成以外,还能有效扩充其语料储备,深化其对相应课文的认识与理解,这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利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授课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对这一教学方式予以高度重视,并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对这一教学方式的研究,以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伏凤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9):93-94.

[2]陈寿宗.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6(12):23-25.

[3]兰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2):170.

猜你喜欢

教师应教学方式教学质量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教师应如“水”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