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英译汉误译现象分析

2016-10-31陈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误译英译汉

陈蓉

【摘 要】 误译是高职高专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现象,分析学生的错误翻译及其形成的原因对于改善翻译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历年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中的英译汉真题为例,总结归纳了学生在完成英译汉真题时常见的误译类型,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升学生考试通过率和英译汉的翻译能力。

【关键词】 误译;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英译汉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0-01

一、引言

翻译能力是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方式,也是语言基本功之一。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 对高职高专学生应具备的翻译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能借助词典将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和对外交往中的一般业务文字材料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格式恰当。在翻译生词不超过总词数5%的实用文字材料时,笔译速度每小时250个英语词。”此外《基本要求》还指出高职高专院校应把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作为学生达到的标准要求,B级为过渡性要求。高职高专学生普遍英语学习动机不强,往往是考什么就学什么。因此教学中以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复习备考为契机,对学生在做英译汉真题时出现的常见错误进行分析,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安排翻译教学内容和进度大有裨益。

二、高职高专学生常见的误译类型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所教班级学生在平时实践过程和考试的英译汉部分出现的误译进行分析归类,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常犯以下几个类型的错误:

1.词汇理解错误

英语词汇中有大量的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类的单词,同一个词在不同的上下文和搭配中,其词义和词性可能会大不相同。由于大多数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词汇量匮乏,未形成合理的英语学习方法,他们记忆单词时往往只掌握了单词的片面意思,对词语的多义性和词类变化认识不足。在翻译过程中因为是过去认识的词便不加深究,草率地把自己熟悉的词义放入译文中而产生误译。如:2009年6月A级真题中出现的“demonstrate your professional knowledge”不少同学只记得“demonstrate”意为“证明,演示”,不知该词可引申为“展示”,就误译为“证明你专业知识”。又如2014年6月A级:You are allowed one carry-on item and one personal item on most flights, they are both subject to size restrictions. “subject” 有多种词性,此句中作形容词,意思是“受制于…的”,很多学生忽略了该词的词性差别,把它误译成了名词。

2.句法结构分析有误

句法结构是是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翻译的考查重点之一,考试中主要涉及到的句法结构包括倒装结构、被动语态、非谓语动词、复合句中的各种主从句关系等,而这些语法知识点正是高职高专学生的薄弱项。因此遇到结构稍复杂的句子,学生往往理不清句子的语法结构,分析不出句子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错误理解和表达。 如:2015年12月A级:It is not how much data you collect, but the value of the data collected that will help you run your business. 部分学生分析不出划线部分是真正的主语,“you collect”作修饰“data” 的定语从句,“how much data you collect, but the value of the data collected”是表语,很容易把此句误译为“你所收集的数据还不多,维持企业的运行需要收集更多有意义的数据”。

3.翻译技巧和方法的欠缺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高职高专学生很少进行过系统的翻译学习,对英译汉过程中经常采用的翻译技巧和方法更是知之甚少。翻译时拘泥于英语原句,逐词逐句地进行生硬转换,造成译文“过于直译”。例如,2012年6月A级真题 “To reduce stress at work, you can come early to the workplace and give yourself time to lower your stress level before meetings or telephone calls.” 许多学生直译为“为了减少工作压力,你可以提早到工作场所,给自己点时间,在会议或电话前降低压力。”译文后半部分意思不明确。如果能使用翻译技巧中的增译法,将“before meetings or telephone calls”译为“在会议开始之前或电话铃响之前”,译文则更清楚准确。又如,2012年12月A级:It is our hope that this contract will represent the beginning of a long and fruitful cooperation between our two companies. 学生译为“这项合同将代表我们两公司之间的长期有效合作的开始是我们的希望。”译文别扭,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此句应用翻译技巧中的转译法把“hope”译成动词“希望”,则表达更自然通顺。

三、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英汉翻译能力的教学对策

1. 加强词汇和语法教学,巩固学生英语基础

通过上述的误译分析,不难发现很多问题都出在词汇和语法运用方面,这些都是英语的基础知识,因此提高翻译能力的首要任务是要加强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和正确运用教学大纲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点。具体来说,教师在词汇教学时应尽量用英语来解释重点单词的意思,然后再要求学生根据英语释义选择多种合适的汉语对应词,此外对于该词涉及的常用词性、搭配、构词法等也必须讲解透彻。在精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课文中有目的地选取一些长句、难句或结构特殊的句型,让学生进行句子分析和翻译,找出学生的理解障碍的原因。另外对于学生普遍掌握不好的语法难点进行大量的专题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规则,学会运用。英语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利用扇贝英语、拓词、百词斩、多邻国等app来学习巩固英语词汇和语法。

2. 提高英汉语言差异性认识

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在词汇、句子结构、词序、 语态等各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不能完全一一对应。比如汉语语法呈隐性,重意合,句子呈线状结构;英语语法呈显性,重形合,句子呈枝状结构,英汉在状语的位置、名词和代词出现的频度及表态的先后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手段开展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教学,提高学生对英汉语言差异性的理性认识。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原文,还有益于改善译文的质量。

3. 注重翻译技巧和方法的传授

掌握必要的翻译技巧和方法,有助于学生有意识的跳出原文的禁锢,摆脱翻译腔,避免过于直译、死译的发生。由于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没有开设专门的翻译课程,很多教材中也未涉及到翻译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语言活动材料, 把翻译技巧和方法的传授融入到课文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此外,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历年真题中的翻译题也是讲解翻译技巧和方法的好素材,教师可以利用考题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翻译技巧和方法运用于实践。

四、结束语

翻译能力是语言基本功之一, 也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易犯错误的分析和纠正,引导学生在日常和备考翻译训练中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高学生考试通过率和英译汉的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江沈英, 何山美.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新题型全真试题集 [M].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 2015.

[3]董美黎.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翻译阅卷体会与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7)

猜你喜欢

误译英译汉
不以文害辞 不以辞害志——第十四届“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英译汉点评
“第三届许渊冲翻译大赛”英译汉原文
史铁生小说日译本中的误译分析
浅谈《酒国》俄译本中的几个翻译问题
探析长沙岳麓山韩语公示语误译现象
日语连体修饰语及翻译
To improve and rectify the tourism market
中考英语“英译汉”解题思路点拨