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化早操,承载幼儿幸福童年

2018-10-21鲁萍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游戏

鲁萍

摘  要:早操是幼儿园开展的常规性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教师预设为主的活动。在提倡课程游戏化的今天,如何让早操变成孩子们喜爱的活动,主动参与的活动,其核心就在于让游戏精神贯穿始终,如何将环保理念和活动器械相结合,如何将早操游戏化,如何为孩子预留创造的空间,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这是园本教研的落实,这是基于将幼儿放在首位的体现。

关键词:游戏  承载  幸福童年

教研组是幼儿园重要的教师组织,是教师间实现交流协作、资源共享、智慧碰撞的重要场所,它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关系到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关系到教师预设课程、讨论问题、传递信息的平台,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实施幼儿园规范保教的依托。基层教研组开展活动的有效性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一所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为什么一幼的孩子在做操的时候这么开心呢?”“哎呀!你们幼儿园这个格子布好有新意哟!”这是近半年来园参观的老师们,观摩我园小班孩子早操活动时发出的感慨。是啊!为什么早操中的孩子情绪状态如此饱满?为什么今年的小班早操能得到孩子的喜爱?我想这主要归功于近一年我们小班级园本教研的成果展示——在早操活动中的巧思妙构!

一、废旧标语布的使用,让小班孩子早操的器械使用实现了突破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要因地制宜,勤俭节约,从本园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和现有的资源,依据教育目标为诱饵提供充足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每年幼儿早操器械的选择,是非常令人头痛的一件事,如何选择既安全又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器械,一直是今年教研活动讨论的重点,方案做了很多套,每一套实施时,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当看到后勤工作人员在整理幼儿园废旧物品--让人头疼的废旧标语布时,老师们激动了:标语布是有时效性的,只能使用一两次,幼儿园这几年收集下来的标语布,就像“鸡肋”一般,弃之可惜,收藏又没价值,假如将这些标语布通过裁剪和颜色组合,那就解决了小班早操的器械难题。根据班级孩子的人数,经过几次探索,最终将标语布进行裁剪,做成有50公分间距的格子布。这样設计的主要功能和特点是:一是能让幼儿开展跑、跳、投掷、钻爬、躲闪等多种运动项目的锻炼,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锻炼体格,增强体质;二是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既能感受游戏的快乐,又能锻炼幼儿钻、爬、跳等机体能力和协调能力,同时也实现动静交替的锻炼目的。

二、游戏承载目标,让快乐恣意流淌

“按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跳”、“一个跟着一个走”是幼儿园小班健康领域教育的内容,这些目标通过何种方式体现到早操编排当中就直接决定了幼儿的做操质量,而早操是孩子入园后的第一个集体活动,其中必然包含教师对儿童的期待,融入教师的教育目标。在早操中融入游戏,就是让我们对儿童的发展期待在游戏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在今年小班早操创编过程中,我们将早操中的走、跑环节放在让幼儿围绕格子布转圈,将跳和爬行环节,融入到“跳格子”的游戏中,废旧标语做成的格子布,孩子们听着欢快的《噜啦啦》音乐,按着一定的方向,奔跑着去“跳跃”、去“爬行”。这种以游戏形式为前提的改革,让孩子们体验做操时的快乐,享受这个游戏化早操的过程。而也就是在奔跑爬行之间,“按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跳”、“一个跟着一个走”这一发展目标悄然实现。

三、创设趣味情景,让做早操就像玩扮演游戏一般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游戏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能给幼儿带来快乐和满足,促进幼儿的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情感发展。而小班孩子想象力丰富、好模仿,且喜欢情景化、趣味化的东西,如何在早操环节遵循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点,在小班级早操研讨活动时,老师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观看了很多外出学习有关早操的视频,经过讨论—实践—修改—完善,最后确定了以故事情景、动静交替方式来开展早操编排。以“水果拳”为开始,让幼儿化身各种水果,从番茄到木瓜、木瓜到奇异果跟随着音乐的变化,参与扮演水果的形状,体会水果变化的奇遇过程。整个早操设计游戏的过程,孩子们经历了“葫芦娃”的历练;感受了“身体音阶”的奇妙,在这中间,加入了走、跑、跳、钻爬等体能训练,幼儿全身心的融入到游戏盛宴中。这样有趣的扮演,让幼儿每一次的做操,就好像是玩一次扮演游戏一般,孩子自然是满心欢喜地参与。

四、留点缝隙,让孩子的发展和思维更广阔

儿童需要自主的空间,这就好像人的呼吸一样,当进行完操节固定的徒手操后,一定要给幼儿留有自主的呼出时间,只有呼吸均衡,幼儿才能感受到早操带来的愉悦。在探索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早操中游戏精神的流淌一定少不了对儿童自主展现空间的预留。在格子布上的爬行环节孩子们玩起了“搭拱桥”的游戏,是不是很有火车开来了的感觉?当两个搭档弯着腰通过山洞时,他们要立马在队伍最前端搭出山洞,供下一对小朋友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在爬行时很是投入,感受了合作的乐趣。“打地鼠”游戏的开展,就是小班孩子们的自创活动,当活动结束,老师们将格子布拉起来整理时,大部分孩子钻到了格子布下面,发现自己的头和身体能从空格里钻出来游戏,还能蹲下不让老师发现,老师及时介入,用泡沫棒槌和孩子们玩起了打地鼠的游戏,这个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在做操结束时格子布的收纳很是投入。他们在快乐的参与中,既体验合作的乐趣,又练习下蹲和增强腿部力量。老师们也充分认识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满足幼儿对多种游戏的需要,重视他们的自发性游戏,将真正的游戏作为幼儿的主要活动,以这种符合幼儿天性的方式促进幼儿自由自在的发展;同时,老师是活动的观察者、支持者和参与者。

五、巧妙评价,让学生感受“胜利”的喜悦

虽然说,游戏的趣味性更高,但是游戏中也带有很强的竞赛性质,在玩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谁玩的好,谁玩的不好,谁胜利了,谁失败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和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一样重要。因此,在早操游戏时,教师可以巧妙的进行评价,既要关注评价的实效性,即时评价,一方面避免因为时间长可能导致的遗忘,另一方面及时纠正学生,挖掘积极性;又要关注评价的科学性,鼓励评价,针对学生的行为,一方面遵循评价的公正性,不一味夸奖,另一方面遵循评价的鼓励性,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其放大,发扬优点,规避缺点。

小班级探索的园本教研,基于将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放在首位,实现“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正是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园本教研结合的有效性体现,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于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让教师、孩子在游戏中徜徉,让游戏体现在日常,让游戏化的早操活动,承载幼儿幸福的童年。

参考文献

[1]赵晓丽.幼儿早操游戏化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210--230.

[2]谷薇.对幼儿早操的探讨和尝试[J].山东教育,2000(Z3):11-13.

[3]钮静.推进课程游戏化,积极尝试“改”与“变”——大班角色游戏的改与变[J].好家长,2018(73):44-49.

[4]孙思雨.试论幼儿园游戏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成才之路,2018(25):200—210.

[5]钱文娟.神形结合 遇见更美的自己——浅谈游戏精神与阶梯课程构建之间的关系[J].课程教育研究,2018(82):160--170.

猜你喜欢

游戏
夜间游戏
游戏
送信游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第八章 直接逃出游戏
游戏五计算
游戏四换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