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特殊”成为“特别”,用心爱“每一个”孩子

2018-10-21相银芝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特殊聆听等待

相银芝

摘要:行知先生“四颗糖果”的小故事,简短,但有深意,爱在心中,不言而喻。“特殊”会被人“另眼相看”,而特别,则会让人“刮目相看”。教学工作中,一直学习着行知先生的仁爱之心,多等一等,多听一听,多想一想,努力将“特殊”转化为“特别”,用心爱‘每一个”孩子,撒播阳光雨露,收获满园香气!

关键词:特殊 特别 等待 聆听 思考 爱

一、案例背景

台湾作家张晓峰的一篇散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里写道:“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将给他一个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每当看到这篇文章,我心中就会流出—份感动,一份责任,就会想起家长们期待的眼神,就会想象自己将来送孩子入学时的忐忑之隋,让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是家长的梦想,更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追逐的梦。

二、案例描述

记得刚工作不久,我们班有一位特殊的男孩,他叫小明,体型比较胖,反应比较迟钝,你怎么对他讲话,他总是傻乎乎的看着你,一言不发,他在同学们的眼中简直就是一个另类,自卑,不苟言笑,从不参加集体活动,由于他的突发状况很多没少给我们班级带来麻烦。他的周围总是有好多纸屑,课桌上也十分凌乱,做作业的速度十分的缓慢,因为放学的时候总要等他,所以我们总是学校最后一个出门。后来了解到孩子的哥哥比弟弟大了十幾岁,但因为脑瘫,很早就辍学了,家里实在没有办法,后来又生了弟弟,多半也是因为哥哥的原因,家里对小家伙从小就宠爱有加。但渐渐的大人们也发现,小明似乎也有很多“特殊”情况,不管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要比同龄的孩子相差好多,但他们不想这么“放弃”他,从他爸爸的一次次哭诉中,一个父亲的哭诉中,我感受到了伟大的父爱,感受到了家长心中那炙热的梦,我要为小明追梦,我要做一个造梦者,做一个追梦人!

那天给学生讲体育励志故事这一课时,正好有这样一个小女孩,因为遗传的原因,从小就很胖,什么事情做完成的很慢,导致她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这和小明的情况积极相似,在播放这个视频之前,我就在想怎样保护小明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呢?怎样改变同学们的看法,进而关心他,帮助他呢?在讲授内容的时候,我含蓄的讲了小女孩的故事,同学昕得很入神,有的女孩子甚至湿了眼眶,视频看完了,出乎意料的平静。但就在即将下课的时候,教室后面有些骚动,几个平时爱调皮的男孩在那里小声嘀咕着,他们一定在那里捣蛋,我很生气的在想,这时候小华突然站了起来,“老师,我能说两句吗?”“说吧”我嘴上鼓励他,可心里却打鼓,因为之前他一直要捉弄小明的。“我觉得视频中的小女孩和我们班的小明很相似!”同学的眼光齐刷刷的看向小华,我狠狠的朝小华瞪了一眼,但他接着说,“小明也是默默无闻,努力进取的榜样,那次,他手摔伤了,可他手缠着绷带仍然来上课,我很敬佩他。”教室里稀里哗啦的想起了一片掌声。小冬站起来说: “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下大雪,他进来后身上都是泥,但他没有哭,他真坚强!”教室里不约而同的又想起了响亮的掌声。“他写字的速度非常慢,但他总是把字写得工工整整,非常漂亮!”……我已经记不起我们已经鼓了多少次的掌,掌声献给这群可爱的孩子们,我的爱悄悄的传递着,我的梦在慢慢的绽放着,他们也成了造梦人。这时小明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举动,他突然站了起来慢慢的走到了讲台桌前,想说什么,但已泣不成声。猛地他对着大家鞠了一躬,掌声,雷鸣般的掌声热烈而持久。课后,班级里那群调皮的孩子整天围着“小明”转,什么都喜欢给他说,给他讲,我也会给他讲很多励志的故事,和他一起走路,陪他一起聊天,就是这样经过数不清的梦想传递,小明像春天的花儿一样慢慢展开花苞,灿烂的笑容慢慢爬上他的小脸。他不再是一个“特殊”的孩子,而是成为了我们班级最受欢迎的“特别”的孩子。

三、案例反思

我一直拼命想让孩子们去包容善待喜欢小明,用尽各种方法都无济于事,为什么这样一节普普通通的课堂就让孩子们对小明的看法大为改观了呢?慢慢的我发现,其实孩子都有—颗朴实的心灵,他们会自我反思,而老师则需要更多的包容、爱和引导,就像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第一颗糖“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第二颗糖“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刻住手了”,第三颗糖“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了”……四块糖果,没有批评,没有训斥,就让一个孩子羞隗的承认了错误。我也很庆幸,当小华等一群人说出“我觉得我们班小明就和视频中的小女孩很像时”我忍住了,没有去大声训斥他们,制止他们,所以我才能听见后来那可以让寒冰消融的美丽话语,那温暖人心的经久不息的掌声,那灿烂无比像花苞一样的笑容,那饱含无数言语的深深一鞠躬……

虽然是刚工作不久发生的一件小事,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小事也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醒着自己努力去做到凡是和孩子有关的事情我都会尽量多等一等、多听一昕、多想一想。多等一等,小明的特殊情况让班级的队伍每天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的,起初,我们包括孩子的心里都有点怨言,大家都在等他,但经过那节道德与法治课以后,我就会发现,如果有一个小朋友愿意说我们等一等他,或者老师用和蔼的语气说我们等一等他,全班就会愿意等等,而“特殊”的小明也会倍感温暖,收拾东西也是一次速度比一次快。多昕一听,每每想起对那节对小明具有转折意义的课,到现在我都很庆幸,真的是庆幸自己当时没有冲动,没有一意孤行,虽有不满,但还是耐性性子,听“调皮”的孩子们一句接着一句的对小明的称赞,所以后来才会出现奇迹吧;多想一想,其实每个“特殊”的孩子都是一颗宝石,只不过这颗宝石未经雕琢,呈现给我们的有很多的瑕疵。特殊的小明也好,小华和小东也罢,其实只要精雕细琢,精心呵护以后你会发现,他们“每一个”都是一块璞玉,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石。也许每次我们都应该多想一想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想多了,我们便会发现,“特殊“的他们其实更希望老师和同学们悦纳他们,用真心去对待他们!

行知先生“四颗糖果”的小故事,简短,但有深意,爱在心中,不言而喻。“特殊”会被人“另眼相看”,而特别,则会让人“刮目相看”。教学工作中,一直学习着行知先生的仁爱之心,多等一等,多听一昕,多想一想,努力将“特殊”转化为“特别”,用心爱“每一个”孩子,撒播阳光雨露,收获满园香气!

参考文献

[1]俞松华.师德贵在以身作则——正人正己树己树人[J].南通教育,2010.

[2]宋新安.善于原谅学生的错误是教师的美德[M].教育教学研究,2012.

[3]王莉.因为有了爱[J].天津教育,2006,(1).

[4]宋运来.影响教师的100个好习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

猜你喜欢

特殊聆听等待
立足特殊化,巧解数学题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浅议
档案见证基层民主在“特殊”选区的首次实践
积极统筹协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的有效途径
安静的等待——观《归来》有感
在希望与绝望的旋律中交织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怎样转化个别“特殊”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