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译汉词汇节律性分析

2018-10-21王科淳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34期
关键词:英译汉

王科淳

摘 要: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的语言研究专家开始将目光转移到研究汉语对英语的影响之上,并从汉语的国家化发展为研究的突破口。但是,在进一步的英语汉语有机融合的研究过程之中,还需要对于汉语和英语背后存在的文化差异进行总结研究,寻找汉语词汇和英语词汇之间的差异,求同存异,促进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具体的分析出这一研究的具体意义,并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研究基础。本文主要对英译汉词汇节律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英译汉;汉语词汇;节律性

一、进行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的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交流的逐步增多,我国的汉语文化对英语的语言组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有了很多的英语词汇添加上了汉语词汇的元素。具体的来说,在众多的英语词汇组成之中,人们已经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英语单词和汉语词语之间的紧密关系,这就可以看出,两种语言之间是可以产生深度的交流和融合的。在全球化背景的今天,随着中国和世界的交流逐步增多,汉语对于英语的影响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这就证明,世界上的所有的语言不是裹足不前的,而是动态的向前发展的。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运用层面最大的差异体现在词汇节律性的掌控:英文讲求用词精炼,汉语讲求用词对称。因此,在英译汉时,再现汉语词汇的节律性相当重要。

二、英译汉词汇节律性研究

从语系角度来看,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从音义关系上分,汉语是表意文字,重意合,英语是表音文字,重形合;从语法来说,汉语是独立语,英语是屈折语。從词汇层面看来,英语句子结构严密,注重句子结构的完整,对词汇的平衡和对称并不讲究。然而,汉语句子结构简明,富于弹性,用词讲究平衡和对称,具有很强的节律性。用著名汉语学家王力教授的话来说:“西洋语的结构好像连环,虽则环与环都连贯起来,毕竟有联络的痕迹;中国语的结构好像无缝天衣,只是一块块地硬凑,凑起来还不让它有痕迹。”因此,英汉翻译中需要再现汉语词汇的节律性。

第一,不同于汉语单字,英语单词是由音节组成的,可以是单音节词,也可以是多音节词。由于英语的单词长短不一,自然不会追求对称性。然而,汉语以单音节词根和根词为主,缺乏词形变化,词根复合是新词产生的主要方法,因此很多复音词是由古代单音词构成的词组发展而来的,例如“头发”、“眼睛”等。有些单音节字也加上了“老”、“阿”等构成了双音节词,如“老鹰”、“阿芳”等。

例如,She was a tall woman with a long nose and grey troubled eyes.(她个子挺高,沉默寡言,长长的鼻子,一双灰眼睛,流露出忧郁的神情。)英语表达非常简单,几个形容词就把主语描述得非常形象,为了达到相同的效果,汉语表述则须在每一个形容词前面加上表示性质的词语,如“身材”、“鼻子”、“眼睛”、“神情”等。

第二,现代汉语大量采用词根复合构词法创造双音节词来描述事物。双音节词具有音节对称和谐的美感,具有偶数的节奏韵律,可使汉语音节匀称,因此成双成对,使对偶、对照、排比、反复和重叠成了人们喜欢的表达方式。

例如,It was a splendid population――for all the slow,sleepy,sluggish-brained sloth stayed at home.(这帮人个个出类拔萃――因为凡是呆板、呆滞、呆头呆脑的呆子都待在了家里。)此句话翻译得非常精妙,不仅保留了原文中slow,sleepy,sluggish,sloth,stayed头韵的优美,而且再现了汉语的均衡美和节奏美。

第三,在汉语多音节词语中,“四字格”形式占多数,其中包括古汉语传承下来的成语和现代新组成的词语。这与双音词占优势有关,也与汉语偶数节律习惯有关。和汉语不同的是,由于西方文化没有中国文化那样注重对称平衡,也由于英语单词音节不均的关系,英语的词汇注重的是形式上的完整和正确,较少注意对称的结构。如表示某个姑娘长很美,汉语中往往会说“天生丽质”、“沉鱼落雁”、“倾国倾城”等,而英语中通常只用“beautiful”或“very beautiful”等单个的形容词,或者副词加形容词来表示。因此,在英译汉的时候,我们要注意选用适当的四字结构,而汉译英的时候则不必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对等。

例如,It was a day as fresh as grass growing up and clouds going over and butterflies coming down can make it.(绿草萋萋,白云冉冉,彩蝶翩翩,这日子是何等清新可爱。)从原文与译文的对比来看,英文表达出来的意境非常一般,而汉语却表达出了美妙的意境,更加生动形象。

汉语成语的特点是绝大部分都是四个字,而且正如汉语复合词多由两个语素并列构成一样,四字成语的内部成分也大多两两并列,这是汉语骈偶性的一种表现。四字成语结构紧凑,语法功能相当于一个实词,可以使译文显得凝练贴切,具有高度的概括力,达到特殊的修辞效果。例如,The nation at large was exhausted from the searing effects of the Civil War Reconstruction.(由于南北战争和“重建”造成的百孔千疮,举国上下被搞得筋疲力尽。)

值得注意的是汉语中有不少四字格词语是人们根据汉语的特点临时创造的:例如,People who value their privileges above their principle soon lose both.(译文一:把利益看得比原则高的人很快就会把两者都失掉;译文二:重利轻义,利义皆失。)译文一直接按照英文的表达直译了过来,生硬晦涩;译文二根据原文重新加以锻造,没有了原文的词句,但最充分地表现了原文的词义、句义。

第四,现代汉语中的关联词也大都为双音节词或对称的两个字,如“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一……就”等。例如,The charms of drama depend as much on the action as the words.(一出戏的魅力不但取决于台词,而且取决于演员的动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到英译汉必须坚持的一条基本的原则,就是在词汇的选择上,需要注意汉语这种内在的节律性,照顾到汉语的表达习惯。译文如果注意选择对称的词语,控制好词与词间的节奏,译文就会比较容易朗朗上口。反之,违背了这条原则,翻译出来的句子很可能会不伦不类,让目标读者不知所云。

参考文献:

[1] 杨映春.英语中的汉语词汇及其社会文化因素探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1(03).

[2] 王静.汉语词汇化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2010(03).

[3] 陈昌来,张长永.“由来”的词汇化历程及其相关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10(02).

(作者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英译汉
浅谈英译汉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英译汉中常见的翻译处理技巧
奥巴马就职演讲官方版汉译本翻译技巧分析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英译汉误译现象分析
皮尔斯符号学在青少年科普文英译汉中的运用
Why education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and rectify the tourism market
中考英语“英译汉”解题思路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