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童声合唱团气息训练的重要性

2018-10-21李为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重要性

李为

摘要:在童声合唱团实践训练中,学生发声方法多种多样,学生能否正确的内口打开,声音是否松弛、统一,歌唱是否字正腔圆,学生的演唱是否能真正进入歌曲的意境等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而在训练过程中有些教师甚至把独唱发声方法生搬硬套到合唱训练中,这是不可取的,在近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中我认为,在合唱练中加强学生气息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童声合唱呼吸训练方面浅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童声合唱 气息训练 重要性

一、加强气息训练是一切歌唱的良好开端

歌唱是由气、声、字、腔、情几个部分组成的,前四者是手段,而后者是目的。而正确的呼吸(气息)支持,是一切歌唱开始的起源,是所有良好歌唱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奠基石。

合唱训练中的几个对立统一关系包括;

呼吸与发声的对立统一(即气与声的对抗);

发声与吐字的对立统一(即声与字的结合);

气、声、字与行腔的对立统一(其中包括声与情的对立统一)。

我认为在合唱训练中只有保证训练好了气息的前提下才才是一切歌唱的良好开端。

二、气息训练实用方法

(1)单纯的呼吸训练

呼吸训练,除艺术要求外,主要是要解决三个问题:

1.吸气量;

2.控制机能;

3.气与声结合的正确比例关系;

关于吸气量的问题,不能得出“气吸得愈多愈好”的概念,而应该是在自然呼吸状态下的加深和加大,要求有良好的控制。生活中的自然呼吸大多是下意识的,是人的本能。对孩子来说,不需要对他们灌输什么是“胸式呼吸”,什么是“腹式呼吸”,什么是“胸腹式联合呼吸”等概念,而应是用生动而形象的比喻去让他们体会。进行训练时要求合唱团员保持在生活中的自然吸气状态(如仰卧时的呼吸状态、轻声说话时的呼吸状态)的基础上进行。可以双手叉腰,先做自然地吸,自然地吐。开始只要求吸与吐时值相等进而再做到吸气时比自然吸气时的吸气量要多一些,而吐气的时值尽量延长,吐气越慢越好。要求做到“匀、慢、稳”,而且要形成平直的线条,注意恒速持续,好像在吹蜡烛的火苗,而又不让火苗有左右晃动般的感觉。

(2)训练要领

1.吸气时切忌抬肩。此时要求孩子双手叉腰,体会腰部的膨胀感,以及缓吐时的收腹感觉。

2.缓吐时逐渐增加停顿次数,但每次停顿不要超过6秒,否则会引起肌肉及精神的紧张,从而增加心脏的负担,那样效果将会适得其反。首要的是要让大家找到正确的感觉。例如:缓吸时要求他们像闻花或像用吸管吸汽水的感觉;急吸时像受惊或吞东西的感觉。指挥判断合唱团员的吸气是否正确,最主要的标志是看他们的肩部是否上抬,只要上抬那就是错误的。吐气要慢而长长,就像医生推注射器一样,腹部的感觉也犹如抬重的东西时那样的感觉。呼吸状态的统一是发声状态统一的基础。训训练孩子时,要在协调、平衡运动的基础上,逐步做强化运动。

3.要求孩子注意不吸不吐(停顿)时的腹部保持控制状态的感觉,并自行对吐气长度进行计数,这是很有价值的。

4.每种练习最后均要将余气迅速吐出,腹部要有挤压动作,好像从漏气的皮球中挤出所有的气一样,这可以使横隔膜得到锻炼。

5.每次练习结束时最好要做一些缓解和放松练习,即自然吸气,然后加速吐气,以便使全部呼吸器官松弛。

三、起声与气息的关系

起声本身就是气与声的对抗,起声动作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歌唱的表现力。力度的强弱、音响幅度的大小、音色的明暗变化,甚至吐字的正确与否往往都直接受刹那间起声动作的制约。

起声与气息的关系归纳起来,正确的起声应做到:

1. 用吸气的状态发声;

2.有气就有声;

3.找到气与声的正确比例;

力度气息随音区变化音色即训练合唱团员具有在气息的支持点上进行力度、音区、音色与声带张力之间比例关系的调整能力。气息的深浅、大小和发音的高低、强弱与声带的状况要吻合致。不同的音区,不同的力度,气息的状况是不同的。低声区:气息较松弛,如气息过深则发不出声中声区:声带的闭合敏锐,气息浪费小,所以训练要从中声区(即自然音区)开始。高声区:声带缩短,边缘变薄,耗气量大教师在掌握这些练习要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合唱团员对音乐的反应能力及感觉,使大家积极主动地参与训练,不能把发声练习当成“例行公事”,要有目的性,并且要注意尽可能地运用到歌曲的排练中去。所以我常向合唱团提出:“发音有点,线随点延”的要求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这是正确歌唱的首要一环。从艺术角度来看,歌唱本身是线条的运动,并不是孤立,地演唱一系列母音,所以就存在声与字的结合问题。字的母音状态也带来声音的色彩变化,不同的母音在发音部位及共鸣位置上又都要以起声作基础。因此,就需要使声与字之间形成良好而协调的配合。

四、良好的气息基础、正确的起音才能更好的为歌唱服务

在歌唱中无论是气、声、字都不能离开对作品内容与感情的表达。有生命力的歌唱,都是在横向线条旋律的运动中进行的。这就是气、声、字与行腔之间的有机结合。有的学生可能在练声中切都很好,但在演唱作品时却很不稳定。这除了有其素质与修养的原因外,在技术上也许是没有解决好前三者与行腔的结合问题。在行腔中无论发音状态、母音的过渡、语言的表达,都是千变万化的,在合唱中要达到整体协调一致,有时比独唱还要难。在训练过程中这几个方面绝不能孤立地进行,不能形成某个阶段只解决某个问题,而最多是某个阶段有意识地着重解决某个问题,使歌唱者在不知不觉中去感受,去解决。有时甚至是在对作品的艺术感受过程中来解决某些技能问题。不可能有这样的现象“某人发声很好,吐字、行腔很好,只是气息不好。”因为,歌唱总是由这几方面结合而成的一个整体。

中国有句古话“磨刀不误砍柴工”,这里的“磨刀”实际上是寓指合唱团员一定要有扎实的气息基础,而扎实的气息是需要指导教师在耐心的前提下,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的。气、声、字的完美结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定要循序渐进。对合唱团来说,只有通过不断地训练,才能使合唱团每个人的感觉和客观效果逐渐地达到相对统一,当演出时团员们就可以随着指挥的手势形成条件反射,从而达到相对完美地表现作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实施艺术教育创建特色学校》周慧芹一《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2]《加强艺术教育创建特色学校》蔡润一《甘肃教育》,2016年22期。

[3]《開发陶瓷艺术资源,创建特色学校》吴丹一《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08期。

猜你喜欢

重要性
医院工会工作的重要性与提升职工满意度
建筑施工进度管理的重要性及管理措施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涂布率在再造烟草综合品质中的重要性分析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论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重要性
蜜蜂
跟你一辈子
无敌上上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