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对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提升策略

2018-10-21陈洁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困生语文教师

陈洁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施行,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新增了一个重要的教育教学任务,那就是要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学校得到最全面的发展,不容许任何一名学生脱离正常教学节奏,要竭尽全力消除掉一直存在的“学困生”群体,激发起他们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真正完成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入手,就如何提高学困生对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字:小学 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学困生 提升策略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对于小学生而言,推动他们学习的源动力,就是兴趣,有了兴趣,小学生的学习才有了动力。语文教师必须要注意到这一点,学困生群体,并不是存在着先天性的学习障碍,很多原因都是后天形成和演化而成的,所以,我们可以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来引导学困生重新爱上学习语文知识,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是可以改变的,并不是他们一生下来,就不喜欢学习,不喜欢接触语文知识。以下是我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学困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提出自己的几点拙兄。

一、学困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影响因素分析

(1)智力因素。

在当前的小学生群体中,存在极少部分的学困生,因为与生俱来的智力问题,而影响到学习成绩。他们天生就在学习能力上要比同龄的孩子差一些,不管是在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还是在思维能力上面,都会出现反应比较迟钝的现象。这类學困生,并不是不认真学习,相反,他们的学习态度是非常端正的,学习态度也是很认真的,但是,因为他们的确受到自身因素的限制,所以,他们需要付出比正常孩子都一倍甚至多倍的时间来学习,才能够达到正常孩子的水平,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也会慢慢认识到这一点,如果教师们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照顾,他们便会对自己丧失信心,逐渐偏离正常的学习轨道。

(2)非智力因素。

绝大多数的学困生,并不是因为先天原因而落后于人的,而是在后天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非常多的负面问题和影响因素。这类学困生不愿意在学习方面花时间、耗精力,不愿意付出辛苦去学习,也不愿意动脑筋去研究问题,所以他们的成绩都比较落后,但是,这些学困生相对来说是非常机灵的,而且很多的学困生数学成绩还是可以的,这就说明,并不是他们不具备足够的学习能力,而是不具备学习的状态,不愿意学习,不用心学习。

二、如何提高学困生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兴趣

(1)以爱暖心、以情动心。

其实,很多的语文学困生,不仅仅是在学习上“困”,他们的心也是“困”的。所以,语文教师要想重新唤醒学困生内心深处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要先尝试着运用各种方式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减轻学困生内心的“困”。语文教师,要放下个人的偏见或者个人的好恶,要坚持做到一视同仁,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学困生,让他们感受到,就算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好,他们一样可以得到教师的喜爱和尊重,教师必须要积极主动地与学困生拉近关系。语文教师必须要坚定一个教学理念,那就是“亲其师而信其道”。学困生一旦喜欢上自己,喜欢和自己交流,那么,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喜欢上教师所教授的科目,就会逐渐从最初始的“厌学”转化成为“愿学”。

语文教师必须要了解学困生的心理状态,要多多弯下身和他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不仅仅要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和他们交流,更要以一个朋友、亲人、伙伴的角色去走进他们的内心,要做到真诚相待,切忌嘲笑、讽刺或者冷落他们,学困生的内心都是非常敏感的,教师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或者动作,都可能直接影响到学困生的敏感的心理,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

(2)重点培养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学困生,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不强、抵触情绪严重,认为学习语文知识是一件非常枯燥与乏味的事情。很多的学困生,语文基础是非常薄弱的,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照顾学困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要适时适当地控制好教学的进度与难度,要讲究循序渐进。语文学科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语文教师要帮助学困生树立起明确的学习目标,要帮助和引导学困生学习到更多实用性的词汇,要注重口语练习和交流,会选择能表达真情的话赞赏别人,会写一些常用应用文如请假条、留言条、通知等,使其感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激励,产生学习和实际运用的兴趣。学困生每一次的考试成绩和每一次的课堂表现,都是语文教师得到的反馈信息,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的节奏,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兴趣点,从兴趣点着手,来纠正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平日里面,多找一些学困生感兴趣的话题,精心设计,穿插好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让学困生感受到原来语文知识里面包含着这么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久而久之,学困生自然而然就会主动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当中来。

(3)谨慎选择批评方式,尊重学困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作为语文教师,要坚信,每一个孩子的本质都是非常美好纯粹的,对于一个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内心深处无比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与肯定,他们希望教师能够时时刻刻关注他们,所以,当教师批评他们的时候,一旦出现用词不当或者态度过激等等问题,对于他们来说,都会是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谨慎选择好对学困生的批评方式。

比如,我在一次讲课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班上一名学困生,根本没有听我讲课,而是在笔记本上偷偷地画熊猫,当时,我用目光给予了他警示,但是,当我不再注意他时,他还是继续画画,下课以后,我就把他叫过来,他似乎已经做好了被批评的准备,低着头,不敢看我,而我则是用非常温和的语气和他说: “如果你专门找个时间,认真去画画的话,老师相信你会成为一位‘小画家的。可是上课时画画,你非但没有画好你想画的画,也不能学到老师想教给你的本领。”那天之后,他总是非常认真地听讲,成绩也提高了很多,我也抓住一切机会表扬他,他也渐渐脱离了学困生的行列。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我的几点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够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谈提高学困生对语文学科学习兴趣的策略丁兆花一《中华少年》-2016

[2]提高学困生对语文学科学习兴趣的研究郭玉多,杨朝杰一《中华少年》-2016

[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学困生”学习成绩平措卓玛一《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6

猜你喜欢

学困生语文教师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