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2018-10-21蔡训成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分析核心素养

蔡训成

摘要:数学是一门必修课程,数学知识的系统性研究,对于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和鼓励学生朝着正确方向去完善认知体系,活跃抽象思维,增强主体优势,最终长成一名高素质、全能型的栋梁之才,这是数学教师们值得深思的首要问题。其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很难一蹴而就,只有教师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收获一些意外惊喜。本文对诧进行了具体探究,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教学思路的多元化转变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教学活动 研究 分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总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去组织教学活动,根本不在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单一固化的授课方式,极大的打击着学生的自学信心,影响着学生的成绩进步。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导致了教学质量越来越差,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这既不利于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也阻碍着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加快。要想改善上述弊端现状,需要教师重新确立教学目标,不断整合课程资源,站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进行情境模式的构建,有效策略的实施,确保我国整体的教育水平有一个明显增长。

一、带领学生发现数学

数学新课改中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带领学生重走知识的发现之旅,同时发挥数学的理性特点、创新特点、先进特点,让学生产生很强的科学精神,配合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呈现基础知识的形成过程。要知道,学生先认识了数学知识源自何处,其核心素养的发展才能取得一个全新的突破。如《确定位置》的教学内容是学习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准确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因此在实践环节,我播放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的新闻视频,让学生看到真实的桥梁损坏场景,然后鼓励他们发挥聪明才智,把自己设想成紧急救援工作者,利用所学知识制定执行方案,通过努力为灾区送出一份“小爱”。

二、创设开放学习活动

叶圣陶先生说: “教是为了不要教。”因此,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探究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基础。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出示了“+”,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学生发现今天研究的是异分母分数相加减。你能得到这两个分数的和吗?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学生有的用长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得出和,有的是化成小数得出和是0.75。我肯定了他们的方法,并提问:“你怎样想出这样的方法的?”引导学生得出把新问题转化为旧知识来解决的结论。我又出示了“一”算式,让学生继续用“转化”的策略来解决。学生用刚才的两种方法不好得出答案了,但部分学生采用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我让他们说一说为什么可以化成同分母分数计算。学生在交流中明白了算理,体会了转化思想。课尾让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让学生总结学习的知识和探索的方法。通过大量开放的、探究的、思考性学习活动,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和探索各种数学活动过程,在合作交流中不同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碰撞,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增长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三、培养数学知识技能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框架,使得学生获得数学思想方法,奠定学生良好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只有真正地理解了数学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运用分类、推理、模型的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如在《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情景:全班同学出去郊游,乘坐火车出行,每一节车厢能够坐下6个小朋友,一共4节车厢。在这个情境中,教师要将数学连加的思想和“几个几”的思想联系到一起,让学生感受到当连加的个数比较多时,简便的乘法计算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再比如,数学作业练习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数量相同的几串钥匙、胡萝卜和香蕉等生动和现实的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数学练习之中,学生能感受到图形、文字和数学符号之间转化的魅力。这样学生可以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将具体情境转化为抽象的数学算法和数学概念,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核心素养培育的正确理念。数学模型是根据研究对象所观察到的现象及实践经验,归结成的一套数量关系的数学公式、逻辑准则和具体算法。换句话说,就是為了达成预定目标,运用一些假设条件与数学思维,通过数学语言表述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从小学就帮助学生树立起建构数学模型的意识,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使学生更高效的解决学习问题。如解决“小明家本月用水量为8.5吨,水价是1.75元每吨,那么他家本月一共需要缴多少元的水费?”这个问题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回答两个数字信息分别表示什么,在学生做出单价与数量回答之后,教师再进行引导,那我们要求什么?学生说出求总价,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再鼓励学生建构数学模式,学生便会根据这几个因素,比较轻松的给出“单价×数量=总价”的答案,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启发学生的建模应用意识,可以用一些相关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数学模型的价值。又如,解决“小明体重是30.5千克,妈妈的体重是小明的2.4倍,妈妈的体重是多少千克”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和鼓励学生观察和分析,逐渐建构出“小明体重X2.4倍=妈妈体重”这一数学模型,再让学生用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长期坚持下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便会增强。

五、结语

在新的教学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数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分析教学策略时,需要转化教学目标。这样在改善教学环境的同时,可以建立新的数学课堂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燕.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析[J].数学大世界旬刊,2017 (5) 22.

[2]韩玉敏.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华夏教师,2016(11):96-96.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分析核心素养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分析:是谁要过节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回头潮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