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2018-10-21李进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游戏化小学体育教学

李进

摘要:小学体育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加强身体锻炼,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而在体育中加入游戏的教学方式,能贴合小学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爱玩,本文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一步探索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策略,为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小学体育 游戏化 教学

小学体育的教学看似是比较简单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体育课,但每位学生都喜欢做游戏。本文通过将体育和游戏结合在一起,利用体育游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基本技术。

一、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择体育游戏内容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进行体育辅助性游戏教学时,必须与教材有紧密的联系,把体育游戏与教材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和提高,教学效果也就更加显著。在选择游戏内容时,教师要根据游戏的内容,掌握游戏的特点及游戏的内容,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基本技术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少用游戏的方式来代替技术技能的教学,必须在学生基本掌握技术动作之后再编一些游戏来作为巩固技术动作的手段,这样才能使教学质量和效果有所提高。

二、上好体育游戏课应注意的问题

上好体育游戏课应注意的问题:1.把组织纪律性放在第一位。一堂好的课必须有好的纪律作为保证,在上课时要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游戏的全过程。要强调组织纪律性,运用游戏方法时,要强调执行规则的自觉性。2.注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任何游戏都必须防止伤害事故。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一般都是由于课前准备不充分或组织不严密、或思想上不重视而引起的。因此,必须从思想高度上重视并相应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如:使用的场地要平坦、器材要牢固,发现问题要立即停止使用。游戏的难度要根据年龄、性别等特点来确定,不能超越对象的体质、素质、技术水平等客观条件,在从事活动性较大和运动负荷大的游戏前,应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发生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

三、将游戏活动与体育教学中心环节结合起来

体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就是体育技能的讲解与练习环节。传统的示范与模仿式教学法,会让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一点一点地消散。将游戏活动与教学中心环节结合起来,他们技能讲解与练习的方式,会给小学生全新的体育学习体验,促进小学生成为体育课堂中的主体。教师要重视小学生的个人选择,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游戏,实施呼声最高的那一个。同样在短跑训练中,一次一次地跑,只会让学生越发疲惫,情绪越来越低。教师可以提出“角色互换”与“找不同”两种游戏供学生挑选。教学实践证明,后者更受学生欢迎。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示范放在游戏中,让一组学生与自己一起短跑,让其它学生观察教师与学生的不同之处,让学生在游戏中去发现短跑的技巧,并在游戏中积极地参与到短跑练习中。每一个回合游戏都是一次锻炼,学生在快乐游戏的过程中掌握技能,进行练习,有利于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在生活情境中创新游戏活动

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教师要开拓视野,融入学生的生活经验,收集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形式,创设鲜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游戏情境中来,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自主操作中积极主动地去想象、探索,并在情境活动中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改编创新体育游戏教学活动,这是体育游戏教学的新境界。比如:在低年级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素养发展的需要,把电视娱乐节目中流行的“墙来了”“打地鼠”等趣味游戏引用到体育课中来。这些简单易行的趣味游戲,不但源于生活,而且有强烈的时代节拍和现代气息,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教师可从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利用废旧材料,自行设计、自行制造活动器材,将趣味性、参与性、互动性、发展性有机整合,以达到体育教学活动效果的最大化。

五、始终谨记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体育课是小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因为体育课堂不拘束于教室之内,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室外进行教学,体育课有大量的活动,学生会有大量的肢体运动,这也就决定了体育课上难免会有导致运动损伤和伤害事故的发生,体育课本身就有一定的危险系数。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小学发生了多起体育伤害事故,并且有些事故对学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此,体育教师们一定要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学校要加大安全防范的宣传,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上课时,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有条理地组织体育游戏,要本着“安全第一,运动第二”的活动原则,学生也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听从教师的安排,不可以随意行动。

六、培養合作与竞争精神

合作与竞争是体现体育精神的基本形式。体育游戏活动大多是集体活动,以获得成功、优胜为目的,如果没有团队成员之间的通力合作,是很难共同完成任务,实现上述目的的。竞争既有团队的竞争,也有身体方面和心理方面的竞争。体育游戏竞争性的特点,对增强学生心理的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有积极的意义。比如:在“抢帽子”游戏活动中,每一个承担一定的责任同学要在协作中共同完成任务,在游戏过程中,既享受了与同伴竞争获得的成功,也收获了克服自身的弱点与自身竞争获得的成功。小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与荣誉感,会为追求集体荣誉而全身心投入,尽最大努力使自己的团队获胜,即使失败也会一起承担结果。在游戏体育活动中,学生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意识得以增强,这对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的学生来说,是很好的默契配合、情感交流、纠正自私的观念、锻炼意志品质的良好契机。

总之,依照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采用游戏化教学,不但可以增加教学内容,还能提升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对训练的积极参加,掌握一些项目的技术要求,确保教学目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值得我们进行全面的推广。

参考文献

[1]龙翔.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J].教育文苑,2010( 03).

[2]江泽.小学体育的游戏化教学策略分析[J].体育教育,2011(02).

[3]刘菊梅.浅析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体育教育,2011(02).

猜你喜欢

游戏化小学体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